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下基地红色教育【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下基地” 实践活动调研报告
蒙山高, 沂水长
一路走来一路风景, 一路景色一路不同, 尽管有些是走马观花, 有些是流连忘返, 但总归享受了旅游的乐趣. 只是这次所谓的“下基地” 实践活动在我膨胀的旅游欲望里狠狠地撞击了我的心灵。
这不是一次真正意义上放松心情的旅游, 它是一次严严谨谨的红色教育。
也许,这次不一样的旅游, 才是我们这些整日无所事事的现代人应该进行的一次旅程。
当一切都准备停当, 当漂亮的军训服穿在身上, 庞大的大巴来到了我们的身旁, 载着我们进入了一场旅行。
我们出发。
没有喧嚣, 没有吵闹, 同学们安静地坐着, 享受那一路的清风。
2013 年 10 月 19 日下午, 我们来到莒南县参观了“山东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 115 师司令部旧址”。
八路军 115 师司令部和中共山东分局、 山东省政府诞生地, 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
总面积 460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 12000 平方米。
1996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少奇、 罗荣桓、 朱瑞、 陈光、 黎玉、 肖华、 陈仕榘、 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 战斗、 工作过。
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 被誉为“小延安”。
1945 年 8 月 13 号,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省级政权组织—山东省政府在莒南县大店镇成立, 在此驻扎的八路军 115 师在此之前早已同人民情同一家。在 115 师离开此地要往临沂时, 当地的百姓唱起了跟着部队学会的歌:“秋风凉, 树叶儿黄,战士杀敌在前方, 我为战士缝棉装„„” 一首质朴的歌唱出了军民鱼水情。
现在, 我们站在了这个充满革命深情厚谊的土地上, 耳畔歌声仿佛还在回响, 那一声声一句句仿若是一句句问句, 鞭策着我们现代人, 向着党向着党的领导奋力向前走。
如今中国已经逐渐安定下来, 要想实现中国繁荣富强, 必须紧紧围绕在以党中央为核心的领导班子上, 共同努力, 团结奋斗。“爱党爱军” 绝不能只是一句空话, 要成为真正的指引人们前进的核心。“陋室铭” 里的豪情谁说无法真实演绎? 在山东省政府旧址(八路军 115 司令部旧址), 那简陋的办公室及办公设备很好的诠释了陋室不陋的含义。
一张地图, 一把木头椅子, 一部电话机, 一张只铺着草席子和薄褥子的床, 这就是办公室加卧室。
这样的简陋是现代的办公室人员无法想象的,年 级:
2013 级
专 业:
物流管理
姓 名:
程相威
学 号:
201304140135
也正是这样的陋, 才描绘了那样一种艰苦奋斗的沂蒙精神。
现在, 我们作为大学生就应该学会这种艰苦奋斗, 生生不息的精神, 从而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傍晚回到学校, 同学们都累了, 夜幕渐渐降临, 一切都在安睡中。
压下旅程带来的悸动, 我们在黑夜中安静。
一夜的修整, 天明, 我们背上行囊继续我们的行程。
红色沂蒙, 并不只有红色。
在全国文化浪潮澎湃的时代, 深厚的文化内涵才是繁荣文化发展的硬道理。
临沂在此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不仅有书圣王羲之的故居, 还有现代化的影视基地。
20 日上午, 我们又去参观了位于著名的沂蒙山革命老区, 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的沂蒙影视基地。
沂蒙影视基地, 因为拍摄为共和国 60 周年献礼的长篇历史电视剧《沂蒙》 而设立是在原有村落的自然风貌基础上稍加修饰而建立的红色影视基地, 又称山村好莱坞, 先后有电视剧《沂蒙》《沂蒙六姐妹》《沂蒙英雄》《地道英雄》《娘》 电影《斗牛》《岛城风云》 在此拍摄。
曾不为外人所知, 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村落、幽深的石板巷、 石板桥以及残破的老石屋、 茅草屋。
自从在这里拍出了《沂蒙》、《沂蒙六姐妹》、《斗牛》、《沂蒙英雄》 等多部影视剧后, 这个偏僻的山村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更随着电视剧《沂蒙》 在央视的热播, 以及在山东卫视和临沂新闻综合频道的隆重推出, 聚集了无数关注的目光!
尤其电影《斗牛》 的主演黄渤先生荣获台湾金马奖影帝后更是将我们沂蒙山的一个小山村宣传了出去, 这就是地处沂蒙山腹地的马牧池乡常山庄村。马牧乡 常山庄村,一个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处处保持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
这里仍保留着的古朴的村落、 幽深的石板巷、 石板桥以及残垣断壁式的老石屋、 茅草屋, 脑海里浮现的便是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村貌。
近日, 临沂市委宣传部组织多家网络媒体采访《沂蒙》 影视拍摄基地。
采访中看到, 拍摄基地已经修建了地主大院、 李家大院、 日本宪兵司令部、 据点炮楼等景点。2008 年大型电视连续剧《真心英雄》、《地道英雄》、《沂蒙六姐妹》、《娘》 等影视剧在这里拍摄, 为该基地又留下许多有价值的红色旅游景点。
同时, 随着《沂蒙》 等大型电视连续剧在建国 60 周年之际的热播, 这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沂蒙古村落” 现在正成为红色影视拍摄和红色旅游的首选地, 党政军领导机关较长时间驻在这里,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罗荣桓、 徐向前、 粟裕和 190 多位解放军高级将领, 都曾在这里战斗过、 工作过, 境内发生了九子峰战斗、 留田突围、 大青山战斗、 孟良崮战役等上百次战斗, 被誉为山东的 “小延安”。在这块奉献的热土上, 涌现出了“沂蒙母亲” 王换于,“沂蒙红嫂” 明德英,“火线桥” 队长李桂芳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尤其是沂蒙红嫂明德英的事迹, 成为军民鱼水情的千古绝唱, 先后推出了电影、 芭蕾舞剧等影视作品, 教育影响了几代人, “沂蒙红嫂” 更成为沂蒙人民爱
党爱军、 无私奉献的集体称谓。
这里就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至今仍保留着战争年代历史风貌的小山村、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沂南县马牧池乡 常山庄村。
如今, 这个偏僻闭塞的小山村变成了沂蒙红色影视拍摄基地, 被誉为中国“山村好莱坞”、“中华红色堡垒第一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观光旅游。
随后我们乘车来到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我们这次“下基地” 活动的最后一站, 便是那顶有名的孟良崮。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和沂南县交界处, 属蒙山山系, 主峰海拔 575. 2 米, 面积 1. 5 平方公里。
相传宋朝杨家将将领孟良曾屯兵于此, 故名。
1947 年 5月, 华东野战军在陈毅、 粟裕的指挥下, 经过浴血奋战于孟良崮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的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及援军一部, 共 32000 余人, 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 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
这一战役, 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 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 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为山东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内共分 5 个展厅, 分别为门厅、 战役厅、 支前厅、 英烈厅和双拥厅。
在孟良崮纪念地我们看到了粟裕将军的墓碑并且再一次听到了陈若克的故事。
心痛, 悲愤袭来, 默哀的头低下泪水顷刻间流出。
婴儿那么小就陪妈妈牺牲了, 要谁能不心痛呢? 幸福真的来之不易, 擦干泪水, 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出孟良崮, 坐上大巴, 我们回校结束旅程。
这次下基地我学到的东西很多, 在这一系列的红色教育中, 更加了解了红色沂蒙精神爱党爱军、 开拓奋进、 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的深刻内涵, 深深地了解到临沂的历史文化基础, 真正懂得大美临沂的魅力所在。
在这次实践中学到的东西将在未来的日子里, 提供给我无尽的动力, 鞭策着我不断向前发展。
以后, 不论是在学习中, 还是工作生活上, 我都将以沂蒙精神作为一个精神方向, 为社会, 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做一个有用之人。
临沂大学是一所红色的大学, 一直把培育具有沂蒙特质的的学生作为自己的教学目标。在“三三” 工程中的下基地实践活动充分地展现了学校对于培养学生沂蒙精神的大力重视。从我们所接触到的沂蒙精神到现在真实所见的沂蒙老区的伟大, 更加坚信了沂蒙精神对我的重要影响,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弘扬沂蒙精神, 做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 沂蒙特质的新时代合格大学生。
别样的旅程里收获颇多, 跃动的心灵里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骄傲, 因为这次旅程,因为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