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建党九十周年————王--可编辑(范文推荐)

时间:2022-09-13 15:3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喜迎建党九十周年————王--可编辑(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喜迎建党九十周年————王--可编辑(范文推荐)

 

 “铁人精神” 感动我, 激励我

  生于铁人王进喜的家乡 , 从小听着铁人的故事成长, 铁人的事迹始终令我感动, 铁人的精神始终激励我奋斗。

 王进喜, 出生于甘肃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在万恶的旧社会, 他吃不饱、穿不暖, 讨过饭、 放过牛、 做童工、 还经常挨打受骂。

 正是这苦难的经历和恶劣的生存环境, 炼就了他刚毅坚韧、 倔强不屈的性格。

  1950 年, 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

 他勤快、 能吃苦, 各种杂活抢着干。

 他说, 党把我们当主人, 主人不能像长工那样磨磨蹭蹭、 被动地干活。艰苦的钻井生产实践, 锻炼了 他坚忍不拔的品格和大公无私的先进思想。

 1956年 4 月 29 日, 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是他人生旅途的一个里程碑。

 入党不久, 王进喜带领他所在的石油队创出了月进尺 5009.3 米的全国钻井最高纪录, 誉为“钻井闯将”。

 1959 年他被选为建国 10 周年国庆观礼代表, 休会期间, 王进喜偶然看到行驶的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 才知道国家还是缺油,他感到一种莫大的耻辱。

 从此, 这个“煤气包”成为他为国分忧、 为民族争气的思想动力之源。

  1960 年 2 月, 东北松辽石油大会战打响。

 王进喜带领钻井队到达萨尔图车站, 下了火车, 他一不问吃、 二不问住, 先问钻机到了没有、 井位在哪里、 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 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油井来, 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

 钻机到了, 没有吊车和拖拉机, 汽车也不足。

 王进喜带领全队工人用撬杠撬、 滚杠滚、 大绳拉的办法, “人拉肩扛”把钻机卸下来, 没有打井用的水,王进喜带领大家用脸盆端、 水桶挑, 硬是靠人力端水 50 多吨, 保证了按时开钻。由于地层压力太大, 发生了井喷。

 危急关头, 王进喜不顾腿伤, 扔掉拐杖, 带头跳进泥浆池, 用身体搅拌泥浆, 最终制服了井喷。

  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 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 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在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 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当遇到巨大的困难和连续的挫折时, 我想起他“宁可少活 20 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忘我拼搏精神, “有条件要上,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的艰苦奋斗精神; 那么

 咬咬牙, 坚持一下, 继续努力, 最终也获得了成功; 当遇到所做的事情出现小偏差而需要重新开始、 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时, 我想起在他“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 无论在过去、 现在和将来都有着巨大的价值和永恒的生命力, 是我学习的动力。

推荐访问:喜迎建党九十周年————王--可编辑 建党 喜迎 十周年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