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4篇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索引A01D-2007-002 哈政综„2007‟30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A01D-2007-002哈政综„2007‟30 号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国有农场 税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现将《哈尔滨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予以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八月三日
— 2 —
哈尔滨市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减轻国有农场职工以下简称农工负担充分调动农工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全省深化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政发„2006‟90 号以下简称《通知》 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 号精神通过国有农场税费制度和体制改革理顺农场与农工的分配关系减轻农工负担创新国有农场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农场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规范分配关系。全面落实国有农场税费改革政策调整国有农场分配关系减轻农工负担维护农工合法权益。
二坚持因地制宜。针对国有农场的实际确定改革办法不搞“一刀切”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办法积极稳妥进行。
三突出重点和难点。着力解决国有农场剥离企业办社会和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等重点、难点问题。
四确保农村社会稳定。充分听取广大农工的意见尊重基
— 3 — 层干部的首创精神着力解决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三、改革范围 隶属于全市各级政府或部门管理的以土地经营为主且独立核算并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农、牧、渔、果、蚕、蜂场等林业系统林场除外均属于改革范围。
四、改革内容 一免除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的收费。从2006 年起对国有农场通过土地承包费等形式收取的由农工承担的类似农村“乡镇五项统筹” 义务教育、计划生育、优抚、民兵训练和乡村道路的收费予以免除。2006 年已经收取的要如数退还给农工。对国有农场因此而减少的收入参照农村税费改革财政转移支付有关政策由省财政予以适当补助。
二清理和规范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及其它收费基金 。要采取绝大多数农工愿意接受的形式和方法将免除收费的政策全部落实到农工。要坚持国有农场土地有偿使用原则土地承包人有义务缴纳规定的土地承包费。改革后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包含已经实行社会保障制度人员的各项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职工福利费、行政管理人员和离退休人员工资、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企业利润。生产经营性收费要按照受益水平与实际支出合理确定不许搭车收费。农工原享受的社会保障和国有农场农业服务水平等不降低。国有农场土地承包费标准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上报
— 4 — 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要严格控制和清理国有农场面向农工的其它收费项目。确属必要的收费须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国有农场主管部门、物价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并要比照农村实行涉农收费价格公示制、报刊订阅费用限额制和农工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等项制度执行。国有农场要按照场务公开、财务公开的要求设置税费改革公开栏和监督电话公布农工负担的具体项目、标准和数额接受农工和社会监督。收费要使用经物价部门核准的农工负担手册凡手册之外的收费农工均可拒付。对借机变相提高土地承包费加重农工负担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查处。
三 国有农场原则上享受国家对农村和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凡未明确规定专门面向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 同样适用于国有农场。国有农场享受的惠农政策按照隶属关系办理。
五、配套措施 在深化税费改革的同时按照“政企分开、市场运作、分类施策、保持稳定”的要求适时推进国有农场综合配套改革。
一 逐步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国有农场改革的方向是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实行政企分开组建产业化、集团化、股份化经营管理企业以主体资格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分离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由所在区、县市政府接收管理由国有农场相关社会职能主管部门会同国有农场主管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管、财政、人事、编制等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市分离
— 5 — 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规定制订具体实施办法。从现在开始国有农场一律停止办理招收正式农工手续清退临时聘用人员严禁突击提拔和调动干部严禁转移资金、私分财物。
二积极稳妥推进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对可以改为行政村的国有农场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可改为独立的行政村 也可整体或分散划归其它行政村管理 纳入所在地乡 镇政府管辖。改为行政村后的国有农场享受与其他行政村一样的政策农工享受当地农民应享受的一切待遇。市区和县市镇内居住的持有城镇户口的国有农场职工可转入社区按城镇居民管理也可单独组建社区。具有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身份的人员可继续保留现任职务或由主管部门安排新的岗位也可经本人自愿由所在乡镇重新安排工作。对不适宜改为行政村的国有农场可继续维持现行管理体制隶属关系不变也可采取过渡的方法逐步改为行政村。对按事业单位管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国有农场依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规定转制为企业对按照企业管理的国有农场 由工商部门核发企业营业执照 使其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单位。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改革选择哪种形式须在充分征求主管部门和国有农场及其职工意见后由区、县市政府报市政府审批。
三进一步推进国有农场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国有农场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一是精简管理机构。国有农场
— 6 — 要减少管理层次实行农场一级管理。二是精简管理人员。精简后的国有农场场级领导职数根据农场规模大小确定为 3 至 5 人提倡兼职或交叉任职 兼职不兼薪。
对国有农场管理机构所有岗位 按照现行干部管理规定应由上级任命的除外 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规定程序实行竞争上岗。三是降低管理成本。在精简机构和人员基础上大力压缩管理费用推行农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各项支出切实降低管理成本。
四改革国有农场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在对国有农场耕地进行核实的基础上将国有农场现有耕地划分为责任田和机动田两部分。责任田按照国有农场所在区、县市农民二轮土地承包实际平均面积以在场户口为依据分给农工及其家属在册农工可适当高于家属其承包经营权可参照农民二轮土地承包期限保持长期不变平均承包面积低于当地农民实际二轮土地承包平均面积的国有农场应提高责任田比重机动田最高不得超过 10%。要合理确定农工责任田面积防止通过减少农工承包责任田等方式损害农工利益。责任田只收取规定的土地承包费。改革后的土地承包费不含按照政策规定新增职工自身受益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标准不得超过改革前土地承包费扣除类似农村 “乡镇五项统筹”的余额防止国有农场通过提高管理人员工资、加大管理费用和增加企业利润等方式加重农工负担。机动田的发包要按照民主程序经国有农场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参照当地市场价格竞价发包同等条件下本场职工优先实行市场化运作不得由少数人
— 7 — 暗箱操作、擅自发包。
五加大对国有农场公益事业的投入。税费改革后要将国有农场纳入区、县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国有农场公益事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国有农场要继续增加对农场公益事业建设的投入可以参照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办法履行民主程序筹资筹劳进行场内公益事业建设。国有农场筹资筹劳实行上限控制 筹资金额每人每年不得超过 15 元 每年筹劳不得超过 10个工日享受省财政“以奖代补”政策。
六落实国有农场职工及家属的非农业户口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按照省公安厅、省农委和省畜牧局《关于落实国有农牧渔场职工及家属城镇非农业户口的通知》 黑牧综„2005‟63 号有关规定国有农场职工及家属持有城市户口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纳入城市低保范围持有农村户口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纳入农村低保范围。
国有农场农工的社会保障应按照省财政厅、省劳动保障厅、省农委和省畜牧局《关于解决省直农牧渔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通知》 黑财农„2003‟1号 、 《关于省直农牧渔场基本养老保险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黑农财„2003‟39 号有关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七妥善做好国有农场债务化解工作。按照“核清分类、积极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化解国有农场债务。国有农场要实事求是地对现有债务进行重新核实经债权人和债务人确认后按照债
— 8 — 务数量、来源、结构和用途等进行分类逐笔登记造册建立国有农场债务台账分类输入数据库逐级汇总上报。同时国有农场要结合本场实际制订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措施采取清收债权、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和严格财务管理等方式 积极开展化解债务工作。从现在起国有农场不得盲目举债搞建设对新增债务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六、实施步骤 一 宣传动员阶段 2007 年7月31 日前 。
组织农工学习 《通知》精神广泛宣传农场税费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动员农工积极参与改革。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7 年8月1日至8月31 日 。将2006年收取的类似“农村五项统筹”的收费全部返还给农工。同时落实省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三深化改革阶段2007 年 9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 。组织实施各项配套改革。
四 检查验收阶段 2007年11 月1 日至12 月31 日 。
对区、县市改革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七、组织领导 国有农场及其主管部门要成立国有农场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国有农场税费改革的具体工作。各区、县市政府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负总责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区、县市税改办要加强调查研究与政策指导制订可行
— 9 — 性政策措施搞好综合协调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形成改革合力。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国有农场税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财政部门要将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直接落实到国有农场应退还给农工的要及时退还。坚决防止借改革之机加重和变相加重农工负担。对借改革之机乱收费、加重农工负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责任。要建立信访制度认真受理、接待农工的来信来访切实维护农工利益确保改革稳步推进。
— 10 —
主题词财政
税费改革△
国有农场△
方案
通知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
2007 年8月7日印发
共印100 份
篇二: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p>威等丨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 :
5A 景区治理的政策网络分析 第 34 卷
2()19 年第 4 期引用格式 :
孟
威•保继刚.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 :
5A 景区治理的政策网络分析 [ J ] . 旅游学刊 , 2019.34(4
) :
66 ・ 76.
[ MENG
Wei,
BAO
Jigang.
From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to
daily
goveniance:
A
policy
network
analysis
of
"5A"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 J ] .
Tourism
Tribune ,
2019.34(4):66-76.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 :5A 景区治理的政策网络分相孟威 「 , 保继刚 2 」( I.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 广东广州 510642 ;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 广东广州 510275;3.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 广东广州 510275)[ 摘要 ] 5A 级景区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知名度和号召力 , 是各地
争相创建的热点部分景区在拿到 5A 等级后 , 质量迅速下降 ,
多家景区甚至被 “ 摘牌 ” 、 严重警告或警告针对 ” 重创建 , 轻管
理 ” 现状 , 研究以政策网络为工具 , 将旅游地治理分为 “ 创 5A ” 和
“ 日常管理 ” 两个阶段,探讨景区管理出现巨大落差的政策原因 ,
结论包括 :
( 1) 运动式治理下 , 景区有更多的参与者 、 中心性增
强 、 开放度增大 、 弱关系的重要性提高 ; (2) 运动式治理网络解
体 , 具有 “ 先外部 , 后内部;先周边 , 后核心;先富集 , 后短缺 ” 的规
律 ; (3) 创 5A 过程中的 3 个核心网络 , 在常态治理模式下解体 ;
( 4 ) 创建网络解体后 , 其优势难以被科层直接习得最后 , 整合
“ 运动式治理 ” 和 “ 常态治理"的优缺点 , 提出 “ 基于 5A 品牌共识
的治理网络 ” 模型[ 关键词 ] 创 5A; 运动式治理 ; 日常管理;政策网络[ 中图分类号 ] F5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5006(2019)04-0066-1 1Doi:
10.1 9765/j.cnki.l
002-5006.20 1 9.04.011引言1999 年 , 国家旅游局出台 《 旅游景区质量等级
的划分与评定 》 。
2003 年.国家旅游局在新标准中
增加了
AAAAA 级旅游景区评定(以下简称 “ 5A ”
),[ 基金项目 ] 本研究受国家 1"1 然科学基金项 1 1" 不同资源产权 F
旅游地政府治理模式的比较研究 — — 理论 、 实证政策选择 ”
(41401137) 资助
[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a
grant
from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o
MENG
Wei)
(No.
41401137). ][ 收稿日期 ] 2017-ll-07 ; [ 修订日期 ] 2018-01-31[ 作者简介 ] 孟威 (1980-), 男 , 安徽阜阳人 , 博上 , 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旅游地治理 "
j 乡村旅游 , E-mail:
36297006@qq.com ; 保
继刚 ( 1964 — ), 男 , 云南个旧人 , 博士 ,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 , E-mail:
eesbj g(cv, mail.sysu . cdu .
cn, 通讯作者
标志着我国 A 级景区创建工作全面开启 。
近年来 ,
A 级景区创建对引导 、 规范景区发展起到了很大作
用,是原国家旅游局最成功的景区治理举措叫 A 级
景区评定对提升旅游行业发展水平起到了重要作
用 , 在旅游市场上的认可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较大
的知名度和号召力 :
, 5A 景区是 A 级景区的最高等
级 , 代表着一个地方最优质的旅游资源和服务 , 是 A
级景区创建标准最高 、 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也是评
价地方政府政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
但是 , 部分景区
获得 5A 等级后 , 管理 、 服务水平相较于验收时出现
I
|大下滑 , 有些甚至无法再达到 5A 景区标准 。
2011
年以后 , 国家旅游局引入暗访等方式 , 加大对 4A 、
5A 旅游景区的整治监管力度.截至 2017 年 2 月已经
对 3 家 5A 景区进行摘牌 , 对 19 家 5A 级景区予以警
告或严重警告 , 另外对 68 家 4A 景区进行摘牌.对
341 家 4A 级景区进行警告等处理在创建国家 5
A 景区的过程中 , 政府的动员能
力被最大程度激发 , 匸作效率和执行力被发挥到极
致"创建完成后 , 特殊的机制 、 体制被丨丨常管理取
代 , 新问题不断涌现.刚刚达到的 5
A 标准迅速降
低 , “ 重申报 , 轻管理 ” 几乎成为常态针对这一现
象.研究以政策网络为分析工具 , 将典型案例分为
“ 创 5A ” 和 “ 日常管理 ” 两个阶段 , 从网络结构 、 关系
模式等入 T- , 比较创建前后的治理模式变化.以期
整合不同治理模式优缺点 , 提升景区治理水平1
A 级景区 、 政策网络相关研究1.1
A 级景区与 “ 创 A ” 研究国内外文献中 , 地理学 、 市场营销 、 企业管理等是
研究 A 级景区的主要阵地 , 空间结构 、 时空演变等地
|注 :
文章中有机构更名和调整.本文均保持原名•
66
•
旅游学刊第 34 卷 2019 年第 4 期 Tourism
Tribune
Vol.
34
No.
4,
2019理学视角的发文量 、 引用率居于相关研究前列
品牌件传播冋等话题是市场营销 、 企业管理关注的
焦点 。
本文从公共管理视角研究 A 级景区治理问
题,该话题在旅游学术期刊关注度不高 , 文献量相
对较少 。
创 A 尤其是创 5A 是采用 “ 政治动员 ” 的方
式解决旅游发展中的问题 , 用运动治理逻辑来叫停和
整顿常规性治理模式何 , 是部门推动的运动式治理
的一种 。
运动式治理不仅仅是一种总体性社会下
国家通过强大专制权力组织社会资源,进行秩序建构
的一种方式 , 更是一种行政治理的手段 , 一种基于
国家治理资源匮乏的理性选择 , 运动式治理具有相
当的合理性叫按照冯仕政的框架 , 创 5A 可以归类
为一种生产性 、 以改变社会为目标 、 动员了官僚和
群众的国家运动类型叫图 1 )
。
虽然很少有研究关
注旅游 “ 运动式治理 ” . 但很多文献关注常规治理 ” 、 合
法性承载叭非常规化何 、 政治动员到运动式治理叫
运动式治理中的条块关系 0 等问题 , 在研究对象上
与创 5
A 有一定相似之处 , 对本文有一定借鉴 。4
8Regulation
Production
Society图 1
“ 创 5A ” 在国家运动式治理中的位置(阴影部分)Fig.
1
The
role
of
5A
construction
in
national
campaign-style
governance
( shaded
area )1.2 作为分析工具的政策网络 ( policy
network )创 5A 是一种公共政策 , 分析的难点在于如何
描述参与者及其互动关系 。
传统政策分析的主流
理论是 “ 功能-过程 ” 范式 , 把政策过程分解成若干
个阶段 , 倾向于将政府看作是偏好一致的行动者 ,
是政策的执行者 , 政府支配着整个政策过程 , 社会
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只是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冋 。
这种
范式用于分析复杂治理时 , 呈现岀不可克服的缺
点 , 如忽视多主体参与主动性 、 缺少对跨层次 、 跨部
门的视角以及缺少对利益博弈的关注等冋 。
针对这
一难题 , 政策网络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后逐渐
成为政治学和政策分析领域的主流话语和研究范
式宀 。
政策网络分析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一个日
益复杂和动态的环境中 , 政府单独治理的科层协调
已经非常困难 ; 由于市场失灵 , 经济管制也变得非常
有限 ; 治理只有在政策网络中才显得比较可行冋 。
作为一种分析工具 , 政策网络在工具或价值属性上
有很大的优势 , 国内基于政策网络的实证研究 , 分
析了税费改革 、 房价调控 、 高考 、 政府执行力 w 如等 ,
为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网络视角 。
国内使
用社会网络观点研究旅游的文献比较多 a 创 , 但从
政策网络视角入手的研究还比较有限 “ 旳 。
国外使
用政策网络分析旅游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
( 1 )
政策主体参与旅游政策网络的动机 ; ( 2 )
网络结构
和网络互动对旅游决策的影响 ; ( 3 )
旅游政策网络
作为一种治理方式的优缺点 [ 21;27 - 291 o政策网络分析应用于创 5A 上 , 有以下优势 :
( 1 )
创 A 过程中 , 政府 、 社会和市场主体都参加到政
策过程中来 , 形成更接近于网络关系而不是传统科
层或市场二元结构 。
对于这种新型关系 , 政策网络
擅长将关系概念化 , 将网络作为基本分析单元 , 而
关系模式则是政策网络主要分析内容问 , 适合分析
创 5A 中错综复杂的网络关系 ; ( 2 )
弥补了功能主义
阶段研究方法的不足 , 强调了网络关系的延续性 ,
方便对比创 5A 的不同阶段的 ; ( 3 )
政策网络强调共
识 、 信任与持续互动 , 实现互利共赢,这些特点与本
文的诉求是一致的 g 刊 。2
分析框架与典型案例2.1 分析框架与资料来源有关 “ 运动式治理 ” 与 “ 常态治理 ” 的文献通常
指向一个结果:任何运动式治理机制 , 都无法逃脱
日常化的命运 , 即被现有的行政治理部门所取代或改
变 , 程序与规则依然是国家治理的最高准则 2 叫
本文基于该论断 , 将研究对象划分为 “ 创建 ” 和 “ 日
常 ” 两个阶段 , 分析案例地政策网络演化 ; 借鉴
Rhodes 政策网络分类冋,将行动者分为 5 种常见类
别 , 分别从 “ 强-弱 ” “ 核心-边缘 ” “ 开放-封闭 ” 3 对关
系入手 , 分析关系模式结构 ; 最后 , 根据比较结果 ,
分析不同网络对政策议程 、 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等
的影响 , 以解释政策网络对政策后果的影响冋 。论文选择 5A 级景区 HL 作为典型案例 。
创建
阶段 , 以 《 HL 创 A 简报 》 为线索 , 对其中涉及到的主
要事件 , 通过关键人物访谈 、 政府文件和公开报道
等方式 , 还原创 5A 过程 。
论文共访谈关键人物 10
人次 , 访谈对象包括创 5A 领导小组成员 1 人 , 执法
局 、 旅游局等创 A 责任单位 3 人.旅游从业者 6 人,
收集政府通知 、 公告 、 《 创 5A 申报材料 》 等重要文件•
67
•
孟威等 I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态治理 :
5A 景区治理的政策网络分析 第 34 巻
2019 年第 4 期数 10 份 。
日常阶段 , 选择旅游日常管理中两种典型
状态 ( 日常管理和地方涉旅事件 )
作为对照,涉及到
关键人物访谈 5 人 , 相关佐证材料 8 份 。
对收集到
的数据 , 使用 Excel
Node
XL 软件进行网络分析 , 并
绘制相关图表 。2.2 案例地与 “ 创 5 A ” 概况HL 位于广东省西南端 , 四面环海 , 冷暖适宜 ,
海滩总面积约 20 多平方千米,旅游资源优越 , 是广
东省著名的海岛旅游地 。
经过近 30 年的努力 , HL
已经发展成为以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开发区 , 形成了
DJW 和 HS 等著名景区 :
. 经过数年的酝酿 , 2014 年,
HL 管委会正式启动创 5A 工作 , 并在 2015 年荣膺国
家 5A 级旅游景区 。
HL 以政府为创建主体,是国内
多数 5
A 景区创建的典型模式 , 加之创建工作刚刚
完成 , 正处在 “ 创建-日常 ” 的过渡期 , 具有案例典型
性 。
回顾整个创建过程 , 其创 5A 过程可以划分为
以下几个步骤 :( 1 )
构建领导机构 。
成立创 5A 领导小组 , 区委
书记任组长 , 管委会主任为执行组长 , 成为创建的
领导核心 。
( 2 )
全面舆论动员区主要领导提岀 “ 营
造一个全岛搞创建的浓厚氛围 , 举全区之力 、 集全
区之智 、 聚全区之心搞创建 ” ,市领导将高度提升为
“ 举全市之力创 5A ” 。
在这一定位下 , 旅游企业 、 学
校 、 社会团体 、 退休职工等都成为动员和宣传对象 ,
所有公开活动 ( 如央视纪录片 、 棋文化节 、 开渔节 、
旅游博览会 、 旅游文化节 、 沙滩帐篷音乐狂欢节等 )
都成为宣传 5A 工作的平台 。
( 3 )
领导小组与专家团
队一起落实整改措施 。
以专业规划公司的整改意
见为依据 , 创 A 领导小组制定详细创建方案和任务
分解表 , 落实整改 「 作,组织近 10 余次专家论证 、 创
建动员会.落实创建方案 。
一年后 , 广东省旅游局
验收合格 .HL 正式向全国旅游景区等级评定委员
会提出申请 。
( 4 )
解决 5A 关切 、 久拖不决的问题 。
在此期间,领导小组先后 5 次开展旅游区调研 、 召开
创 5A 工作迎检大会 , 强力整治了旅游厕所 、 非法三
轮车等 “ 老大难 ” 问题 , 最终,历经两年努力 .HL 终
获国家 5A 景区 。3 网络构成 、 网络关系中国旅游行政管理遵循双重领导与指导原则 ,
既接受国家旅游局及各级旅游行政部门的业务领
导与指导 ( 即 “ 条条 ” )
, 又要参与地方治理 、 完成本
级政府的各项旅游相关工作 ( 即 “ 块块 ” )
。
研究将
常态网络分成以 “ 条条 ” 为主的日常管理网络和以
“ 块块 ” 为主的地方涉旅事件网络 , 将创 5A 看作是
“ 条块互动 ” 的创建网络 。
在关系分析上 , 本文借鉴
王询等的定义 , 将正式关系看作通过正式的制度安
排和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 , 使之更为可靠;将非正
式关系看作是一种可以依靠的 、 由感情纽带联结的
关系网叫 ”3.1 创建网络5A 是我国旅游景区的最高等级 , 创建标准高 、
申报流程规范 、 竞争激烈 。
HL 政府将创 5A 上升到
府际网络Intergovernmental
network禹象®漩局 "Zation 屯 Tourism
Administration政策共同体
Policy
community旅核心网络 Core
network戰游公1
省政府
Provincial
government2
市政府
Municipal
government3
区政府
District
government4
管委会
Administrative
committee• 政府部门 Governments■社区
Community▲ 企业
Enterprises\^物馆大网企\Large
scale
*
、职业花网络 、 中小刑企业
Professional
network^
SMEBuraau「 •作领导 〉Lead
grr...
篇三: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玉龙雪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 工作实施方案 为积极配合2012年度丽江玉龙雪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工作的顺利开展东巴拉高原药材店特成立丽江玉龙雪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对复核迎检工作进行统一的领导、统一的协调、统一的组织和实施。一、领导小组 组
长莫
轶 副组长谢祖立 成
员 郭天明
林秀明
申健红
陈卫军
李国宝
罗彦均
李树聪
李正宇
赵灿芝
成
龙
王祖柳
邓成焕
任明才
王春宾
拉 错
罗王凤
和秋云
潘陪喜
王丽娟
徐文平
罗爱梅
二、复核迎检工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东巴拉高原药材店出发厅由莫轶任组长谢祖立任副组长负责东巴拉高原药材店对玉龙雪山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日常工作的安排和部署领导小组负责对玉龙雪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日常工作的实施和监督。
三、玉龙雪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东巴拉高原药材店日常工作目标任务 为积极配合玉龙雪山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工作确保旅游景区等级品牌质量全面贯彻实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确保顺利通过复核更好的保护玉龙雪山自然
生态和景观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游客满意度进一步促进社区综合发展进一步发展旅游经济提高旅游景区建设与服务水平提升旅游区的品牌形象。
一旅游安全方面消防、防盗、监控系统等设备齐全、完好、有效运行正常无安全隐患。对硬件设施定期开展检查。
二环境卫生方面环境整洁无污水、污物无乱建、乱堆、乱放现象各标识醒目美观。
三旅游购物方面对购物场所进行集中管理环境整洁秩序良好无围追兜售、强买强卖现象对商品从业人员有统一管理措施和手段。
四餐饮服务方面就餐环境整洁服务态度良好菜式有特色食品卫生符合国家规定餐具、饮具、厨具分类存放进行消毒处理。
五公共厕所标识醒目美观具备水冲、通风设备厕所设专人服务无污水无堵塞。
六综合管理方面以旅游标准化工作推进为契机夯实服务规范化管理机构健全职责分明规章制度健全规章制度贯彻得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文明的员工队伍形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有鲜明的质量方针和口号为全体员工说熟知员工着岗位服饰佩戴工号服务规范举止文明热情大方。
东巴拉高原药材店 5A 级旅游景区复核迎检办公室 2012 年 2 月 25 日
篇四: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1 1 为贯彻落实市、区文明委全会精神,扎实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总测评迎检工作,进一步压实各责任单位创建工作任务,特制定本方案。一、时间安排 本方案仅适用于 2021 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迎检期间至国检全面结束。
二、工作机构和职责 成立梅溪湖街道指挥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全街迎国检工作。
总指挥长:__ 指挥长:__ 副指挥长:__领导小组下设十组,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和调度。
(一)综合协调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 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召开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落实区文明办下达的工作任务; (2)负责做好全街文明创建业务指导、督查考核及日常工作; (3)负责整理迎国检申报测评信息,接收、发布各项工作指令。
(二)安全维稳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建立应急处置机制; (2)负责营造安定的迎检环境和良好的迎检秩序; (3)负责处理突发事件; (4)负责指导督促各申报点位的消防设施完善工作。
(三)市容环境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社区(小区)、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背街小巷、交通路口等区域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综合整治工作; (2)负责做好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的文明创建宣传展示,公益广告(至少 200 米有一处)发布工作; (3)负责做好路面、河面、湖面、城乡道路两侧及河湖坡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4)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和医院周边 500 米范围内小区、背街小巷公共环境、公共设施综合整治工作; (5)负责做好五小门店店外经营、占道经营整治以及门前三包工作。
(四)交通秩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主次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背街小巷等区域违章停车、车窗抛物、电动车乱行乱靠、共享单车乱摆乱放、乱发小卡片等交通违规违法行为整治工作; (2)负责做好交通路口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行人车辆混行、非机动车机动车逆行、机动车不主动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车窗抛物等交通违法行为劝导整治工作; (3)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和医院周边 500 米范围内小区、背街小巷公共秩序整治工作; (4)负责做好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标线、护栏、隔离墩、交通岗亭岗台等公共交通设施维护工作。
(五)农贸市场、五小门店、金融机构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公益广告和行业规范发布、公平秤设置工作; (2)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内市民文明行为劝导工作; (3)负责做好农贸市场内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管理维护工作; (4)负责做好餐饮门店新“文明餐桌”“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发布以及公筷公勺使用推广工作; (5)负责做好各药店投诉举报电话公示工作;
(6)负责加强对辖区金融机构的督促指导。
(六)窗口单位及疫情防控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公益广告、行业规范发布工作; (2)负责做好窗口单位消防设施及安全达标工作; (3)负责做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建设达标工作,并正常提供服务; (4)负责做好窗口工作人员形象、服务承诺、投诉处理机制、门前三包等其它迎检工作。
(5)根据上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相关工作。
(七)物业小区、建筑工地组 组长:__ 副组长:__、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物业小区和建筑工地公益广告发布工作; (2)负责做好物业小区的环境卫生保洁、设施设备维护以及消防安全工作; (3)负责做好建筑工地环境卫生清理、设施设备维护以及安全施工工作; (4)负责做好建筑工地生活区(食堂、澡堂、厕所、宿舍等)食品安全以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5)负责做好物业小区和建筑工地的其它迎检工作。
(八)校园及周边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工作职责:
(1)负责做好中小学校、图书馆、网吧等公益广告发布及其他文明创建工作; (2)负责做好市场出版物管理及“扫黄打非”工作; (3)负责做好各场所设施设备达标配套工作; (4)负责做好社区家庭教育辅导服务站的建设、活动开展及材料整理等工作; (5)负责做好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要求:①无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性网吧)、电子游戏经营场所;②无歌厅、舞厅、卡拉 OK 厅、游艺厅、台球厅等娱乐场所;③无非法行医或以人流、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④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游商和无证照摊点;⑤无“三无食品”,无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饰品和出版物销售。); (6)负责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劝阻救助帮教工作。
(九)街道、社区组 组长:各社区联点领导 副组长:各社区书记 工作职责:
(1)联点领导负责到所联系社区召开部署会,以社区网格为单位,各三级网格长参加所在社区的文明创建工作。按照测评体系中城市社区(小区)的测评要求下达任务指标,压实迎检责任,并进行现场督查、指导与交办,对迎检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牵头组织现场调度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确保测评项目的全面达标; (2)各社区负责做好辖区范围内环境卫生、公共设施、阵地建设、公益广告、公共文明等各项迎检工作,随时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3)各社区负责落实迎检期间辖区范围内各申报点位志愿者到点到岗情况; (4)各社区负责指导辖区内各级文明单位参与文明创建工作; (5)负责组织调度、现场协调测评组入户调查工作。
(十)工作督导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工作职责:
(1)负责对各办所、各村社区责任领导、责任人员、相关值勤守点工作人员地到岗到位及履职情况进行督查,并及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 (2)对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力,效果不好的单位及个人依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理和追责。
三、实施步骤 全街按照备检、临检、在检三个步骤进行准备,各单位列出各阶段本单位工作重点及工作要求,做好不同阶段的工作计划安排。
1、备检阶段:党政综合办上报测评申报表,制定全街迎检方案和工作安排表,召开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工作推进会,进行为期一周的督查,全面启动创建工作;各级各单位对照《深化建设更高水准全国文明城市督查要点》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指导和督促,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在全街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2、临检阶段:党政办进行全面督查落实,各级各单位继续加强日常巡查督办,做好工作信息搜集,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城管办、公共服务办、公共安全办、政务服务中心等重点部门实行全天候巡查,全面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联点领导牵头组织一次对联系社区迎检任务和项目的全面验收督查。
3、在检阶段:各责任部门全员在岗,各受检单位进入在检状态,测评期间所有领导及工作人员必须保证通讯畅通;以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城区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一流的精神面貌迎接测评组的检查,确保“不扣分,得满分”。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保落实。各部门、各单位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对标对表实施方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找准工作着力点,科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实践成果检验实效。建立迎国检文明创建工作调度机制,分线调度研究、定期调度讲评、重点调度交办,确保行动实效。
2、加强宣传促氛围。各部门、各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和电子显示屏等各类社会宣传载体,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创建更高水平文明城市的目的和意义,宣传推荐好做法、好典型。同
时,广泛发动干部职工和市民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的良好氛围。
3、加强督查保成效。街道专项督查组要加强对各专项整治行动推进情况的督查考核,定期通报情况。专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连续两次未整改到位的,街道将通报批评,并纳入部门和社区年终绩效考核评分。
迎检工作方案 2 2 一、指导思想 县人民政府执法检查迎检工作方案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在自查自纠上下功夫,在整改落实上做文章,将《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迎检工作与当前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与全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以检查促整改,抓整改促提高,进一步推进《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内容 各乡镇、园区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以县人大常委会《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为契机,全面梳理总结《城乡规划法》贯彻执行情况,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执法迎检工作:
(一)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情况; (二)县城、乡镇(园区)的总体规划编制及审批情况; (三)规划执法队伍建设情况;
(四)对违反城乡规划管理及违法建设依法查处情况及相关部门工作配合情况; (五)《城乡规划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整改落实情况。
三、工作步骤 此次迎检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9 月上旬)
1、组织召开《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迎检工作动员会,成立县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全县执法检查迎检工作方案。
2、县规划、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根据各自情况,开展《城乡规划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制定执法检查迎检工作方案。
(二)自查自纠阶段(9 月中、下旬)
各乡镇政府、园区管委会和县规划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根据执法检查内容和各自职责,对照《城乡规划法》开展自查自纠,于 x 月 x 日前将自查情况书面报送县人大常委会内司工委。县规划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根据执法检查要求,在 x 月 x 日前将汇报材料报县政府办。
(三)迎接检查阶段(10 月上、中旬)
1、各乡镇、园区和县政府有关部门及有关重点工程建设现场做好准备。
2、向执法检查组汇报《城乡规划法》贯彻情况。
3、向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 23 次会议提请审议关于《城乡规划法》贯彻实施情况的报告。
(四)整改提高阶段(11 月上旬至 12 月下旬)
1、各乡镇、园区和县规划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相关部门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行整改,并在 12 月中旬将整改落实情况报送县政府办。
2、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扎实做好迎检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办、县政府法制办、县建设局、县规划局、县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的迎检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迎检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园区管委会要成立相应组织,加强对迎检工作的组织领导。
(二)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城乡规划法》执法检查是县人大常委会 20xx 年的重点工作,各乡镇、园区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认真做好宣传动员、资料收集整理和现场准备等相关工作,主动对接,积极配合,确保执法检查工作顺利进行。
(三)严格自查,整改到位。各乡镇、园区和县政府有关部门要围绕执法检查的工作要求,认真制定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方案,明确责任,细化任务,落实措施,通过迎检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规划法》的贯彻实施水平。
推荐访问:5a景区迎检工作方案 景区 工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