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贤文全书8篇

时间:2022-08-16 17:55:01 浏览量:

增广贤文全书8篇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贤文 zhūn谆 谆xī昔shí时xián贤wén文 , huì诲rǔ汝z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增广贤文全书8篇,供大家参考。

增广贤文全书8篇

篇一:增广贤文全书

广 贤 文

 zhūn 谆

 谆 xī 昔 shí 时 xián 贤 wén 文

  ,

 huì 诲 rǔ 汝 zhūn

 ,

  jí 集 yùn 韵 zēnɡ 增 wén 文

  ,

 duō 多 jiàn 见 duō 多 wén 闻

  。

  ɡuān 观 jīn 今 yí 宜 jiàn 鉴 ɡǔ 古

  ,

 wú 无 ɡǔ 古 bù 不 chénɡ 成 jīn 今

  。

  zhī 知 jǐ 己 zhī 知 bǐ 彼

  ,

 jiānɡ 将 xīn 心 bǐ 比 xīn 心

  。

  jiǔ 酒 fénɡ 逢 zhī 知 jǐ 己 yǐn 饮

  ,

 shī 诗 xiànɡ 向 huì 会 rén 人 yín 吟

  。

  xiānɡ 相 shí 识 mǎn 满 tiān 天 xià 下

  ,

 zhī 知 xīn 心 nénɡ 能 jǐ 几 rén 人

  。

  xiānɡ 相 fénɡ 逢 hǎo 好 sì 似 chū 初 xiānɡ 相 shí 识

  ,

 dào 到 lǎo 老 zhōnɡ 终 wú 无 yuàn 怨 hèn 恨 xīn 心

  。

  jìn 近 shuǐ 水 zhī 知 yú 鱼 xìnɡ 性

 ,

 jìn 近 shān 山 shí 识 niǎo 鸟 yīn 音

  。

  yì 易 zhǎnɡ 涨 yì 易 tuì 退 shān 山 xī 溪 shuǐ 水

  ,

 yì 易 fǎn 反 yì 易 fù 覆 xiǎo 小 rén 人 xīn 心

  。

  yùn 运 qù 去 jīn 金 chénɡ 成 tiě 铁

  ,

 shí 时 lái 来 tiě 铁 sì 似 jīn 金

  ,

  dú 读 shū 书 xū 须 yònɡ 用 yì 意

  ,

 yī 一 zì 字 zhí 值 qiān 千 jīn 金

  。

  fénɡ 逢 rén 人 qiě 且 shuō 说 sān 三 fēn 分 huà 话

  ,

 wèi 未 kě 可 quán 全 pāo 抛 yí 一 piàn 片 xīn 心

  。

  huà 画 hǔ 虎 huà 画 pí 皮 nán 难 huà 画 ɡǔ 骨

  ,

 zhī 知 rén 人 zhī 知 miàn 面 bù 不 zhī 知 xīn 心

  。

 yǒu 有 yì 意 zāi 栽 huā 花 huā 花 bù 不 fā 发

  ,

 wú 无 xīn 心 chā 插 liǔ 柳 liǔ 柳 chénɡ 成 yīn 阴

  。

  mǎ 马 xínɡ 行 wú 无 lì 力 jiē 皆 yīn 因 shòu 瘦

  ,

 rén 人 bù 不 fēnɡ 风 liú 流 zhǐ 只 wèi 为 pín 贫

  。

  liú 流 shuǐ 水 xià 下 tān 滩 fēi 非 yǒu 有 yì 意

  ,

 bái 白 yún 云 chū 出 xiù 岫 běn 本 wú 无 xīn 心

  。

 qián 钱 cái 财

 rú 如 fèn 粪 tǔ 土

  ,

 rén 仁 yì 义 zhí 值 qiān 千 jīn 金

  。

  lù 路 yáo 遥 zhī 知 mǎ 马 lì 力

  ,

 shì 事 jiǔ 久 zhī 知 rén 人 xīn 心

  。

  ráo 饶 rén 人 bú 不 shì 是 chī 痴

 hàn 汉

  ,

 chī 痴 hàn 汉 bú 不 huì 会 ráo 饶 rén 人

  。

  liǎnɡ 两 rén 人 yī 一 bān 般 xīn 心

  ,

 wú 无 qián 钱 kān 堪 mǎi 买 jīn 金

  ,

  yī 一 rén 人 yī 一 bān 般 xīn 心

  ,

 yǒu 有 qián 钱 nán 难 mǎi 买 zhēn 针

  。

  xiānɡ 相 jiàn 见 yì 易 dé 得 hǎo 好

 ,

 jiǔ 久 zhù 住 nán 难 wei 为 rén 人

  。

  dānɡ 当 shí 时 ruò 若 bù 不 dēnɡ 登 ɡāo 高 wànɡ 望

  ,

 shuí 谁 xìn 信 dōnɡ 东 liú 流 hǎi 海 yánɡ 洋 shēn 深

  。

 shì 是 qīn 亲 bú 不 shì 是 qīn 亲

  ,

 fēi 非 qīn 亲 què 却 shì 是 qīn 亲

  。

  měi 美 bù 不 měi 美

  ,

 xiānɡ 乡 zhōnɡ 中 shuǐ 水

  ,

 qīn 亲 bù 不 qīn 亲

  ,

 ɡù 故 xiānɡ 乡 rén 人

  。

  yīnɡ 莺 huā 花 yóu 犹 pà 怕 chūn 春 ɡuānɡ 光 lǎo 老

  ,

 qǐ 岂 kě 可 jiào 教 rén 人 wǎnɡ 枉 dù 度 chūn 春

  。

  xiānɡ 相 fénɡ 逢 bù 不 yǐn 饮 kōnɡ 空 ɡuī 归 qù 去

  ,

 dònɡ 洞 kǒu 口 táo 桃 huā 花 yě 也 xiào 笑 rén 人

  。

  hónɡ 红 fěn 粉 jiā 佳 rén 人 xiū 休 shǐ 使 lǎo 老

  ,

 fēnɡ 风 liú 流 lànɡ 浪 zǐ 子 mò 莫 jiào 教 pín 贫

  。

  zài 在 jiā 家 bú 不 huì 会 yínɡ 迎 bīn 宾 kè 客

  ,

 chū 出 wài 外 fānɡ 方 zhī 知 shǎo 少 zhǔ 主 rén 人

  。

  huánɡ 黄 jīn 金 wú 无 jiǎ 假

  ,

 ā 阿 wèi 魏 wú 无 zhēn 真

  。

  kè 客 lái 来 zhǔ 主 bú 不 ɡù 顾

  ,

 yìnɡ 应 kǒnɡ 恐 shì 是 chī 痴

 rén 人

  。

  pín 贫 jū 居 nào 闹 shì 市 wú 无 rén 人 wèn 问

  ,

 fù 富 zài 在 shēn 深 shān 山 yǒu 有

 yuǎn 远 qīn 亲

  。

 shuí 谁 rén 人 bèi 背 hòu 后 wú 无 rén 人 shuō 说

  ,

 nǎ 哪 ɡe 个 rén 人 qián 前 bù 不 shuō 说 rén 人

  。

  yǒu 有 qián 钱 dào 道 zhēn 真 yǔ 语

  ,

 wú 无 qián 钱 yǔ 语 bù 不 zhēn 真

  。

  bú 不 xìn 信 dàn 但 kàn 看 yán 筵 zhōnɡ 中 jiǔ 酒

  ,

 bēi 杯 bēi 杯 xiān 先 quàn 劝 yǒu 有 qián 钱 rén 人

  。

  nào 闹 lǐ 里 yǒu 有 qián 钱

  ,

 jìnɡ 静 chù 处 ān 安 shēn 身

 。

  lái 来 rú 如 fēnɡ 风 yǔ 雨

  ,

 qù 去 sì 似 wēi 微 chén 尘

  。

  chánɡ 长 jiānɡ 江 hòu 后 lànɡ 浪 tuī 推 qián 前 lànɡ 浪

  ,

 shì 世 shànɡ 上 xīn 新 rén 人 ɡǎn 赶 jiù 旧 rén 人

  。

  jìn 近 shuǐ 水 lóu 楼 tái 台 xiān 先 dé 得 yuè 月

  ,

 xiànɡ 向 yánɡ 阳 huā 花 mù 木 zǎo 早 fénɡ 逢 chūn 春

  。

  mò 莫 dào 道 jūn 君

 xínɡ 行 zǎo 早

  ,

 ɡènɡ 更 yǒu 有 zǎo 早 xínɡ 行 rén 人

  。

  mò 莫 xìn 信 zhí 直 zhōnɡ 中 zhí 直

  ,

 xū 须 fánɡ 防 rén 仁 bù 不 rén 仁

  。

  shān 山 zhōnɡ 中 yǒu 有 zhí 直 shù 树

  ,

 shì 世 shànɡ 上 wú 无 zhí 直 rén 人

  。

  zì 自 hèn 恨 zhī 枝 wú 无 yè 叶

  ,

 mò 莫 yuàn 怨 tài 太 yánɡ 阳 piān 偏

  。

  dà 大 jiā 家 dōu 都 shì 是 mìnɡ 命

  ,

 bàn 半 diǎn 点 bù 不 yóu 由 rén 人

  。

  yī 一 nián 年 zhī 之 jì 计 zài 在 yú 于 chūn 春

  ,

 yī 一 rì 日 zhī 之 jì 计 zài 在 yú 于 yín 寅

  ,

 yī 一 jiā 家 zhī 之 jì 计 zài 在 yú 于 hé 和

  ,

 yī 一 shēnɡ 生 zhī 之 jì 计 zài 在 yú 于 qín 勤

  。

  zé 责 rén 人 zhī 之 xīn 心 zé 责 jǐ 己

  ,

 shù 恕 jǐ 己 zhī 之 xīn 心 shù 恕 rén 人

  。

  shǒu 守 kǒu 口 rú 如 pínɡ 瓶

  ,

 fánɡ 防 yì 意 rú 如 chénɡ 城

  。

  nìnɡ 宁 kě 可 rén 人 fù 负 wǒ 我

  ,

 qiē 切 mò 莫 wǒ 我 fù 负 rén 人

  。

 zài 再 sān 三 xū 须 shèn 慎 yì 意

  ,

 dì 第 yī 一 mò 莫 qī 欺 xīn 心

  。

  hǔ 虎 shēnɡ 生 yóu 犹

 kě 可 jìn 近

  ,

 rén 人 shú 熟 bù 不 kān 堪 qīn 亲

  。

  lái 来 shuō 说 shì 是 fēi 非 zhě 者

  ,

 biàn 便 shì 是 shì 是 fēi 非 rén 人

  。

  yuǎn 远 shuǐ 水 nán 难 jiù 救 jìn 近 huǒ 火

  ,

 yuǎn 远 qīn 亲 bù 不 rú 如 jìn 近 lín 邻

  。

  yǒu 有 chá 茶 yǒu 有 jiǔ 酒 duō 多 xiōnɡ 兄 dì 弟

  ,

 jí 急 nàn 难 hé 何 cénɡ 曾 jiàn 见 yī 一 rén 人

  。

  rén 人 qínɡ 情 sì 似 zhǐ 纸 zhānɡ 张 zhānɡ 张 báo 薄

  ,

 shì 世 shì 事 rú 如 qí 棋 jú 局 jú 局 xīn 新

  。

  shān 山 zhōnɡ 中 yě 也 yǒu 有 qiān 千 nián 年 shù 树

  ,

 shì 世 shànɡ 上 nán 难 fénɡ 逢 bǎi 百 suì 岁 rén 人

  。

  lì 力 wēi 微

 xiū 休 fù 负 zhònɡ 重

  ,

 yán 言 qīnɡ 轻 mò 莫 quàn 劝 rén 人

  。

  wú 无 qián 钱 xiū 休 rù 入

 zhònɡ 众

  ,

 zāo 遭 nàn 难 mò 莫 xún 寻 qīn 亲

  。

  pínɡ 平 shēnɡ 生 mò 莫 zuò 作 zhòu 皱 méi 眉 shì 事

  ,

 shì 世 shànɡ 上 yīnɡ 应 wú 无 qiè 切 chǐ 齿 rén 人

  。

  shì 士 zhě 者 ɡuó 国 zhī 之 bǎo 宝

  ,

 rú 儒 wéi 为 xí 席 shànɡ 上 zhēn 珍

  。

  ruò 若 yào 要 duàn 断 jiǔ 酒 fǎ 法

  ,

 xǐnɡ 醒 yǎn 眼 kàn 看 zuì 醉 rén 人

  。

  qiú 求 rén 人 xū 须 qiú 求 dà 大 zhànɡ 丈 fu 夫

  ,

 jì 济 rén 人 xū 须 jì 济 jí 急 shí 时 wú 无

  。

  kě 渴 shí 时 yī 一 dī 滴 rú 如 ɡān 甘 lù 露

  ,

 zuì 醉 hòu 后 tiān 添 bēi 杯 bù 不 rú 如 wú 无

  。

  jiǔ 久 zhù 住 lìnɡ 令 rén 人 jiàn 贱

  ,

 pín 频 lái 来 qīn 亲 yě 也 shū 疏

  。

  jiǔ 酒 zhōnɡ 中 bù 不 yǔ 语 zhēn 真 jūn 君

 zǐ 子

  ,

 cái 财

 shànɡ 上 fēn 分 mínɡ 明 dà 大 zhànɡ 丈 fu 夫

  。

  chū 出 jiā 家 rú 如 chū 初

  ,

 chénɡ 成 fó 佛 yǒu 有 yú 余

  。

 jī 积 jīn 金 qiān 千 liǎnɡ 两

  ,

 bù 不 rú 如 mínɡ 明 jiě 解

 jīnɡ 经 shū 书

  。

  yǎnɡ 养 zǐ 子 bú 不 jiào 教 rú 如 yǎnɡ 养 lǘ 驴

  ,

 yǎnɡ 养 nǚ 女 bú 不 jiào 教 rú 如 yǎnɡ 养 zhū 猪

 。

  yǒu 有 tián 田 bù 不 ɡēnɡ 耕 cānɡ 仓 lǐn 廪

 xū 虚

  ,

 yǒu 有 shū 书 bù 不 dú 读 zǐ 子 sūn 孙 yú 愚

  。

  cānɡ 仓 lǐn 廪

 xū 虚 xī 兮 suì 岁 yuè 月 fá 乏

  ,

 zǐ 子 sūn 孙 yú 愚 xī 兮 lǐ 礼 yì 义 shū 疏

  。

  tónɡ 同 jūn 君

 yī 一 xí 席 huà 话

  ,

 shènɡ 胜 dú 读 shí 十 nián 年 shū 书

  。

  rén 人 bù 不 tōnɡ 通 jīn 今 ɡǔ 古

  ,

 mǎ 马 niú 牛 rú 如 jīn 襟 jū 裾

  。

  mánɡ 茫 mánɡ 茫 sì 四 hǎi 海 rén 人 wú 无 shù 数

  ,

 nǎ 哪 ɡe 个 nán 男 ér 儿 shì 是 zhànɡ 丈 fu 夫

  。

  bái 白 jiǔ 酒 niànɡ 酿 chénɡ 成 yuán 缘 hào 好 kè 客

  ,

 huánɡ 黄 jīn 金 sàn 散 jìn 尽 wèi 为 shōu 收 shū 书

  。

  jiù 救 rén 人 yī 一 mìnɡ 命

  ,

 shènɡ 胜 zào 造 qī 七 jí 级 fú 浮 tú 屠

  。

  chénɡ 城 mén 门 shī 失 huǒ 火

  ,

 yānɡ 殃 jí 及 chí 池 yú 鱼

  。

  tínɡ 庭 qián 前 shēnɡ 生 ruì 瑞 cǎo 草

  ,

 hǎo 好 shì 事 bù 不 rú 如 wú 无

  。

  yù 欲 qiú 求 shēnɡ 生 fù 富 ɡuì 贵

  ,

 xū 须 xià 下 sǐ 死 ɡōnɡ 工 fu 夫

  。

  bǎi 百 nián 年 chénɡ 成 zhī 之 bù 不 zú 足

  ,

 yī 一 dàn 旦

 bài 败 zhī 之 yǒu 有 yú 余

  。

  rén 人 xīn 心 sì 似 tiě 铁

  ,

 ɡuān 官 fǎ 法 rú 如 lú 炉

  。

  shàn 善 huà 化 bù 不 zú 足

  ,

 è 恶 huà 化 yǒu 有 yú 余

  。

  shuǐ 水 tài 太 qīnɡ 清 zé 则 wú 无 yú 鱼

  ,

 rén 人 zhì 至 chá 察 zé 则 wú 无 tú 徒

  。

  zhī 知 zhě 者 jiǎn 减 bàn 半

  ,

 xǐnɡ 省 zhě 者 quán 全 wú 无

  。

 zài 在 jiā 家 yóu 由 fù 父

  ,

 chū 出 jià 家 cónɡ 从 fū 夫

  。

  chī 痴

 rén 人 wèi 畏 fù 妇

  ,

 xián 贤 nǚ 女 jìnɡ 敬 fū 夫

  。

  shì 是 fēi 非 zhōnɡ 终 rì 日 yǒu 有

  ,

 bù 不 tīnɡ 听 zì 自 rán 然 wú 无

  。

  nìnɡ 宁 kě 可 zhènɡ 正 ér 而 bù 不 zú 足

  ,

 bù 不 kě 可 xié 邪 ér 而 yǒu 有 yú 余

  。

  nìnɡ 宁 kě 可 xìn 信 qí 其 yǒu 有

  ,

 bù 不 kě 可 xìn 信 qí 其 wú 无

  。

  zhú 竹 lí 篱 máo 茅 shè 舍 fēnɡ 风 ɡuānɡ 光 hǎo 好

  ,

 dào 道 yuàn 院 sēnɡ 僧 tánɡ 堂 zhōnɡ 终 bù 不 rú 如

  。

  mìnɡ 命 lǐ 里 yǒu 有 shí 时 zhōnɡ 终 xū 须 yǒu 有

  ,

 mìnɡ 命 lǐ 里 wú 无 shí 时 mò 莫 qiánɡ 强 qiú 求

  。

  dào 道 yuàn 院 yínɡ 迎 xiān 仙 kè 客

  ,

 shū 书 tánɡ 堂 yǐn 隐 xiànɡ 相 rú 儒

  。

  tínɡ 庭 zāi 栽 qī 栖 fènɡ 凤 zhú 竹

  ,

 chí 池 yǎnɡ 养 huà 化 lónɡ 龙 yú 鱼

  。

  jié 结 jiāo 交 xū 须 shènɡ 胜 jǐ 己

  ,

 sì 似 wǒ 我 bù 不 rú 如 wú 无

  。

  dàn 但 kàn 看 sān 三 wǔ 五 rì 日

  ,

 xiānɡ 相 jiàn 见 bù 不 rú 如 chū 初

  。

  rén 人 qínɡ 情 sì 似 shuǐ 水 fēn 分 ɡāo 高 xià 下

 ,

 shì 世 shì 事 rú 如 yún 云 rèn 任 juàn 卷 shū 舒

  。

  hu...

篇二: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又名《昔时贤文》、 《古今贤文》。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内容简介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文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之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2

 增广贤文全文 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

 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

 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似亲非亲却似亲。

 美不美山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自是无良宾。

 良宾方不顾应恐是痴人。

  3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市挣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身犹可近人毒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莫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不做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4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仪疏。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迎宾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坏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至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

 智者减半愚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嫁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房终不如。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理。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动口不如亲为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5

  嫉财莫嫉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郎不到白头死。

 墙有缝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溢矣。

 富贵多忧贫穷自在。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可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长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做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临头不自由。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老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无月不梳头。

 大抵选她肌骨好不搽红粉也风流。

 恩爱深处宜先起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6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生不认魂死不认尸。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难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盼早到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能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年青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横越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莫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做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虎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原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处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

 入门休问荣枯事且看容颜便得知。

 官清司吏瘦神灵庙主肥。

 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豹之威。

 饶人算知本输人算知机。

 好言难得恶语易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

  少时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到酉。

 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

 种麻得麻种豆得豆。

 天眼恢恢疏而不漏。

 做官莫向前作客莫在后。

 宁添一斗莫添一口。

 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

 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一日夫妻百世姻缘。

 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

 杀人一万自损三千。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世再少年。

 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将相场中堪走马宰相肚内好撑船。

 富人思来年穷人想眼前。

 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物品莫取钱。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

 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

 但能守本分终身无烦恼。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人而无信不须礼之。

 一人道好千人传之。

 若要凡事好须先问三老。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贞妇爱色纳之以礼。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学者是好不学不好。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如草如蒿。

 遇饮酒时须防醉得高歌处且高歌。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

 不因渔夫引怎能见波涛

 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

 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进山不怕虎伤人只怕人情两面刀。

  8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须用恶人磨。

 会使不在家富豪风流不用衣着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惟有读书高。

 世间好语书谈尽天下名山僧占多。

 为善最乐作恶难逃。

 好人相逢恶人回避。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你急他未急人闲心不闲。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人生知足时常足人老偷闲且是闲。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通长安。

 见者易学者难。

 厌静还思喧嫌喧又忆山。

 自从心定后无处不安然。

 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后思量事事宽。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

 由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谈。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信了赌卖了屋。

 他人观花不涉你目。

 他人碌碌不涉你足。

 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

 莫把真心空计较五行不是这题目。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行事存德莫问前程。

 河狭水紧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

 无钱方断酒临老才读经。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9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

 惺惺多不足蒙蒙作公卿。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

 兄弟相害不如自生。

 合理可作小利不争。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多。

 欺老莫欺小欺人心不明。

 勤奋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暖谢苍天。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灾。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退。

 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

 一人有庆兆民厨赖。

 人老心未老人穷计莫穷。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黄蜂一口针橘子两边分。

 世间...

篇三:增广贤文全书

广 贤 文佚名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增广贤文佚名!增广贤文"可以说是旧时中国人人生的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它几乎收集了士农工商$官宦平民各个阶层的人生处世格言%雅俗互见%尊卑杂糅%!牾之处也时时可见#这正说明了它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映了当时各类人的做人规范%使得这本书自清朝以来%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整个人生#由于这个本子流传广泛%民间的增删修改%使得各种版本之间均有一定的差异#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Green Apple Data Center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为人莫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当时若不登高望!谁知东流海洋深"两人一条心!有钱堪买金#一人一条心!无钱堪买针"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红粉佳人休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闹里有钱!静处安身"$%$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长江后流催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倾"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守口如瓶!防意如城"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再三须重事!第一莫欺心"虎生犹可近!人毒不堪亲"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力弱休负重!言轻莫劝人"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士乃国之宝!儒为席上珍"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久住令人嫌!频来亲也疏"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养子不教如养虎!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人不通古今!马牛如襟裾"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功夫"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水太清则无鱼!人太察则无徒"知者减半!省者全无"在家由父!出嫁从夫"痴人畏妇!贤女敬夫"%&%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竹篱茅舍风光好!僧院道房终不如"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会说说都市!不会说屋里"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有福伤财!无福伤己"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嫉财莫嫉食!怨生莫怨死"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墙有缝!壁有耳"$%$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贼是小人!智过君子"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贫穷自在!富贵多忧"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成事莫说!覆水难收"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人生一世!草木一春"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路逢险处须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人贫不语!水平不流"一家养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成仇"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衰寻子助"生不认魂!死不认尸"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得宠思辱!居安思危"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但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不管!无事早归"假饶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善事可作!恶事莫为"许人一物!千金不移"龙生龙子!虎生虎儿"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凤凰池"十载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入门休问荣枯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官清司吏瘦!神灵庙祝肥"息却雷霆之怒!罢却虎狼之威"饶人算之本!输人算之机"好言难得!恶语易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路逢侠客须当避!不是才人莫献诗"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欲倡和顺须为善!要振家声在读书"$%$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之善愿!天必佑之"莫饮卯时酒!昏昏醉倒酉#莫骂酉时妻!一夜受孤凄"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见官莫向前!做客莫在后"宁添一斗!莫添一口"螳螂捕蝉!岂知黄雀在后"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一日夫妻!百世姻缘"百世修来同船渡!千世修来共枕眠"杀人一万!自损三千"伤人一语!利如刀割"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二度再少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将相头上堪走马!公侯肚内好撑船"富人思来年!穷人思眼前"世上若要人情好!赊去货物莫取钱"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击石原有火!不击乃无烟"为学始知道!不学亦徒然"莫笑他人老!终须还到老"和得邻里好!犹如拾片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大家做事寻常!小家做事慌张"大家礼义教子弟!小家凶恶训儿郎"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日子未到"万恶淫为首!百行孝当先"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人道虚!千人传实"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若争小可!便失大道"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年年防饥!夜夜防盗"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遇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无求到处人情好!不饮任他酒价高"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世间好话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凶#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在旧窝池"隐恶扬善!执其两端"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是闲"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既堕釜甑!反顾何益$反覆之水!收之实难"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点石化成金!人心犹未足"信了肚!卖了屋"谁人不爱子孙贤!谁人不爱千钟粟!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不交僧道!便是好人"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堂上二老是活佛!何用云山朝世尊"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灭却心头火!剔起佛前灯"惺惺常不足!蒙蒙作公卿"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合理可作!小利莫争"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欺老莫欺少!欺少心不明"随分耕锄收地利!他时饱满谢苍天"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相论逞英雄!家计渐渐退"贤妇令夫贵!恶妇令夫败"一人有庆!兆民咸赖"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屋漏更遭连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曾记少年骑竹马!看看又是白头翁"礼义生于富足!盗贼出于贫穷"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夫妻相好合!琴瑟与笙簧"有儿贫不久!无子富不长"善必寿考!恶必早亡"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富贵定要依本分!贫穷不须枉思量"画水无鱼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青山草木香"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头凉"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蒿草之下或有兰香!茅茨之屋或有公王!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醉后乾坤大!壶中日月长"万事皆已定!浮生空自忙"千里送毫毛!礼轻仁义重"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架上碗儿轮流转!媳妇自有做婆时"人生一世!如驹过隙"良田万顷!日食三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千经万典!孝义为先"一字入公门!九牛拖不出"八字衙门向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人间私语!天闻如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眼昭昭!报应甚速"圣贤言语!神钦鬼服"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眼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骄"利剑割体伤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苗从地发!树由枝分"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官有公法!民有私约"闲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幸生太平无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时"国乱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池塘积水须防旱!田土深耕足养家"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日影斜"学在一人之下!用在万人之上"一字为师!终身如父#忘恩负义!禽兽之徒"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莫怨天来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莫怨自己穷!穷要穷得干净#莫羡他人富!富要富得清高"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路上有饥人!家中有剩饭"积德与儿孙!要广行方便#作善鬼神钦!作恶遭天谴#积钱积谷不如积德!买田买地不如买书#一日春工十日粮!十日春工半年粮#疏懒人没吃!勤俭粮满仓#人亲财不亲!财利要分清#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若使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近在身#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好学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惜钱莫教子!护短莫从师#记得旧文章!便是新举子#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但求心无愧!不怕有后灾#只有和气去迎人!哪有相打得太平$忠厚自有忠厚报!豪强一定受官刑#人到公门正好修!留些阴德在后头#为人何必争高下!一旦无命万事休#山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白水变酒卖!还嫌猪无糟#贫寒休要怨!富贵不须骄"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奉劝君子!各宜守己!只此呈示!万无一失#%&’%增 广 贤 文Green Apple Data Center

篇四:增广贤文全书

第一单元 赵钱孙李

  1 赵钱孙李⋯⋯⋯⋯⋯⋯⋯⋯ 2 2 冯陈诸卫⋯⋯⋯⋯⋯⋯⋯⋯ 3 3 朱秦尤许⋯⋯⋯⋯⋯⋯⋯⋯ 4 4 孔曹严华⋯⋯⋯⋯⋯⋯⋯⋯ 5 5 戚谢邹喻⋯⋯⋯⋯⋯⋯⋯⋯ 5 6 云苏潘葛⋯⋯⋯⋯⋯⋯⋯⋯ 6 7 鲁韦吕马⋯⋯⋯⋯⋯⋯⋯⋯ 6 8 余任袁柳⋯⋯⋯⋯⋯⋯⋯⋯ 7 9 费廉岑薛⋯⋯⋯⋯⋯⋯⋯⋯ 7 10滕殷罗毕⋯⋯⋯⋯⋯⋯⋯⋯ 8 第二单元 乐于时傅1 乐于时傅⋯⋯⋯⋯⋯⋯⋯ 8 2 伍余元卜⋯⋯⋯⋯⋯⋯⋯ 9 3 和穆萧尹⋯⋯⋯⋯⋯⋯⋯ 9 4 祁毛禹狄⋯⋯⋯⋯⋯⋯⋯ 10 5 计伏成戴⋯⋯⋯⋯⋯⋯⋯ 11 6 熊纪舒屈⋯⋯⋯⋯⋯⋯ 11 7 杜阮蓝闵⋯⋯⋯⋯⋯⋯ 12 8 贾路娄危⋯⋯⋯⋯⋯⋯ 13 9 梅盛林刁⋯⋯⋯⋯⋯⋯ 13 10高夏蔡田⋯⋯⋯⋯⋯⋯ 14 第三单元 虞万支柯

  1 虞万支柯⋯⋯⋯⋯⋯⋯⋯⋯ 15 2 经房求缪⋯⋯⋯⋯⋯⋯⋯⋯ 16

 3 丁宣贲邓⋯⋯⋯⋯⋯⋯⋯⋯ 16 4 包诸左石⋯⋯⋯⋯⋯⋯⋯⋯ 17 5 程嵇邢滑⋯⋯⋯⋯⋯⋯⋯⋯ 18 6 荀羊於惠⋯⋯⋯⋯⋯⋯⋯⋯ 18 7 芮羿储靳⋯⋯⋯⋯⋯⋯⋯⋯ 19 8 井段富巫⋯⋯⋯⋯⋯⋯⋯⋯ 20 9 牧隗山谷⋯⋯⋯⋯⋯⋯⋯⋯ 21 10全郗班仰⋯⋯⋯⋯⋯⋯⋯⋯ 21 第四单元 宁仇栾暴1 宁仇栾暴⋯⋯⋯⋯⋯⋯⋯⋯ 22 2 祖武符刘⋯⋯⋯⋯⋯⋯⋯⋯ 23 3 叶幸司韶⋯⋯⋯⋯⋯⋯⋯

  24 4 印宿白怀⋯⋯⋯⋯⋯⋯⋯

  24 5 索咸籍赖 ⋯⋯⋯⋯⋯⋯⋯

 24 6 池乔阴郁⋯⋯⋯⋯⋯⋯⋯⋯

 25 7 闻莘党翟⋯⋯⋯⋯⋯⋯⋯⋯

 26 8 姬申扶堵⋯⋯⋯⋯⋯⋯⋯⋯

 27 9 卻璩桑桂⋯⋯⋯⋯⋯⋯⋯⋯

 27 10 边扈燕冀⋯⋯⋯⋯⋯⋯⋯⋯ 28 第五单元 温别庄晏

  1 温别庄晏⋯⋯⋯⋯⋯⋯⋯⋯ 29 2 慕连茹习⋯⋯⋯⋯⋯⋯⋯⋯ 30 3 向古易慎⋯⋯⋯⋯⋯⋯⋯⋯ 30 4 暨居衡步⋯⋯⋯⋯⋯⋯⋯⋯ 31 5 匡国文寇⋯⋯⋯⋯⋯⋯⋯⋯ 31 6 殴殳沃利⋯⋯⋯⋯⋯⋯⋯⋯ 32 7 师巩厍聂⋯⋯⋯⋯⋯⋯⋯⋯ 33 8 冷訾辛阚⋯⋯⋯⋯⋯⋯⋯⋯ 33 9 曾毋沙乜⋯⋯⋯⋯⋯⋯⋯⋯ 34 10 巢关蒯相⋯⋯⋯⋯⋯⋯⋯⋯ 35 第六单元 复姓1 万俟 司马⋯⋯⋯⋯⋯⋯⋯⋯ 36 2 赫连 皇甫⋯⋯⋯⋯⋯⋯⋯⋯ 37 3 淳于 单于⋯⋯⋯⋯⋯⋯⋯⋯ 37 4 钟离 宇文⋯⋯⋯⋯⋯⋯⋯⋯ 37 5 亓官 司寇⋯⋯⋯⋯⋯⋯⋯⋯ 38 6 漆雕 乐正⋯⋯⋯⋯⋯⋯⋯⋯ 38 7 晋楚 闫法⋯⋯⋯⋯⋯⋯⋯⋯ 38 8 呼延 归海⋯⋯⋯⋯⋯⋯⋯⋯ 39 9 梁丘 左丘⋯⋯⋯⋯⋯⋯⋯⋯ 39 10 墨哈 谯笪⋯⋯⋯⋯⋯⋯⋯⋯ 40ju àn

 sh ǒu

 y ǔ目 录

 2 【卷 首 语】

 b ǎi

 ji ā x ìng

  ji ā z ú chu án ch ?ng d ē l ì sh ǐ《百 家 姓》——家 族 传 承 的历 史

  b ǎi ji ā x ìng ji ù sh ì y í b ù j ì l ù x ìng sh ì d ē t óng m?ng d ú wù.

 t ā zh ǐ y ǒu《百家姓》就 是 一部记录 姓 氏的 童 蒙 读 物。它只有 568 ga zì,b āoku? g a xìng sh ì. q í zh ōng dān x ìng ga , f ù x ìng ga .

 x ún g ēn wan z ǔ, 个字,包括 504 个姓氏。其中单姓 444 个,复姓 60 个。寻 根 问 祖,zhuī g ēn s ù yu án sh ì r ?n d ē ti ān x ìng,x ìng sh ì

 j í q í f ù zh ē d ē w?n hu à n ai h án追 根 溯 源 是 人 的 天 性, 姓 氏 及其 附 着的文 化 内 涵ji ù sh ì y ìzhāng ju ? ji ā d ě míng pi àn,sh ì d ǎ t ōng g ǔ j īn ji āo li ú t ōng dào d ě zuì.就是一 张 绝 佳 的 明 片,是 打 通 古 今 交 流 通 道 的 最hǎo z ài t ǐ,t ā y ǐyì zh ǒng xu ě yu án w?n hu à d ē t a sh ū x íng sh ì j ì l ù l ē zh ōng huá好载体,它以一种 血 缘 文 化 的 特 殊 形 式 记 录 了 中 华mínzúděxíngch?ng.y í b ù b ǎi ji ā x ìng ,yí ga ga ji āzú chu ánch? ng dělìshǐ, 民族的形成。一部《百家姓》, 一 个 个 家 族 传 承 的 历 史,zhōng gu ? r ? nyǒngyuǎngēshěbúdi àoději āzú q íng hu ái. 中 国 人 永 远 割 舍不 掉的 家 族 情 怀。第一单元 赵zhào钱qi án孙sūn李l ǐ1 赵zhào钱qi án孙sūn李l ǐ

 3 【精典原文】赵zhào钱qi án孙sūn李l ǐ周zhōu吴wú郑zhanɡ王wánɡ【赵姓名人】赵武灵王:战国时赵国君主,积极倡导改革,推行“胡服骑射”政策,使赵国成为强国。赵 云:三国蜀汉名将,智勇双全,屡立战功,被称为“常 胜将军”。赵匡胤:北宋开国皇帝。【钱姓名人】钱 起: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钱学森:我国现代著名科学家,“两弹”(原子弹、氢弹)之父。2 冯f ?nɡ陈ch?n褚chǔ卫wai【精典原文】冯f ?nɡ陈ch?n褚chǔ卫wai蒋ji ǎnɡ沈sh?n韩hán杨yánɡ【卫姓名人】

 4 卫 鞅:( 公元前 390~前 338年),原名公孙鞅,史称商鞅。著名战国时期秦国丞相。卫青:

 西汉武帝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韩姓名人】韩信:西汉初期官至大将军,封为楚王,后贬为淮阴侯。韩愈:唐朝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首,首开宋明理学之先河。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创始人。3 朱zhū秦qín尤y?u许xǔ【精典原文】朱zhū秦qín尤y?u许xǔ何h?吕l ǚ施shī张zhānɡ【朱姓名人】朱熹:( 1130-1200 年)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朱棣: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朱德:( 1886~1976)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4 孔kǒnɡ曹cáo严yán华huà

 5 【精典原文】孔kǒnɡ曹cáo严yán华huà金j īn魏wai陶t áo姜ji ānɡ【曹姓名人】曹操: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 丕:即魏文帝,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清代小说家,《红楼梦》作者。5 戚qī谢xi a邹zōu喻yù【精典原文】戚qī谢xi a邹zōu喻yù柏bái水shuǐ窦d?u章zhānɡ【谢姓名人】谢 安:东晋宰相,在淝水之战中打败前秦苻坚,使晋朝转危为安。谢 玄:东晋名将,在淝水之战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谢灵运:南朝宋著名画家、文学家。谢婉莹:即“冰心”,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散文家。

 6 6 云yún苏sū潘pān葛ɡě【精典原文】云yún苏sū潘pān葛ɡě奚xī范f àn彭p?nɡ郎l ánɡ【苏姓名人】苏秦:字季子,洛阳人,战国时纵横家。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7

 鲁l ǔ韦w?i昌chānɡ马mǎ【精典原文】鲁l ǔ韦w?i昌chānɡ马mǎ苗miáo凤f anɡ花huā方f ānɡ【鲁姓起源】

 :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受封于鲁地,建立了鲁国,国都定在曲阜,今山东曲阜,后来鲁国的王公贵族都以鲁为姓。【昌姓起源】

 :始祖昌意,是黄帝的儿子。黄帝令昌意降居四川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迁至中原,建立了昌意城,今河南南乐县西北那一带。颛顼的子孙,以祖父的名字中的昌作为姓,世代延传。

 7 8

 俞yú任ran袁yuán柳li ǔ【精典原文】俞yú任r an袁yuán柳li ǔ酆f ēnɡ鲍bào史shǐ唐t ánɡ【俞姓起源】:

 相传远古黄帝时,有个名医叫俞跗,他就是俞姓的始祖。据说他能割开皮肉,将体内五脏进行医治。中国的医术讲究穴道气脉,而腧字就是指人身上的穴脉,所以远古医师就姓俞了。【任姓起源】

 :远古黄帝的小儿子叫禺阳,受封于任邑。随后禺阳建立起了任国,在今山东济宁一带。任国公族的子孙,就以任为姓。【袁姓起源】

 :周朝时,有个贵族叫伯辕。伯辕的孙子叫涛涂,将祖父名字的辕省去左半边,作为姓,也就成为了袁姓的始祖。9费f ai廉li án岑c?n薛xuē【精典原文】费f ai廉li án岑c?n薛xuē雷l ?i贺ha倪ní汤t ānɡ【薛姓名人】

 8 薛仁贵:唐朝名将,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流传。薛 稷:唐朝书法家、画家。善画人物,书法精美,为:“唐初四大家”之一。10 滕t ?nɡ殷yīn罗lu ?毕bì【精典原文】滕t ?nɡ殷yīn罗lu ?毕bì郝hǎo邬wū安ān常chánɡ【毕姓名人】毕升:北宋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 宏:京光人,善画山水、古松、奇石,唐朝著名画家。第二单元 乐l a于yú时shí傅f ù1

 乐l a于yú时shí傅f ù【精典原文】乐l a于yú时shí傅f ù皮pí卞ān齐qí康kānɡ【傅姓名人】傅 玄:西晋时哲学家、文学家。

 9 【傅姓起源 ] :

 商朝盘庚迁殷,遍访贤士,在傅岩找到了一个叫说( yua)的人,高宗拜他为相,天下大治。傅说的人以傅为姓。傅氏另有一支,因黄帝裔孙大由封于傅邑,其后代以地名为姓,称为傅氏。【皮姓起源 ] :春秋时,周公后人仲山甫曾经辅佐周宣王,致宣王中兴,被封于樊国,后来樊国王族中又有人因排行第二,受封于皮氏邑,时称樊仲皮。樊仲皮的后人以他字中的“皮”为姓,称为皮氏。2 伍wǔ余yú元yuán卜bǔ【精典原文】伍wǔ余yú元yuán卜bǔ顾ɡù孟manɡ平pínɡ黄huánɡ【孟姓名人】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县(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有"亚圣"的称号。3 和h?穆mù萧xi āo尹yǐn【精典原文】和h?穆mù萧xi āo尹yǐn姚yáo邵shào堪kān汪wānɡ

 10 【和姓起源】

 :

 和姓起源于唐尧时期。

 当时祝融氏重黎的后人羲和为掌管天地四时的官,他的后代以祖上的官职为荣,就以首任此官的祖先的名字作为姓氏,于是就有了和姓。和姓另一支源自春秋时期的楚国。当时有一位名叫卞和的玉工,他因在荆山得到了一块璞玉而名扬天下,后来他的支庶子孙便有人以他的名字为姓,这样,就有了和姓的另外一支。【穆姓起源】:

 出自子姓,发源于河南商丘。

 “穆”在我国古代是帝王诸侯死后的谥号,意为贤良、和气。春秋时期,宋宣公死后他的弟弟和继承王位, 而他死的时候又把王位传给了宋宣公的儿子与夷,与夷即位后,给和加谥号“穆” ,史称宋穆公。后来,宋穆公的支庶子孙以祖上的谥号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就有了穆姓。4 祁qí毛máo禹yǔ狄dí【精典原文】祁qí毛máo禹yǔ狄dí米mǐ贝bai明mínɡ臧zānɡ【 禹姓起源 】:

 人名命名。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部落联盟的领袖,他的后裔便以先祖的名字作为姓氏,于是就有了禹姓。禹姓还有一支。春秋时期有一个鄅国,是当时楚国的附庸,这个国家的子民以国名“鄅”为姓氏,后来又去邑旁改为禹字。【 明姓起源 】

 :古代部落首领燧人氏有一个重臣叫明由,他的后世子孙以其名作为姓氏。此外,春秋时期,秦国的丞相百里奚有个儿子,他的字叫孟明,在秦国的军队里做将军时曾经率领将士攻打晋国,并且取得了胜利,为秦国在西部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孟明去世后,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名字“孟明”作为姓氏,后来又改为明姓。

 11 5 计j ì伏f ú成ch?nɡ戴dài【精典原文】计j ì伏f ú成ch?nɡ戴dài谈t án宋s?nɡ茅máo庞pánɡ【 宋氏名人 】宋慈:南宋人,曾任广东、湖南等提点刑狱官, 为案着重实地检验, 他所编的《洗冤集录》 ,是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对法医学的发展起了重大贡献。宋应星:( 1587 年—约 1666 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的科学家,著有《天工开物》。【 庞姓起源 】

 :出自高阳氏。黄帝的孙子颛顼生有八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名叫庞降, 他的后人就以他的名字作为姓氏, 于是,出现了庞姓。

 西周初年, 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受封于庞乡, 自此,他的后世子孙便以封地之名作为姓氏, 这样就形成了庞姓的另外一支。6

 熊xi ?nɡ纪j ì舒shū屈qū【精典原文】熊xi ?nɡ纪j ì舒shū屈qū

 12 项xi ànɡ祝zhù董dǒnɡ粱li ánɡ【纪氏名人】纪 昀:字晓岚,清朝著名的才子,文学家,任《四库全书》总编篡官。【屈氏名人】屈原:

 名平,战国时楚国人。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诗人。【纪姓起源】:

 出自姜姓。西周时,炎帝裔孙被封于纪,建立纪国,因属侯爵,所以被称作纪侯。纪国为齐国所灭,纪侯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纪姓另有一支由舒姓改成。【舒姓起源】:

 周朝封皋陶的后代于舒(今安徽庐江县西)

 ,建立舒国,曾被徐国所灭,后又复国,不久又亡于楚国,其国君族人以舒为姓。舒姓另有两支,一是出自任姓,相传为黄帝的后代;另一个是出自清代,为满族舒穆鲁氏所改。7 杜dù阮ruǎn蓝l án闵mǐn【精典原文】杜dù阮ru ǎn蓝l án闵mǐn席xí季j ì麻má强qi ánɡ【杜氏名人】杜甫:(公元 712 年-公元 770 年),字子美,汉族,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 “李杜”,后人称为“诗圣”。杜牧(803 年-约 852 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

 13 【阮姓起源】

 :

 出自偃姓。东夷族首领皋陶的后人在商朝时被封在泾水与渭水之间的阮国(今甘肃泾川县东南)

 ,商末时被周文王所灭,国人便以阮为姓。8 贾ji ǎ路l ù娄l ?u危wēi【精典原文】贾ji ǎ路l ù娄l ?u危wēi江ji ānɡ童t ?nɡ颜yán郭ɡuō【贾姓起源】

 : 周朝康王时,封唐叔虞的小儿子公明于贾(今山西襄汾西南)

 ,称贾伯,他的后代以贾为姓。到了春秋时期,贾国被晋国所灭,晋襄公把贾邑封给了舅舅狐偃的儿子狐射,狐射因与晋国大臣赵盾争权,失势后被迫逃亡,他的子孙便以贾为姓。【路姓起源】

 :

 古代传说中黄帝后裔玄元,因有功,被封为路中侯,他的好几代子孙都延承这个爵称,后来渐渐变成了这个氏族的姓。他的后代以路为姓;此外,春秋时有潞国(在今山西潞城东北)

 ,公元前 594 年被晋国所灭,国人称潞氏。因“潞”又写作路” ,所以也称路氏。

 m ? i sh ang l ín di āo

 9

  梅 盛 林 刁【精典原文】m? i

  sh a ng

 l ín

 di āo 梅 盛 林 刁

 14

 zh ōng

 x ú

  qi ū

 lu...

篇五: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贤文》

  享受人生智慧

 ——三年级主题展示

 主持人:

  1.尊敬的领导、老师

 2. 亲爱的同学们

 1. 经典,如春日的鲜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2.经典,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芒

 1.童年的我们,亲近蒙学经典,传承华夏文明

 2.童年的我们,对话古代圣贤,聆听哲人教诲

 1.本学期,我们走进《增广贤文》,诵读千古贤文佳句,受益匪浅

 2. 这本书,是一部集思广益的智慧全书,教我们领略了人生的真谛

 1.今天,我们很想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因为分享是快乐的!

 2.我宣布,三年级‚诵读《增广贤文》,享受人生智慧‛主题展示活动现在开始。

 1.第一乐章:

  古韵声声

  哲理条条

 ——(全班齐诵)

 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2、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4、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5、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xiù)本无心。

 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7、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2.一句句贤语启发着我们,引领着我们,让我们百读不厌。

 1. 为了更好地诵读《增广贤文》,各小组都创设了有趣的诵读方法,玩中记,趣中背。

 2、接下来进行第二乐章——花样诵读 ,寓学于乐 。请大家欣赏各小组的精彩展示。

 1、首先请第一小组为大家展示。(5 男 5 女)(1-5 页)

  第一小组组长 :我们小组展示——对山歌。开始——

 2.第一小组的诵读的句句贤语振聋发聩。接下来请欣赏第二小组的展示(1o 人)(6-10 页)

  第二小组组长:我们小组展示——你唱我和。

 1、

 第二小组的诵读真是催人奋进。下面请欣赏第三小组的展示。(10 人)(10-15 页)

  第三小组组长:我们小组展示——信息快递。(两排面对面站,第一个背完后,与第二个轻击掌……)开始——

 组齐(拍手):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又添新花样。

  1.第三小组的诵读教人明白事理。俗话说‚只学不用,知识永远是凝固的‛。

 2.在诵读过程中,不少同学做到了活学活用,使凝固的知识内化为自己所用。

 2.下面请欣赏 第三乐章:活学活用

 经典论坛。

 1.首先请冯峰等同学为大家 ——‚说典故‛。

 (1)冯峰

 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交流的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积金千两,不如多买经书。‛的典故。据《史记 .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等人编写好《吕氏春秋》一书后,为了让这本书汲取众人智慧,他们将书与金子一块悬挂在城门上,声称‚有能增损一字者给予千金‛。‚一字值千斤‛便由此演化而来,后来用它形容文章具有极高的价值。

 (2)张柯鑫

 大家好!我想跟大家交流关于‚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千里送鹅毛,礼轻仁义重。‛的典故。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首领为了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便派特使缅伯高向唐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特使想给天鹅洗洗澡,便把天鹅从笼子里放了出来。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特使急忙伸手去捉,却只扯得几根鹅毛。特使急得嚎啕大哭。随从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用。还是想想别的办法吧。‛特使想,也只能这样了。到了长安,特使见了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丝绸小包,令人打开一看,见是几根鹅毛和一首这样的小诗:天鹅贡唐朝,稍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到底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以后,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了送礼人的诚信。‚千里送鹅毛‛这句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4)张紫玉

 大家好!我知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这四句诗节选自大诗人李白的《把酒问月》,我想给大家诵读一下。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

 2.接下来,请李佳乐等同学为大家——谈启发

 (1)李佳乐

 大家好!以前我做什么事总是拖拖拉拉的,早晨光起床就得磨蹭半小时,等来到学校,别的同学早已开始晨诵。自从我诵读了《增广贤文》以后,我从‚一

 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转眼便是白头翁。‛懂得了时间的宝贵;我从‚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感到了荒废时光的可怕;更从‚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明白了浪费时间的严重后果。现在,我给自己规定:早晨在十分钟内起床、洗漱完毕,挤出更多的时间读书、背诵,感觉每一天过得都很充实。

 (2)张雪冉

 以前我度量很小,遇事爱斤斤计较,同学不小心撞我一下,我一定会狠狠地还击一拳。结果同学们都疏远我,我变得形单影只很孤独。可我又不知道怎么办。自从诵读了《增广贤文》中的‚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内好撑船。‛‚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这些贤语,我知道了遇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我开始变得宽容大度起来,同学们也愿意跟我交朋友了,我的生活也变得快乐了许多。

 (3)王心园

 以前我做什么是都没有计划,比如,平时不能有计划地安排复习,总是快考试了,才火急火燎地着手复习。这种‚临阵磨枪‛的复习方法,常常让我感到手足无措,结果可想而知。自从诵读《增广贤文》,其中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进步便思退步,着手先图放手。‛‚勿临渴而掘井,易未雨而绸缪‛等贤语,让我顿然醒悟,学习、做事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应该有计划,提前准备,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4)李想

 以前我做什么事,好像都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比如午后阅读,老师在的时候,我很遵守纪律,读书显得很专心,但老师一离开,我就开始犯自由主义,有时还跟四周的同学说话。当我们背诵到‚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时,我明白了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不管什么情况下都会严格要求自己。也开始对自己以前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现在我学习、做事自觉多了。

 1.接下来,请赵秀东等同学进行活学活用——大 pk

  (1) 赵秀东 我非常喜爱打篮球,一心想成为篮球运动员。可妈妈却从不让我玩篮球。我哀求妈妈说:‚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你不让我玩篮球,怎么能打好篮球?妈妈听了笑着说:‚好小子,竟然会用经典给妈妈讲道理了!‛

 (2)冯照程有一次我和院里的伙伴打篮球,无论怎么投我也投不进去。这时,我看到伙伴站在了球篮下,就想把篮球投给他,谁知一下投中了个三分球。我情不自禁地说: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3)张爽 有一次数学单元考试,我大眼一看,觉得题很简单,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就做完了。做完我也不检查,就看起课外书。可卷子发下来后,我傻了眼,只考了 93 分,再看失分的地方,都是因为粗心造成的。我后悔不已,回到家,我对妈妈说,要是让我再考一次,绝对能考一百分。可惜‚既坠釜甑,反顾何益?‛妈妈看我已经认识到错误了,也就原谅了我。

 (4)李桢柯我练钢琴的时候,每当有升号的地方总是弹不对,便跟妈妈大闹,说不想学钢琴了。妈妈便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不肯下苦功夫,怎么能弹好?‛妈妈的话使我想起了背诵过的励志贤语,便笑着对妈妈说:‚您说得对,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 ,妈妈听我这么说也笑了。

 2.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刚才这些同学背得牢,学得活,他们注意在实践中运用,很值得我们学习。相信每个同学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都受益匪浅。

 1.最后让我们高呼我们的口号:诵《增广贤文》,享人生智慧。

  ( 齐诵两遍)

 结束语:

 1.最是书香能致远,好书伴我一路行。

 2.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助我智慧增。

 1.我们的‚诵读《增广贤文》

  享受人生智慧‛主题性展示活动到此结束。

 2.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光临。

篇六:增广贤文全书

教科书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语文教材

 在我国古代, 语文教育是与经学、 史学、哲学、 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当时的学校教育, 是把德、 才、 学、 识、能等都纳入“四书” 、 “五经” 、 “六艺”及蒙学教材中。

 从不同的视角看,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种类, 但经学教材、 蒙学教材、 文选教材作为古代语文的主体教材则是确定无疑的。

 一、 经学教材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经典,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也是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必修教材。1.“五经”《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加上失传的《乐经》 , 也称“六经” )

 。

 这六种教材, 实际上是集文、 史、 哲于一体的大语文教材。2.“四书”《大学》 、 《中庸》 、 《论语》 、 《孟子》 为必修教材。

 意义“四书” 、 “五经” 作为一套完整的学校课程的教材体系被一直沿用到清末。“四书” 、 “五经” 是我国古代语文经学教材的典范, 它们对我们整个汉语文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 蒙学教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蒙学教育的传统。

 古代对8--15岁的儿童的教育叫“蒙养”教育, 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称“蒙馆” 。

 “蒙馆” 的语文教育以识字写字为主,辅以文学、 伦理文化教育。

 古代的蒙学教材《史籀篇》 :

 文字蒙求课本, 为周代教学童识字的课本。《仓颉篇》 :

 秦朝教育学童识字的字书。《急就篇》 :

 西汉史游著,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识字与常识课本, 把通用字书和童蒙课本区别开来。《开蒙要训》 :

 南北朝马仁寿著, 以教学识字、 常识为宗。是从《急就篇》 到后来的各种杂字书之间的一种过渡识字课本。《千字文》 :

 梁朝周兴嗣著,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太公家教》 :

 唐代的蒙学教材, 它侧重于对学童的封建思想教育, 并收集了当时的一些俗谚格言, 被称之为“一部格言谚语汇海” , 为后来的《增广贤文》 所仿效。《蒙求》 :

 唐代李翰著, 是中唐至北宋最为通行的童蒙课本, 是一本供童蒙讽诵的以介绍掌故和各科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儿童识字课本。

 《三字经》 :

 宋人王应麟著, 具有识字、 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即传授知识与封建政治思想教育双重功能。

 堪称“蒙学之冠” 。《百家姓》 :

 成书于北宋初, 是一本关于中文姓氏的书,也作识字用的课本。《龙文鞭影》 :

 明代万历时萧良有撰, 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 又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幼学琼林》 :

 明清流行, 是骈体文写成的, 全书内容广博、 包罗万象, 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增广贤文》 :

 明清流行, 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 ,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 许多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 。《千家诗》 :

 明清流行, 是一种极为流行的诗歌读本,在我国语文教育中, 特别是在诗歌教学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中以识字为主的蒙学教材的代表则莫过于《三字经》 、 《百家姓》 和《千字文》(习称“三、 百、 千” , 加上文学教材《千家诗》 , 也称“三、 百、 千、 千” )

 。

 《千字文》 由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所编。

 《千字文》 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 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

 它那优美的文笔, 华丽的辞藻, 使得众多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特点:1)

 四字为句, 句法整齐。

 全文125句, 1000字,没有重复句。2)

 押韵, 讲究声律。

 双句押韵。

 押韵字127个。讲究平仄, 与律诗、 骈文一样。3)

 讲究对仗。

 对偶句85组, 占68%。4)

 强调用典使事, 追求文采辞藻。5)

 受字数限制, 不少日常应用的字并没有选入。

 《三字经》 不同于四言的《千字文》 , 它全用三言,相传为宋代王应麟所编。

 全书1100多字, 由六个部分组成。《三字经》 内容的排列顺序极有章法, 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育儿童要重在礼仪孝悌, 端正孩子们的思想, 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 即“首孝悌, 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 即先识字, 然后读经、 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 再学习史书, 书中说:

 “经子通, 读诸史” 。

 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 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 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三字经》 的内容相当通俗, 而且比《千字文》 更上口适合于儿童朗读背诵。

 《三字经》 的句法也变化灵活; 包容了文言的许多基本句式, 因此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极好教材。

 《百家姓》 也是与《三字经》 、 《千字文》齐名的启蒙读物, 编于北宋时期, 作者佚名。全书虽仅400多字, 但把没有意义的姓氏连贯起来, 且儿童读起来不觉得枯燥乏味, 其功劳不能不归结于句句押韵, 和谐流畅, 易学易记的四言体的语言特点。

 “三、 百、 千” 在我国语文启蒙教育中的成功, 并不仅仅在于它们作为教材各自的个体优势, 更重要的是它们是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发挥的是整体的优势。一、 识字量适中如果只学三本中的任何一本, 其识字量不够。

 而三本书合起来, 总字数就达2700多, 去除重复的, 单字也在2000个左右, 刚好达到初级阅读所需的基本识字量。二、 内容充实从内容看, 它们不仅通俗易懂, 而且渗透人文掌故等思想教育内容, 能使儿童增长知识和增进日常运用。三、 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每本书字数不多, 少则400多字, 多则千余字, 儿童学一本换一本, 新鲜有趣, 不觉乏味; 且全用韵文编排, 琅琅上口。四、 教学效率高采用集中识字的方式, 语句体现了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意义“三、 百、 千” 虽然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但是它们相互配合, 为后世留下了一套相当成功的启蒙教材。读《三字经》 以习见闻, 读《百家姓》以便日用, 读《千字文》 亦有义理。这种典型的优势互补的配套教材, 在中外语文教育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三)

 文选教材1、《昭明文选》《昭明文选》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自唐初李善加注释以后, 此书流传更为广泛,几乎成为学校教育的必修教材。“文选烂, 秀才半”意义:开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之先河。

 其编辑思想为后世的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借鉴。

 2.《古文观止》全书上起东周, 下至明末, 共选文222篇,编为12卷。

 全书以散文为主, 兼收一些骈文。编者选文很有眼光, 名篇佳作居多, 题材风格多样, 注释评点简明扼要。这种文选传统, 一直延续到近现代, 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一种主要模式。

 清末时期的语文教科书

 鸦片战争以后, 我国的学校教育逐渐走上近代化的道路。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语文始独立设科。

 这是, 我国语文近代化的标志,意味着语文学科开始创建自己独立的教学体系。应当指出的是, 现代意义上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形成并不是与语文独立设科同步的, 而是在对旧式文选型教材体系的不断突破和逐渐改造、 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一、 清末的新式蒙学教材(一)

 1897年南洋公学外院编辑的《蒙学课本》特点:1.在编写形式上新旧结合基本上遵循古代蒙学课本“文、 史、 哲” 混合统一的原则, 但加入了一些切合时务、 宣传新思想、 传播新知识的内容。2.语言比较通俗化是一种混合式的蒙学教材。如:

 “燕雀鸡鹅之属曰禽, 牛羊犬豕之属曰兽;禽善飞, 兽善步; 禽有二翼故善飞, 兽有四足故善走。

 ”《蒙学课本》 卷1第1课

 意义:1 .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了语文教科书的基本条件, 是我国语文教科书的雏形。2.其内容的“合时务” 和语言的通俗化, 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意义重大。

 (二)

 无锡三等学堂编辑的《蒙学读本》 (1902年)内容:1898年, 俞复、 丁宝书、 吴稚晖等创办无锡三等学堂,曾自编了《蒙学读本》 , 共有7编。

 其中前三编以一些浅显的事物为内容, 以引起儿童读书的兴趣并间及中外历史、地理、 物理等知识。第一编以识字为主, 书后附有“字类备温” , 便于复习;第二、 三编每课后还列有问题, 以启发思考;第四编专重德育, 用《论语》 弟子章分纲列目, 系以历史故事, 作为修身课本;第五编专重智育, 采辑子部喻言为内容, 每课系以回答;第六编注重作文修辞;第七编选《史记》 、 《汉书》 、 诸子以及唐宋名家文章。

 特点:1.《蒙学读本》 虽然未能摆脱“文、 史、哲” 混杂的传统蒙学教材的窠臼, 但从各编的内容看, 显然, 它更重视语文教育本身。2.从编辑的方式看, “字类备温” 、 “课后列问题” 、 “附列文法与教法” 等都使它更适合于教学, 更接近于近代的教科书。

 影响:1.新式蒙学教材都不按学制, 也不详教法。但它采用传统蒙学教材的形式传播新思想,用语力求通俗, 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丰富与更新以及近代语文教材的编写, 都具有启示和推动作用。2.它是语文教科书由混编向分编逐步转变的开始, 是我国近代(语文)

 教育向现代(语文)

 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 清末新的国文教科书(一)

 商务印书馆的《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1897年商务印书馆成立, 1904年, 由张元济组织编制的《最新国文教科书》 陆续出版。形式方面:

 遵循“发明之原则, 即为第一册教科书中,采用之字, 限定笔画。

 ” “第一册采用之字, 笔画亦少;且规定五课以前, 限定六画; 十课以前限定九画; 以后渐加至十五画为止” ;“讨论之原则, 即选定教科书采用之字, 限于通常日用者, 不取生僻字。

 ” 做到每一课生字的字数、 文字的长短都加以严格限制。“天、 地、 日、 月 ” (第一册第一课)材料方面, “则选用事项涉于多方面, 不偏于一隅。杂采各种材料, 以有兴味之文字记述之。

 ”编排方面:

 “每出一册, 皆按照三段教授法次序加入练习、 问答、 联字、 造句等, 编辑教授法。

 ”

 此为我国新型教科书之滥觞。

 蒋维乔在《编辑小学教科书之回忆》 中称:

 “教科书之形式内容,渐臻完善者, 当推商务之《最新教科书》 ”, 其理由是:1、 此书既出, 其他书局之儿童读本即渐渐不复流行。2、 在白话教科书未提倡之前, 凡各书局所编之教科书及学部国定之教科书, 大率皆模仿本书之体裁。

 意义:1.此套教科书以班级教学实际需要为依据, 以便于学生学习为准则, 纠正了蒙学课本之弊。2.突出“编辑大意” 。

 对书籍的适用对象、 学习进度、语言难易、 内容选材、 版式设置诸方面均有详细说明,这种编辑范式成为其后教科书约定俗成的编纂模式。3. 编排了“教授法” 等配套用书, 与教科书同时发行,具开创性作用。4.是清末影响最大的一套正规化的教科书。

 开辟了具有学科意义的语文教科书的历史新纪元。

 (二)

 清政府学部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1905年清政府学部设立编辑图书局, 编写中小学教科书。

 其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以1906年的《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 较为出名。特点:1.这套教科书一方面固守旧的教育宗旨, 坚持“读经” 、 “尊孔” , 另一方面又顾及到了发展新教育的问题。2.这套教科书的取材不合儿童心理发展意义:是我国第一套国定小学国文教科书, 也是清政府唯一的一套“部编教材” 。

 清末教科书编审制经历了“自由制” (1904年)“审定制” (1905年)“国定制” (1906年)三个阶段。

 (三)

 林纾编《中学国文读本》 , 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

 这套教材是供四年制中学使用的,每学年总共两册, 四年共八册。特点:1.按计划编排教师按教材计划进行教学避免了盲目 性;2.教材编排由近及远学生先读近代作品, 再读中古作品, 进而读古代作品,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3.助读系统的加入编者在选文中适当加注, 优美处划圈, 顶部加批, 给学生以启发, 利于学生阅读。

 (四)

 吴曾祺编的《国文教科书》 , 商务印书馆1908年出版。

 这是供五年制中学使用的, 每学年一集, 共五集。特点:1.教材编排由近及远第一集选清文, 第二集选金元明文, 第三集选五代宋文, 第四集选晋唐文, 第五集选周秦汉魏文。2.文体单一此书只录散文, 不选其他文体。3.助读形式多样除沿用林纾圈点与顶批形式外, 还在每篇之后增加了总评。

 意义:这两套课本是清末最有影响的中学语文教科书,是我国早期中学语文教材的代表。

 民国初期的语文教科书

 一、 1912年中华书局的《新制中华国文教科书》陆费逵于民国元年成立了中华书局 , 以“养我中华民国国民” 、 “注意实际教育” 等为宗旨,出版了一整套中小学《新中华国文教科书》 , 暂时独占了市场。

 后随时局发展, 不断修编出版多套与商务竞争的教科书。意义:该套教科书是中华民国成立后反映最快、 出版最早的基本符合新政体、 新思想的教科书。

 (一)

 《新制初等小学国文教科书》 (中华书局1912年出版)特点:1.适合共和体制遵守教育部要求, 锁定教育宗旨, 阐发共和及自由平等之真义, 提倡国粹以启发学生之爱国之心。2.打出了“教科书革命” 的口号“立国根本在乎教育, 教育根本, 实在教科书。

 教育不革命, 国基终无由巩固; 教科书不革命, 教育目的终不能达也。

 ”

 (二)

 刘法曾、 姚汉章编辑的《中华中学教科书》 (4册, 中华书局1912年出版)特点:1.打破选文由近代上溯远古的习惯, 并斟酌选文的深浅程度进行编排。2.课文开始分段并注明大意, 末尾再附上总评。

 二、 《共和国新国文教科书》 ( 191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商务于1912年下半年推出的《共和国新国文教科书》 是依据教育部召开的临时教育会议颁布的各级学校修业年限新学制编制的。

 这套教科书是以原有的《最新国文教科书》 为蓝本。

 特点:1.这套教材文字浅显, 符合儿童学习程度2.单纯从汉字笔画的简繁着眼, 没有顾到音、 义两个方面人手足刀尺; 山水田; 狗牛羊; 鸡犬豕。意义:因其原有基础好, 修订时仍坚持合乎教育心理,因而使用年限最长、 重印次数最多, 产生...

篇七:增广贤文全书

目录 1 增广贤文集 01 篇 贤文集韵 观古鉴今 4 增广贤文集 02 篇 友谊可贵

 知己难寻 5 增广贤文集 03 篇 坚守追求 等待机会 6 增广贤文集 04 篇 话留三分 多留余地 8 增广贤文集 06 篇 乡人邻里 皆是亲人 10 增广贤文集 07 篇 齐心协力 其利断金 11 增广贤文集 08 篇 青春易逝 珍惜年华 12 增广贤文集 09 篇 真诚待人 广交朋友 13 增广贤文集 10 篇 趋炎附势 语多不真 14 增广贤文集 11 篇 把握机遇 随遇而安 15 增广贤文集 12 篇 先人一步 抢占先机 16 增广贤文集 13 篇 反躬自省 不怨他人 18 增广贤文集 14 篇 勤能补拙 宽以待人 19 增广贤文集 15 篇 真诚待人 决不欺心 21 增广贤文集 16 篇 人情淡薄 世事常新 22 增广贤文集 17 篇 量力而行 错事莫为 24 增广贤文集 18 篇 济人急难 来往适度 25 增广贤文集 19 篇 钱财分明 家教从严 27 增广贤文集 20 篇 读圣贤书 做智慧人 29 增广贤文集 21 篇 做真男儿 行真善事 31 增广贤文集 22 篇 欲求富贵 需要勤奋 34 增广贤文集 23 篇 谨守中庸 莫太聪明 36 增广贤文集 24 篇 是非常有 谨慎处事 38 增广贤文集 25 篇 茅屋藏雅 篱院蕴贵 39 增广贤文集 26 篇 友不贵多 需强于己 41 增广贤文集 27 篇 财多伤人 知止不殆 42 增广贤文集 28 篇 细处做事 适可而止 44 增广贤文集 29 篇 亲力亲为 莫怨他人 45 增广贤文集 30 篇 难得长寿 头白见喜 48 增广贤文集 31 篇 隔墙有耳 诸恶莫为 48 增广贤文集 32 篇 君子爱财 取之以道 50 增广贤文集 33 篇 当机立断 莫要迟疑 51 增广贤文集 34 篇 明哲保身 不欺众人 52 增广贤文集 35 篇 读书趁早 到老已迟 54 增广贤文集 36 篇 活在当下 不虑远忧 55 增广贤文集 37 篇 顺其自然 酒不消愁 57 增广贤文集 38 篇 因必有果 醉看乾坤 58 增广贤文集 39 篇 清水芙蓉 悦人心性 60 增广贤文集 40 篇 月盈则亏 当止则止 61 增广贤文集 41 篇 错过昨天 还有来日 62 增广贤文集 42 篇 去者自去 我自心安 63 增广贤文集 43 篇 人生短暂 珍惜韶华 64

 增广贤文集 44 篇 感情无常 劳燕分飞 66 增广贤文集 45 篇 善恶有报 不可欺心 67 增广贤文集 46 篇 居安虑危 未雨绸缪 68 增广贤文集 47 篇 全身远害 保护自己 70 增广贤文集 48 篇 信守承诺 不违己心 72 增广贤文集 49 篇 寒窗苦读 终有回报 73 增广贤文集 50 篇 忆苦思甜 有备无患 74 增广贤文集 51 篇 叶落知秋 看透人心 75 增广贤文集 52 篇 结交诤友 谦虚从师 77 增广贤文集 53 篇 天佑善人 年少勤学 78 增广贤文集 54 篇 宽以待人 莫中伤人 79 增广贤文集 55 篇 因果相应 莫存侥幸 81 增广贤文集 56 篇 待人得体 进退有度 83 增广贤文集 57 篇 琴瑟调和 儿孙贤能 84 增广贤文集 58 篇 伤人伤己 未雨绸缪 85 增广贤文集 59 篇 位高胸宽 好人难做 86 增广贤文集 60 篇 学乃有得 和睦邻里 88 增广贤文集 61 篇 礼义教子 大方治家 89 增广贤文集 62 篇 以礼处世 但行好事 91 增广贤文集 63 篇 诚信为人 和睦亲友 92 增广贤文集 64 篇 远见卓识 豁达豪放 93 增广贤文集 65 篇 人际简单 是非不扰 95 增广贤文集 66 篇 天外有天 人和为贵 97 增广贤文集 67 篇 读书最高 为善最乐 98 增广贤文集 68 篇 忠义孝顺 家教当先 99 增广贤文集 69 篇 青山常在 随遇而安 100 增广贤文集 70 篇 道路各别 为学最难 102 增广贤文集 71 篇 口腹之欲 欲壑难填 104 增广贤文集 72 篇 富贵天成 庸人勿扰 105 增广贤文集 73 篇 交好亲友 与人和气 106 增广贤文集 74 篇 谨慎交友 多行善事 108 增广贤文集 75 篇 欲成大事 不畏艰险 110 增广贤文集 76 篇 预见未来 秉持操守 111 增广贤文集 77 篇 消除嗜欲 兄贤弟友 112 增广贤文集 78 篇 诚实在我 得失由天 113 增广贤文集 79 篇 忍得一时 方得长久 115 增广贤文集 80 篇 志存高远 情理难犯 116 增广贤文集 81 篇 积习难改 直面灾祸 117 增广贤文集 82 篇 岁月倥偬 自强不息 118 增广贤文集 83 篇 富足礼仪 贫穷盗窃 121 增广贤文集 84 篇 遵循天道 共创和谐 122 增广贤文集 85 篇 富贵当仁 乐极生悲 125 增广贤文集 86 篇 勤恳务实 不贪小利 127 增广贤文集 87 篇 严于律己 明辨善恶 130

 增广贤文集 88 篇 求人求己 沉着镇定 131 增广贤文集 89 篇 人各有长 不可貌相 132 增广贤文集 90 篇 蒿下有兰香 白屋出公卿 135 增广贤文集 91 篇 世事未卜 沉淀生命 137 增广贤文集 92 篇 人生苦短 孝悌为先 138 增广贤文集 93 篇 富靠积累 贫因无算 140 增广贤文集 94 篇 私语如雷 暗室明察 141 增广贤文集 95 篇 宽以待人 吃亏是福 143 增广贤文集 96 篇 圣贤之言 心各有见 143 增广贤文集 97 篇 贫富各有忧 岁月不饶人 146 增广贤文集 98 篇 树由枝分 父子同心 147 增广贤文集 99 篇 天下太平日 养精蓄锐时 149 增广贤文集 100 篇 积水防旱 深耕养家 151 增广贤文集 101 篇 一字为师 虚心受教 151 增广贤文集 102 篇 莫羡莫怨 知足常乐 154 增广贤文集 103 篇 行善积德 福及子孙 155 增广贤文集 104 篇 勤俭满仓 兄弟财清 156 增广贤文集 105 篇 智者自知足 聪明糊涂心 157 增广贤文集 106 篇 勤奋能成才 不教者无术 160 增广贤文集 107 篇 问心无愧 与人和睦 162 增广贤文集 10 篇 善恶有报 修身积德 163 增广贤文集 109 篇 心比天高 贪心不足 164 增广贤文集 110 篇(终篇)

 贫寒莫怨 祸福自招 165

 增广贤文集 01 篇 贤文集韵 观古鉴今 【原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译文】

 古代圣贤的名言,谆谆教诲着我们。经过大量地搜集,扩大篇章,使我们的见闻有所增加。把总结古人的经验教训作为我们今天处世行事的指导,因为古今是一个传承关系,今天是古代的延续。

 【注释】

 ①诲:教诲,教导。汝:你。谆谆:恳切而不厌倦地。②集韵:联集一起的押韵的文句。增广:增加我们知识阅历的广度。

 【评析】

  与古人相比,现代人的生存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处世观念更是有了全新的改变,但是中国古典文化作为世界思想史和艺术史上的奇葩,其对国人几千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确是一以贯之的,从来都不曾中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当你在中国这片国土上成长起来以后,你的身上自然会散发着中国的气息。而这种气息是用五千年的厚重堆积起来的,是用五千年的广博成就起来的。

  《增广贤文》是一部集思广益的人生智慧全书,是历代文人学者总结前人的处世智慧,以合辙押韵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了一部指导人们为人处世的精

 华之作,书中多是一些言简意赅的名言警语,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们得以在寓教于乐的状态下学习昔日圣贤留下的至理名言,聆听古人的谆谆教诲。对于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现代人应当以虔敬之心予以珍视,人性亘古未变,人性的指导法则也就有了千年不变的理论基础。这是一部融入古人心血和智慧的圣贤之书,人们若能从中汲取精华,便能提高自己处世行事的能力。把它作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原则,更能使人生旅途中少走一些弯路和险路。

 【典例链接】

 唐太宗的三面镜子

  唐太宗即李世民( 599-649),太宗是他死后的谥号,谥号为“文皇帝”,他是一个在隋末乱世成长起来的文治武功卓著的封建名君。收到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的推崇与赞美,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而他自己也被北方诸民族誉为“天可汗”。唐太宗在位时年号贞观,所以后来人就用“贞观之治”来表达对唐太宗政绩的肯定和对贞观时期太平盛世的景仰、赞誉和向往。

  唐太宗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主要得益于他真正吸纳了中国古代智性文化的精髓,善于借鉴历史,体己知人,广纳谏言。唐太宗曾经对他亲近的臣下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占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镜,以防己过。”意思是说:“拿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自己的衣服、帽子;拿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国家的兴衰规律;拿别人作镜子,可以明了自己的优缺点与对错。我常保存这三面镜子,用来防备自己的过失。”

 唐太宗的话指导人们:要善于吸纳历史经验,常将人比己,相互比照优缺点,理解学习别人的长处,体察戒除别人的缺点。太宗的话内含中国文化的智慧和历史的真理,因而成了千古名言。他的三面镜子:铜镜、史镜、人镜,作用巨大:铜镜明,人就可以正身知礼;史镜明,国家就富裕兴盛;人镜明,人心就仁良淳善。

  唐太宗把魏徵比作是一面“人镜”,魏徵死后,唐太宗到灵堂放声大哭了很久,并亲笔撰写碑文,认为自己损失了一面镜子。魏徵是一位历史学家兼政治家,他远见卓识,总揽粱、陈、北齐、北周、隋五朝史的编撰,并亲自主编《隋书》,前后达 16 年之久。唐太宗之所以采纳魏徵提出的二百多条“谏议”,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魏徵所提的“谏议”,言之有据,据之源史,绝不是信口开河。唐吴兢撰《贞观政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与魏徵等 45 位大臣的问答,也是大臣的劝谏奏疏及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对唐太宗君臣以史为鉴治国安邦的经验进行了全面总结。

 铜镜,史镜、人镜这三面镜子是中国几千年优秀文化熔冶打磨出来的,铜镜人人常用,但是史镜、人镜却往往被人忽视,唐太宗作为古代圣君的这一哲言,是对我们很好的警示。

 增广贤文集 02 篇 友谊可贵

 知己难寻 【原文】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译文】

 遇到事情应该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别人。对他人应设身处地去体谅。酒应当与知心朋友一起饮,诗应当对能理解的人吟诵。认识的人很多,但是称得上是知心朋友的又能有几个呢?与人相处总像初次相见那样谦恭,不论多久,也不要产生

 怨恨的心情。

 【注释】

  ①会人:能够理解的人。会:领悟,理解。

 【评析】

  人的感情生活,除去与生俱来的亲情外,爱情和友情就像鸟儿的双翅,使人的情感能够得以飞翔和丰富多彩。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能够有几个可以称得上朋友的人相伴,那真的是太幸福的事了。

  历史上有过不少交友的故事,有郭解的刎颈之交、桃园的结义之交、伯牙向子期的知音之交等等,人生真正结交一个志同道合、推心置腹、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朋友谈何容易,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人生难得一知己”的感叹!

  朋友,也是多种多样的。玩友、棋友、球友,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乐趣相伴,然而事过境迁,如风中柳絮,聚散淡然;畏友,会时刻提醒警钟长鸣,或谆谆告诫,或指点迷津,久而久之,顿生敬君远之意;净友,披肝沥胆,秉性忠纯,见你有错直言相斥,亳不留情,纵然撩起你的雷霆之怒,也决不后退,此友难能可贵;挚友,情投意合,患难与共,生死相依,把唯一生的希望留给你,而将危难留给自己。与之相处,无须掩饰,不必顾忌,这种朋友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得此挚友,一生足矣!

 【诗歌征引】

 偈颂二百零五首之一 宋·宏智正觉 恁么去底错,恁么去底亲。

 错时错到底,亲时亲见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典例链接】

 生死知交

  后汉时,有一个人叫朱晖,他读太学期间,结识了朝廷重臣张堪,两人甚投机。张堪对朱晖的才学和人品非常赏识,又恰好是同乡,有意提携他,被朱晖婉言谢绝了。但张堪一心把他当做知己,推心置腹地对朱晖说:

 “你真是一个自持的人,值得信赖,我愿把身家与妻儿托付给你。”面对张堪把他当做生死之交的话语,朱晖心里非常感动,却只是恭敬地答道:“岂敢,岂敢。”

 朱、张二人挥手作别后,便失去联络,再没有碰面。后来,张堪死了,他为官清廉,死后也没有什么丰厚的遗产,家人的生活顿时变得窘迫起来。朱晖知道后,便全力接济张堪的家人。

  朱晖的儿子不解:“我们以前没有听说过你与张堪有什么深交,你为什么如此厚待他的家人?”朱晖说:“张堪生前,曾对我有知己相托之言,我嘴上虽然未置可否,心中已经答应了。”“既然你们互为知己,为何常年不见往来?”朱晖答道:“当初他身居高位,并不需要我的帮助。如今他离去了,家人生活得很不好,才需要我这个朋友出面帮忙呀。” 二鬼战荆轲

 故事发生在列国年间,那个年代里战乱连年,各国诸侯求贤若渴。地处南方的楚国贴榜招贤纳士。有位贤士叫左伯桃,有治世之才,冒着严寒风雪奔向楚途中求宿于羊角,受到羊角哀的热情接待。

  左伯桃比羊角哀长着几岁。当夜,两人抵足而眠,谈得十分投机。左伯桃发现,这个羊角哀的才学绝不在自己之下,比自己还要强一些,真是深山藏虎豹,绿

 野埋麒麟。就有意说服羊角哀和自己双投楚王。羊角哀也被左伯桃的才学和雄心所打动。羊角哀就想,要是我二人双保楚王,何愁楚国不强盛啊?所以就答应了左伯桃,与他结伴同行。

  第二天,他们就结为兄弟,并决定结伴同往楚国求功名。谁知天不作美,一路上,先是阴雨作难,后风雪又来拦路,他们身上衣服单薄,所带干粮又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两个人都去楚国,那就都去不成,一个人单独去,那还有希望。于是,左伯桃就把衣服脱给羊角哀,逼他独自走。羊角哀坚决不肯,也要脱下衣服绐左伯桃,让左伯桃独自去楚。左伯桃一看,再这么下去两个人都活不了,怎么办?他对羊角哀说:“咱们都不用死,我这有引火的东西,我走不动了,你去找些干柴来,我们点着了取暖,天好了我们再走。”羊角哀一听也同意了。羊角哀就去树林里面找干树枝。回来一看大吃一惊!左伯桃赤身裸体,只穿着内衣已冻死多时了,羊角哀怀着...

篇八:增广贤文全书

/p>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又称《昔时贤文》 、 《增广便读昔时贤文》 是一部极有影响的蒙学读本。

 关于《增广贤文》的作者和成书年代我们至今尚无法确定。目前人们大多认为成书于清代中叶因为清代同治年间周希陶曾对《增广贤文》加以修订并刊行了《重订增广》一书。这种意见可备一家之说但究竟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重订增广》的出现表明 《增广贤文》一书至迟在清同治时期就有了广泛的流传。

 《增广贤文》篇幅不长通行本只有 3800 字左右。全书以韵文的形式 将格言排列在一起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交错而出灵活多变 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从而突破了传统蒙学读物一种句式贯穿始终的 基本格式使语句更接近于口语更易于为人们接受。可以说这是《增广 贤文》深入民间的原因之一。

 当然 《增广贤文》最能征服人心的是它的内容。这部数千字的妙文以格言的形式讲述了对人际关系的看法介绍了待人接物的经验。书中那些精辟的语句绝非凭空而谈、信口雌黄而是对中国人处世经验、智慧和原则的总结因此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这正是它的生命力所在。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书中说"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人善被人欺 马善被人骑"、 "人情似纸张张薄"、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人们既然不能真诚相待那么他们追求的必然是真情以外的东西这就是金钱"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这种恶劣的世俗现象使作者发出感慨"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2 其实书中并不是片面地反对金钱它是深知金钱的重要的"马行无 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怎样才能富有呢书中有两种说法一是"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二是"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当金钱与其他事物相比时书中说道"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许人一物千金不移"、"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很显然 《增广贤文》认为金钱是不可缺少的但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增广贤文》 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 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书中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由于"举头三尺有神明"所以人们应该行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那些做恶的迟早会受到报应"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麻得麻种豆得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书中的这些内容有其消极的一面但它倡导行善做好事则是值得肯定的。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书的核心。书中十分强调自我保护 "逢人只说三分话 未可全抛一片心"、 "守口如瓶 防意如城"。对他人之事要尽量少管免得给自己添麻烦"见事莫说问事不知闲事莫管无事早归"、"是非只因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交友要慎重要对自己有帮助"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判断朋友的原则是"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良言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书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书中说"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得忍且忍得耐且耐不忍不耐小事成大"。人生在世要小心谨慎"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三思而行再思可矣"。小心和忍让可以减少矛盾这种处世态度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书中有些内容是讲及时行乐的"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能饮酒时须饮酒得高歌处且高歌"。书中

 3 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书中说"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增广贤文》虽以道家思想为主但对儒家的说教并不排斥。书中强调了读书的重要、孝义的可贵"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千经万典孝义为先"、"家中无才子官从何处来"、"为官须作相及第必争先"。这些观点体现了正统的儒家精神与全书所弥漫的道家思想有所不合。但也正是由于这种庞杂不同思想的人都可以从其中看到自己认可的格言使《增广贤文》具有了广泛的代表性。

 《增广贤文》与其他蒙学读本相比有一个特点就是文中极少运用典故。书中只有"时来风送滕王阁 运去雷轰荐福碑"二句是明显地用典 前一句讲的是唐朝王勃去南昌时得到马当地方的风神相助路途虽远但一夜即到南昌在滕王阁的聚会上写出了名篇《滕王阁序》 后一句说的是宋代一个书生十分潦倒在饶州作官的范仲淹十分同情他。饶州荐福寺中有一通欧阳询书写的碑文 其拓本在当时十分值钱范仲淹想拓一些送给书生。不料巨雷却都把碑击碎了。除以上两句外 《增广贤文》基本无须讲解就可明了。

 《增广贤文》是蒙学读本中的佼佼者它记录了许多反映生活哲理的格言这些内容不仅儿童喜欢就连成年人也乐于阅读以至于其中许多格言至今仍广为流传常被人们挂在嘴边这正是传统文化的力量所在。所以《增广贤文》的价值是不能忽视的。

 4 全文

 增广贤文(古训)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5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

 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莫信直中直须防仁不仁。

 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大家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虎生犹可近人熟不堪亲。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力微休负重言轻莫劝人。

 无钱休入众遭难莫寻亲。

 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

 6

  若要断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须求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久住令人贱频来亲也疏。

 酒中不语真君子财上分明大丈夫。

 出家如初成佛有余。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

 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

 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人不通今古马牛如襟裾。

 茫茫四海人无数哪个男儿是丈夫。

 白酒酿成缘好客黄金散尽为收书。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庭前生瑞草好事不如无。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百年成之不足一旦败之有余。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

 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水太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者减半省者全无。

 在家由父出家从夫。

 痴人畏妇贤女敬夫。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竹篱茅舍风光好道院僧堂终不如。

 7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云任卷舒。

 会说说都是不会说无礼。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

 求财恨不得财多害自己。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有福伤财无福伤己。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己。

 小时是兄弟长大各乡里。

 妒财莫妒食怨生莫怨死。

 人见白头嗔我见白头喜。

 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死。

 墙有逢壁有耳。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贼是小人知过君子。

 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也。

 贫穷自在富贵多忧。

 不以我为德反以我为仇。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8

  晴天不肯去只待雨淋头。

 成事莫说覆水难收。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近来学得乌龟法得缩头时且缩头。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

 黑发不知勤学早看看又是白头翁。

 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路逢险处难回避事到头来不自由。

 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

 一家有女百家求一马不行百马忧。

 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

 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大抵选他肌骨好不擦红粉也风流。

 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恩爱反为仇。

 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无处下金钩。

 休别有鱼处莫恋浅滩头。

 去时终须去再三留不住。

 忍一句息一怒饶一着退一步。

 三十不豪四十不富五十将来寻死路。

 生不论魂死不认尸。

 9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义重也分离。

 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野草不肥。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得宠思辱安居虑危。

 念念有如临敌日心心常似过桥时。

 英雄行险道富贵似花枝。

 人情莫道春光好只怕秋来有冷时。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但将冷眼看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

 见事莫说问事不知。

 闲事休管无事早归。

 假缎染就真红色也被旁人说是非。

 善事可作恶事莫为。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龙生龙子虎生豹儿。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一举首登龙虎榜十年身到风凰池。

 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数家之口可以无饥矣。

 常将有日思无日...

推荐访问: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 全书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