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检监察工作建议(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纪检监察工作建议
一、 发展观的思路
发展观的思路, 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的思路。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实到纪检监察工作各个方面, 不断拓展服务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纪检监察工作, 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坚持”。
一是坚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
必须正确处理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把纪检监察工作置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来认识和把握, 做到纪检监察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格局协调推进、 同步发展。
把服务、 保障和推动科学发展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的首要职责, 把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严明政治纪律, 坚决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 优化发展环境, 保证政令畅通, 做到支持改革者、 鼓励创业者、 宽容失误者、 批评保守者、 严惩腐败者, 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 执纪为民。
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归根到底是为了发展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要通过开展执法监察、 效能建设、纠风治乱等工作, 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问题。
纪检监察工作必须把人作为最主要、 最根本的要素, 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主要目标, 把关心、 爱护、 教育、 挽救党员干部作为着力点, 尊重和保障纪检监察对象的合法权益, 努力解决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三是坚持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纪检监察干部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审视自己的工作, 努力破除思想观念、 精神状态、 工作作风、 服务效能、 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障碍, 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 凡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毫不含糊去改, 使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代发展同步伐, 与经济社会同进步。
二、 建设性的思路
实践证明, 只有深入研究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性, 不断增强预见性和有效性,努力提出建设性的思路、 建设性的举措和建设性的方法, 才能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 尤其要处理好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 破立统一。
既要敢于以改革的精神, 严肃查处各类腐败现象, 摘除危害党和国家的毒瘤; 又要善于以创新的精神,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从而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要按照”一个坚决, 三个更加”的要求, 敢于和善于跳出原有的思想框框和思维定势, 以新的理念指导工作, 做到与时俱进。
第二, 标本兼治。
要适应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要求, 把治标和治本内在地统一起来。
加强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
近几年, 马鞍山市把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作为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核心内容, 积极探索, 大胆实践, 开始走出一条以改革创新为先导、 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 以完善制度体系为目标的具有马鞍山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制度建设路子。
第三, 惩防并举。
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必须坚持惩治、 预防”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特别是在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 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一刻也不能放松。
要着力提高依纪依法办案的能力和水平, 注重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加强对重大典型案件的剖析研究, 查找发案原因, 建章立制, 堵塞漏洞, 达到查处一起案件、 推动一步改革、 完善一套制度、 教育一批干部的目的。
第四, 点面结合。
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必须处理好宏观与微观、 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
要立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局, 统筹谋划, 突出重点, 解决带有普遍性的突出问题。
三、 源头型的思路
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进一步加大预防工作力度, 积极探索源头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不断提高有效预防腐败的能力, 逐步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
一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从思想上堵住源头。
要贴近党员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 积极创新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形式,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要面向全社会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树立以廉为荣、 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
要加快形成并不断完善”大宣教”工作格局, 建立起反腐倡廉宣传教育长效机制。
二是深入推进各项改革, 着力解决滋生腐败的深层次问题。
坚持把改革作为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出路。
当前, 尤其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 干部人事制度、 财政管理体制、 投资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三是注重关口前移,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要切实加强对领导机关、 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以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
建立健全决策权、 执行权、 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最大程度地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
马鞍山市探索建立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预警机制, 由各级党委、 党组和纪检监察机关对群众举报、 社会反映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 分别实行谈话函询、 警示诫勉、 责令纠错, 效果很好。
预警机制把教育、 制度、 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融提醒防范、 动态监督、 保护挽救于一体, 在领导干部思想道德防线和党纪国法防线之间, 又架设了一道预报警戒防线。
四、 整体式的思路
1993 年纪检监察机关合署办公以来的实践告诉我们, 必须以整体式的思路推进纪检监察工作。
其一, 正确处理纪律检查与行政监察的关系, 进一步提高领导纪检监察工作的本领。
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 既是互相区别、 互相独立的两项职能,又是互相补充、 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
纪检监察机关对两项工作要统一规划, 整体安排, 防止”单打一”、 ”两张皮”, 顾此失彼。
从纪委来说, 要坚持把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统一部署和落实, 重视发挥行政监察职能作用,支持行政监察工作; 从监察机关来说, 要善于从反腐倡廉大局的高度来把握行政监察工作, 自觉主动接受纪委常委会的领导, 充分履行行政监察职责。
其二, 用
足用好《党章》 和《行政监察法》 赋予纪检监察机关的职权和手段。
纪检监察机关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条规和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力和规定的程序, 充分运用纪检和监察两种手段, 发挥好两个优势, 不断增强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
在行政监察工作中, 要利用纪律检查机关组织协调的职能和手段, 统一协调司法机关、 行政执法机关参与配合, 进一步增强行政监察的效力; 在纪律检查工作中, 也要利用行政监察工作紧贴政府中心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促进纪检机关更好地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 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其三, 注重发挥行政监察职能。
要积极开展执法监察、 廉政监察和效能监察, 充分发挥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 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建设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特别是对政府部门的监督, 要更多地以行政监察的名义进行, 避免出现以党代政的现象。
五、 合力化的思路
合力化的思路, 就是坚持和完善反腐倡廉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思路。
实践证明, 党委统一领导、 党政齐抓共管、 纪委组织协调、 部门各负其责、 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 这是加强党的领导、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 形成反腐败斗争整体合力的重要制度保证。
只有依靠全党全社会, 做到各级各部门一起动手, 各领域协调行动, 各种手段配合运用, 才能形成全方位惩治和预防腐
败的强大合力, 最终把腐败现象遏制到最低限度。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 必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龙头工程。
各级党政组织及其主要领导要把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关系全局的大事来抓, 进一步提高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水平; 各级纪委要全面履行职责,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 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反腐倡廉与经济建设和其他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充分履行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职责;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 还要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 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分管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 必须进一步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动员全党全社会的力量反腐败。
深入贯彻《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 认真落实广大党员的知情权、 选择权、 参与权和监督权, 使广大党员更多更好地了解、 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
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 形成权责明确、 程序规范、 制约有效的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切实提高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化水平。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 厂务公开、 村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制度,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择、 民主决策、 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形成惩治和预防腐败的强大合力, 必须进一步拓宽监督渠道。
综合运用党内监督、 国家专门机关监督、 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 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公职人员行为失范。
进一步拓宽和畅通监督举报渠道, 不断改进处理监督举报工作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2、《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党建读物出版社)
3、《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4、《群众路线教育时间活动 党员干部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5、《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