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道德课堂建设十大行动策略(2022年),供大家参考。
道德课堂建设的十大行动策略
一 是“让教学回家” , 即变“先教后学” 为“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 。
“先学” 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也就是学习方式的重建。
“后教” 就是以学论教,即根据学生的学而教, 是对学的再创造; 在这个过程中, 促进学生的“学” 是教师的准确定位, 教师必须超越学生的“先学” 而使学生实现由“学会” 到“会学” 的“质” 的飞跃。
道德课堂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 其核心是学习观和学习方法的变革, 实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一切从学生的“学” 出发, 是学习方式的重建和课堂教学重建的支点。
要达到的目的是“少教多学” 。
二 是编制导学案(教学指导书、 学案、 调节教学案、 学习卷)
。导学案, 是课堂教学的抓手, 一开始是学生学习的“学步车” , 然后慢慢过渡到成为学习的路线图和导航仪。
编制导学案的实质, 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二次开发)
; 核心是“教材” 变“学材” , 解读课程标准的成果即生成导学案。
三 是实施分组合作学习。
围绕学习小组构建“动车组” 系统,同质异组, 异质同组, 组内结对。
实现“兵教兵、 兵练兵” 。
四 是实施“独学、 对学、 群学”
三种基本学习方式。
五 是抓好“课前、 课中、 课后”
课堂三段, 即构建“大课堂”概念。
六 是建构具体的课堂流程:
“先学、 展示、 反馈” 。
流程承载着规律。
“先学、 展示、 反馈” 是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
七 是重视“先学” 。
先学, 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没有充分的先学, 就没有精彩的展示。
先学, 是一条教学规律, 不是可用可不用的教学方式, 与传统的“预习” 有着本质的区别。
八 是突出“展示” 。
突出学生的“展示性” 学习, 主张人人参与, 个个展示。
展示, 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金钥匙。
九 是强调“反馈” 。
抓好对子之间反馈、 小组长组织反馈和课代表对本节课全体学情反馈, 每一位学生通过整理学案, 完成个人自我修复。
十 是制定评课标准, 即评课三看:
看状态, 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状态; 看过程, 学习即经历体验, 缺少过程就没有学习; 看成果, 让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
推荐访问:道德课堂建设十大行动策略 十大 课堂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