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3篇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 福建教师招考小学语文备考讲座 高分心态•轻视型随便看看就可以了•盲目型题海战术、狂背知识•必过型压力过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
教师招考小学语文备考讲座高分心态• 轻视型随便看看就可以了• 盲目型题海战术、狂背知识• 必过型压力过大,功利心很强• 关系型质疑考试公平性,认为复习不如找关系
小学语文福建考情分析公平 公正 公开统一出题统一考试统一改卷
2013年福建考情(厦门市)• 厦门市 市属 小学语文 2 6 3.00 • 厦门市 思明区小学语文 62 273 4.40 • 厦门市 湖里区小学语文 31 138 4.45 • 厦门市 海沧区小学语文 24 95 3.96 • 厦门市 集美区小学语文 99 410 4.14 • 厦门市 同安区小学语文 30 109 3.63 • 厦门市 翔安区小学语文 1 4 4.00
2013年福建考情(泉州市)• 泉州市 市属小学语文 5 94 18.80 • 泉州市 鲤城区小学语文 32 589 18.41 • 泉州市 丰泽区小学语文 4 79 19.75 • 泉州市 洛江区小学语文 7 227 32.43 • 泉州市 泉港区小学语文 4 20 5.00 • 泉州市 台商区小学语文 18 213 11.83 • 泉州市 惠安县小学语文 18 79 4.39 • 泉州市 安溪县小学语文 75 174 2.32 • 泉州市 石狮市小学语文 25 118 4.72 • 泉州市 晋江市小学语文 150 752 5.01 • 泉州市 南安市小学语文 25 162 6.48
2013年福建考情(漳州市)• 漳州市 市属 小学语文 2 30 15.00 • 漳州市 芗城区 小学语文 13 64 4.92 • 漳州市 龙文区 小学语文 25 319 12.76 • 漳州市 常山开发区 小学语文 2 11 5.50 • 漳州市 招商局 小学语文 2 23 11.50 • 漳州市 漳州台商投资小学语文 8 84 10.50 • 漳州市 云霄县 小学语文 15 85 5.67 • 漳州市 漳浦县 小学语文 8 99 12.38 • 漳州市 诏安县 小学语文 12 70 5.83 • 漳州市 长泰县 小学语文 6 101 16.83 • 漳州市 南靖县 小学语文 4 24 6.00 • 漳州市 平和县 小学语文 23 31 1.35 • 漳州市 华安县 小学语文 11 19 1.73 • 漳州市 龙海市 小学语文 18 96 5.33
一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这部分主要内容是介绍小学语文的基础知识,其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语、病句、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四部分,阅读包括古代诗词文阅读以及现代文阅读,此外还有写作。分析下这部分的卷面分值,语言知识与应用主要命制选择题,约10分左右,去年是8分。古代诗文阅读主要是赏析题,大约占10分,现代文阅读是30分,加上作文50分,这部分一共约为100分,那就是占卷面分值的60%左右。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真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 1.下列注音有误一项是( )A发指 fà 给予 jǐ 兴奋 xīng 窗明几净jīB.创伤 chuāng 侥幸 jiǎo 提防 dī 度德量力 duóC.龟裂 jūn 糊弄 hù 空白 kòng 勇冠三军 guānD.喝令 hè 横财 hèng 起哄 hòng 荷枪丈弹 hè•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步履蹒跚,礼上往来,煽风点火,恃才傲物B.独辟蹊径,追根溯源,肆无忌惮,不寒而栗C.生性怯懦,呕心沥血,瞠目结舌,同仇敌忾D.妄自菲薄,脍炙人口,苦心孤诣,叱咤风云
复习提示• 字音辨析题:
:考查重点是多音字和形似字。对 多音字的把握,掌握“音随意转”的原则,干扰项的设置主要考虑声调、词义和语体等方面。; 形似字重点考查形声字的误读,常常和异形同音字一起考。选字都是常用汉字,较生僻字有,一般也不会标错音。完成此题关键靠平时的分类归纳、积累,集中记忆。
复习提示• 字形辨析题完成此题关键也要靠平时的积累。多使用结构分析法:一是字形本身结构,二是词语结构。辨析字形主要是同音字的辨析同音字的辨析,因此,要注意把字的 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要注意成语中的错别字,一般是不能替换的,但两个同音字可以通用的情况也有。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真题解析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阳春三月,一位老人在杭州西湖岸边展示他高超的拳脚功夫,引来许多行人侧目观赏。B.大学毕业已经十年了,其间,他换过几种不同性质的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专业学习。C.老王一直热衷于收藏,每当得到心仪的藏品,喜悦的心情总让他如坐春风,夜不成寐。D.此前中国航空西南分公司一直与四川航空公司鼎足而立,所占市场份额相差无几。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宾馆门上,鞭子甩在胸前的一个姑娘倚门而立。B.几层用塑料布包裹的小铁箱终于出现了。C.我们不拒斥时尚,并乐于承认自己在生活中还曾受惠于时尚。D.杨先生不主张再把那封信送回去,虽然他以为明家不收他的信是故意污辱他。
复习提示• 词语辨析题主要是近义实、虚词的分辨,也可能成语辨析。辨析时,要特别注意具体的语境,存同辨异,把握细微区别。要做好它,平时就要有语言准备,但是在考场上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自己认为的最佳答案。答题要用选择法,搞不准的词可回避。• 病句辨析题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命题时会考虑结构和语意病句兼顾。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真题解析• 填空题(每空2分,共10空20分)• 11.岂无膏沐,______________。(《诗经伯兮》)• 1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13.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1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复习提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中推荐背诵的优秀古今诗文。• 1-6年级古诗文75篇,具体见课标35到38页。(默写)• 7-9年级古诗文61篇,具体见课标38到41页。
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真题解析•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21-24小题。•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①谓睹师赞②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孟孙猎得麑③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孟孙怒而逐秦西巴。居一年,召以为太子傅。左右曰:“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孟孙曰:“夫以一而不忍,又将能忍吾子乎?”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而见疑,秦西巴以有罪而益信。由仁与不仁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①文侯:魏文侯,魏国君。②睹师赞:魏大夫。③麑:幼鹿。• 21.用“/”给以下文字断句。(2分)• 孟孙猎得麑使秦西巴持归其母随而鸣秦西巴不忍纵而与之。• 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 (2)夫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为太子傅,何也?• 2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24.这个文段表达了什么主旨?请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2分)
复习提示• 解文言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初读全文,把握大概。先浏览或跳读一遍。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福建招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所选的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 第二步细看题目,研读字词。在这一步骤当中,需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在材料中的对应位置,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完成。•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既能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这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小学语文真题解析• 25.请概括说明小说塑造的苏七块是怎样的一个人物。(5分)• 26.简析华大夫这个人物的设罝对于情节的安排和苏七块的塑造所起的作用。(6分)• 27.小说第三自然段介绍了苏七块“格色”的脾气,读者读到最后却发现他“格色”脾气背后的另一面。请说明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 28.假如把《苏七块》作为第三学段的课文。请为第二自然段画线部分撰写一份教学过程设计。(15分)
复习提示• 掌握答题要领• ①先通读全文,初步掌握全文意思及大致思路。• ②审读题干,找对应语段。• ③归纳概括的题目也要注意分析题干及分值设置,推断得分点。• ④ 表达题语言要通顺、字迹要工整,最好用缕述法,不要写得过多。
小学语文作文真题赏析• 六、书面表达(50分)• 根据下面材料和要求写一篇作文。• 现在许多学生常常抱怨父母很唠叨,不理解自己,又不愿与父母沟通,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接受来自家庭的引导和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你是班主任请就上述现象,自选角度,给全班学生写一封公开信。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具体,能以理服人,力求以情感人;符合书信格式;不少于800字。(不得在作文中透露考生的任何信息。)
复习提示• 注意多种命题形式的出现,福建招考不会有大的变化。应加强材料话题题作文的指导和训练。注意多种命题形式的出现,福建招考不会有大的变化。应加强材料话题题作文的指导和训练。• 写作过程:• 审题—立意—确定文体(书信)—选择材料—构思—成文• 考场写作容易失误的地方:• 1.审题 2.标题 3.文体 4.内容 5.开头和结尾 6.段落7.语言 8.字数 9.书写
二 高等教育对应于小语课程的内容•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小学语文的基础的文学知识,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中外文学史、文学概论、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分析卷面分值来看,其中中外文学史主要以填空题和简答题,约20分;文学概论、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主要是以其基础性的特征隐形地出现在试题中,这两部分分值难以量化;儿童文学部分的内容约10分左右,共30分,占20%.
真题赏析• 5.下列关于儿童文学文体特征表述有误的( )• A.儿歌短小单纯,易懂易记,强调音韵节奏,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B.儿童故事主题集中明朗,情节曲折单纯,叙述明快童趣,语言质朴活泼。• C.儿童故事具有活动的童心和强烈的童趣,以优美语言表现优美童境。• D.儿童报告文学具有鲜明教诲、强烈讽刺,情节虚构性。• 6.下列按作者、朝代、作品有关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柳永—宋《八声甘州》• B.柳宗元—唐《马说》• C.杜牧—唐《千里莺啼绿映红》• D.杨万里一宋《映日荷花别样红》
真题赏析• 15.1923年1月,冰心出版了她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 16.美国的海明威的________集中体现了他的“冰山理论”。• 17.《论语》记载,冉有和子路向孔子请教同一个问题,孔子做出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阐明了__________的教育教学原则。
文学作家和作品• 国内文学作家和作品老舍《骆驼祥子》、鲁迅《朝花夕拾》、矛盾《子夜》、巴金《家》《春》《秋》、莫言《蛙》......• 外国文学作家和作品荷马《奥德赛》、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雨果《巴黎圣母院》、托尔斯泰《复活》、法布尔《昆虫记》......• 儿童文学作家和作品《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弗兰克鲍姆《绿野仙踪》、黑彻柳子《窗边的小豆豆》、叶圣陶《稻草人》.....
复习提示• 文学史的内容主要通过理解和记忆的方法,鉴于古代文学史的填空题命制形式,考生应以背诵为主,将大纲中要求背诵的篇目牢牢记住,长篇文赋可进行选择性的背诵,文学概论、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理解为主。
三、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本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小学语文的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和教学基本能力。其中课程基础知识包括课程性质和理念、课程设计和课程目标;教学论基础知识包括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教学基本能力则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析和学习评价。分析卷面分值,课程基础知识主要命制选择题、填空题,大约5分左右。教学基础知识和教学基本能力主要命制技能应用题、案例分析题大约30分左右,因此该部分内容约35分左右,占20%左右。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常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常见教学方法:朗读、背诵、听写、默写•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真题赏析• 7.下列对语文课程理论理解不当的是( )• A.语文素养即适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包括识字写字能力、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 B.语文教学应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C.语文课程不应过分进行机械,琐碎的训练,在教学中因注重培养良好预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D.强调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并不排斥学习语文知识,但其目的为了学生能够正确的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形成良好语文素养。• 8.下列关于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说法有误的是( )• A.学会汉语拼音,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默写声、韵母和音节。• B.第一学段识记写字要“多认少写”要求会认得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 C.第二学段应具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査字典词典• D.第1、2、3学段都要在每天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天天练。
真题赏析• 9.下列关于小学阅读教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悟,应结合课文语句所描述充满感性因素的内容和情感来进行。• B.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提供的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教师对学生阅读的指导、领悟和点拨。• C.第二学段应当默读,做到不出声,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D.第一三学段要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逗号、分号的不同用法。• 10.关于小学写作、口语交际教学的学法有误的是( )• A.写作教学应减少对学生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B.课程标准深化对写作形式要求,第二学段除了标点符号以外,只...
篇二: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
行立德 树 人,用好部 编教材 材• 一、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 二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 三、“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五个创新点。
• 四、“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使用建议 。
•
(仅供参考)
部 编语 文 教 材的 编写 理念、 创 新点 与 使用建 议
为 什 么 要 编 部 编教 材?( 温教 授)
• 所 谓 部 编 本,又叫 统编 本,是 教 育部按照中央的指示 来编写的版本, 现 在各 种教 材都是 这样编 的。有 课标 。各 个 出版社组织 力量 编 , 教 育部 组织评审 。一 纲 多本, 优 中 选优 。
• 存在 问题 :
有市 场 的介入和行政的干 预 ,很 难 做到 优 中 选优 。学 校缺少 真 正的自由。本 来 是好 东 西,但是 现 在使用得不好。
• 意 识 形 态 ,立德 树 人。
这个 中央要考 虑 。
• 现 在媒体社 会 太 关 注 这 三科 教 材,其中最 关 注的是 语 文,怕出问题 。
• 中央 这么关 心一套 教 材是前所未有的 。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 • 部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
• 道德与法制、语文、历史
• 编写理念:
• 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
• 教材内容:
• 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制等重要内容。
这套教材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也就是要明白给谁培养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 1. 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
2 2 . 是 “ 接地气 ” ,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
. 3. 是 “ 守正创新 ” 。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
4.
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
“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
“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五个创新点。
1. 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
2. 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
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
体系。
4. 把课外阅读纳入教材体制。
5. 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
1 汉语拼音对刚上学的孩子比较难,教学建议。
2 “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3 部编小语教材的课文有那些变化?
4 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5 “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使用建议 。
(仅供参考)
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先认字,再学拼音?
别滥 用多媒体,要祛除繁 琐 病。
11 部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7 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 1+x”?
8 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9 新教材为何要重建语文知识体系?
10 “部编本”小语教材的使用建议 。
(仅供参考)
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6
部 编教 材
这套教材从六个方面体现了国家意志。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革命传统教育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 民族团结教育
5. 海洋与国家主权意识教育
6. 法制教育
重点谈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核心理念及特点
语文教科书要符合语文学科的基本规律,文质兼美是教科书选文的标准。
叶圣陶:所选为语文教材,务求其文质兼美, 堪 为模式,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育思想简要的说就是文字要好,思想内容要好,要有正能量。
语文表达形式易于学生模仿,即叶圣陶说的要“文从字顺,可资讽诵,宜必当之无愧。”他还强调:“绝不宜问其出自何人,流行何若,而唯以文字兼美为准。”
部 编语 文一年 级 上 册教 材介 绍
一、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构
成。
二、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
一、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构
成。
入学教育 入学教育 我上学了 2个单元
10课 集中识字 2个单元
13课 汉语拼音 4个单元
14课 课文 一年级上册
口语交际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
我是 小学生 我爱 学语文 我是 中国人 我上学了
识字 加油站 1 TEXT TEXT TEXT 展示台 书写 提示 我的 发现 字词句 运用 日积 月累 和大人 一起读 语文园地
特点:六个识字加油站,灵活多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常用字
字词句 运用
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效率 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呈现 鼓励“ 发现” 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
展示台
展示学习成果
沟通课堂内外 激发学习动力
书写 提示 新增栏目:目的是笔顺跟随,教师的教授与学生的自学相结合,打好基础,学以致用。
和大人一起读 幼小衔接 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 亲子阅读 分享阅读 无压力阅读 儿 歌:小 兔 子乖乖
儿 歌:剪窗花
故事:小鸟念书
童 话 :小松鼠找花生
童 话 :拔 萝 卜
儿 歌:
谁会飞
童 谣 :春 节 童 谣
童 话 :猴子 捞 月亮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了解合体字的基本结构。
☺打破“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的常规做法。
☺关注学生日常交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鼓励学生勇于交往,自然大方。
☺观察、想象与表达的有机整合。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勇敢自由表达。
☺在故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交际活动。
☺“注意听”,“让别人听得见”——起步阶段的交际习惯培养。
☺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鼓励说完整的话,不在比较中进行口语交际)
转变评价的视角(鼓励为主)
心理素质是突破口 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当中朗读,克服心理障碍,降低畏难情绪)
建立常规交流机制 ☺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交际活动。
☺“注意听”,“让别人听得见”——起步阶段的交际习惯培养。
☺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教材特点 识字领先,初步学习就以识字为先,学习和认识母语的规律, 学习内容难度较低。
25
温儒敏先生做了如下回答:这个不是一个变化,而是一个教学理念的更新。传统的语文教学都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蒙学教材,三百千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诵读学习的。这是对传统的回归。部编教材,第一课是“天地人 你我他”这是给上学的孩子的人生第一印象,这个印象就是一辈子。还有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我们要的是对传统汉字的特别的感觉。这个改变是有意的把汉语、汉字摆在第一位。拼音就是工具,不是目的。改变还有一个意图,先认字再学拼音,就是给一年级放缓坡度。这是为了减少孩子们的畏难情绪。还有一条,学语文有没有意思?不要当头一棒,要让他们觉得有意思。按照我个人的意图,汉语拼音还要往后撤,撤个半个月。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汉语拼音)
识字的工具 定位 学习普通话的工具
综合性原则 编排原则 便捷高效原则 实用性原则
整合的 情境图 有趣的故事情境。
以相应的事物示音或示形,帮助学习字母。
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
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基础,有利于发展语言。
培养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1. 加强整合,综合发展各方面能力
情境图
音节 强调带调拼读,紧密联系学生的口语实际。
精选高频常用音节,提高学习效率。
优选呈现方式,注重拼读结果。
2. 精选常用音节,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提高拼音学习效率。
音节 音节变灰体,更加注重音节拼读的结果,不过于注重过程的呈现。
词语 由学生可以拼读的音节组成的常用词语。
几个词语之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系。
在词语中学习个别汉字,进一步体现拼音学习的价值。
3. 结合拼音认识汉字、学习词语和儿歌, 提倡学以致用,强调拼音的实用价值。
词语
儿歌 复现音节,巩固拼音。
增加趣味性。
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拼音书写 4. 重视复习巩固,有针对性地突破难点
形近字母,放在音节词中辨析。
在有趣的活动中复习音节。
复习拼音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紧密结合学生生活,鼓励学生自主独立 。
复习汉字,感知语音。
识字与拼音的结合:看拼音写字,看拼音读生字。
易混字音的分辨。
提供语境,读准字音的同时巩固识字。
字母表的新功能。
体 现弹 性,有所 侧 重,有舍有留
突破 难 点,不需每 个 音节 平均用力,有 针对 性的指 导
准确把握目 标 要求,避免 过 度、过 量
在活 动 和游 戏中 学 ,注重有效性, 内 容含量丰富, 参与度要广
强化 运 用,在具体 语境中 学
在生活中 学
二至中年级 高年级 一年级
达到保底的目标:准确拼读;正确书写。
在运用中巩固、熟练。
逐渐满足信息社会对拼音程度的要求。
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识字写字)
合理安排识字写字序列
科学选择字种:高频常用字,构词能力强的字优先。
合理安排字序:写字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到合体。
识写分流,多识少写
认300字(减少100字),
写100字。
放缓坡度,减轻负担。
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体验阅读的乐趣。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集中识字:
识字一、二,共90个字 识字加油站,31个字
分散识字:
汉语拼音,32个字 课文,147个字 开拓多种识字渠道
夯实识字写字基础,重视识字能力
字理 识 字
识 字方式
反 义词识 字
事物 归类识 字
儿 歌 识 字
传统 蒙 学
看 图识 字
结合识字学习新偏旁。
结合写字学习新笔画。
全册笔顺跟随。
了解合体字的基本结构。
字理识字:象形字,会意字。
。
发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
在语境中复现生字,兼顾积累词语和口头表达。
使生字的学习富有思维发展的价值。
选 用恰 当 的识 字方法
提倡在 语境中 学习巩 固 运 用( 组词尽量 简单 ,易于 学 生理解)
准确把握识 字目标
分 类 指 导 ,突破 难 点(特 别 是复现 少的难 字, 进行指 导 )
激励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切 实 做好写 字指 导(低段的目 标 要求不宜 过 高)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阅读)
课文 篇目减少,难度降低。
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
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
人文内涵丰富。
语言典范。
人文主题 (宽泛)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语文要素
自然,四季 想象 儿童生活 观察
朗读:
读准字音。
朗读:
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
认识常用标点:
逗号和句号。
认识自然段。
阅读理解:
读懂课文,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积累和运用语言。
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
连环画 课文 不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 。
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
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
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
注音原则:儿话注音的改变,为学习普通话形成
帮助。
☺ 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 ☺ 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
☺ ☺ 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加强朗 读指 导
关 注 语 言的 积 累 与运 用
重 视识字 写 字
重 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 导
课外阅读是分内事
具体内容及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
口语 交际 面向一定对象,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为目的。
语境适切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
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人的综合素养。
核心是“ 交际” 。
☺ 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交际活动。
☺ ☺ “注意听”,“让别人听得见”—— 起步阶段的交际习惯培养。
☺ ☺ 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 打破“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的常规做法。
☺ ☺ 关注学生日常交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 ☺ “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 鼓励学生勇于交往,自然大方。
☺ 真实的生活情境,极具现实意义。
☺ ☺ 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 初步的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
☺ ☺ 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
☺ ☺ 纠正日常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对既有行为的反思。
。
☺ ☺ 观察、想象与表达的有机整合。
☺ ☺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鼓励勇敢自由表达。
☺ ☺ 在 故事 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 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 视 交 际 意识 和交 际习惯 的培 养(鼓 励说 完整的 话 ,不在比 较 中 进行口 语 交 际 )
转变评 价的 视 角(鼓 励为主)
心理素质 是突破口
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 意 识(当中朗读,克服心理障碍,降低畏难情绪)
建立常规交流机制
谢
谢
大
家!
篇三: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
关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专题讲座稿--------践行立德树人,用好部编教材城关小学 贺秋莲自国家教育部建设部编本教材以来我参加了(省、市)两次骨干教师的培训,2016 年在省培训会上有幸听取了总主编温儒敏和小学主编李吉林的专题讲座,使我对部编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教育教学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使用新教材心里有了底气。在 7 月 27 日至 28 日榆林市培训会上又聆听了省教研员李琦和市教研员田晓涛对新教材的分析和指导,使我受益匪浅。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下面我就把我的学习收获给大家做个详细的传达,并分享我的一些感悟。践行立德树人,用好部编本教材“ 部编本 ” 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创新点与使用建议。、 一、 “ 部编本 ” 语文教材的编写背景。为什么要编一套“部编本”教材?背景是什么?(温儒敏)所谓部编本,又叫统编本,是教育部按照中央的指示来编写的版本,现在各种教材都是这样编的。现在通用多个版本的语文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由各个出版社组织编写的,即所谓“一纲多本”。“一纲多本”本是个好东西,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出版社的积极性,让教材编写有竞争,优中选优。但实际上又很难做到有序竞争和优中选优。主要是市场的介入和行政的干预,“一纲多本”就有点变味了,现在又只好回到统编。不是所有中小学教材都统编,只是语文、思2品和历史这三科统编。中央对此显然是有政治上的考虑的。中央直接抓教材,最后定稿都是由中央会议上讨论的。为什么这么重视?因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我们也应当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语文教材的统编吧。这套新的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前面加上三个字“部编本”,全称就是“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今年先发行并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其他年级教材还将陆续投入使用,要逐步取代原来的人教版小学与初中的语文教材。以前我们习惯以出版社来简称各个版本教材,比如“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等,这套新教材,则可以叫“部编本”。
现有的语文教材编写出版还是“一纲多本”,大都是十多年前出版的,小学有 12 种版本,初中有 8 种版本,以后不会再增加新的版本了。原有的几个版本,现在也都做了修订,和“部编本”一同投入使用。“部编本”取代了原来人教版,占有的使用面比较大,小学约占 50%多一点,初中约占 60%。其覆盖面还要逐步扩大,成为统编教材。介绍这个繁复的经过,是说明“部编本”的来由、背景,不是挂名的“部编本”,而实实在在是为了贯彻中央的相关指示,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打磨,才形成的产品。部编义务教育三科教材是道德与法制(小学是思品)、语文、历史 。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
3上。教材内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制等重要内容。二、 、 “ 部编本 ” 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这套教材的编写理念突出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也就是老师们要明白给谁培养人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 是强调立德树人,却又避免做表面文章,努力做到润物无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中央领导指出,教材编写实质上就是国家行为。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这就站到一个“国家行为”的高度来要求教材编写了。任何教材的编写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基本的意识形态立场。作为“部编本”,这方面要求更高。新教材编写强调“整体规划,有机渗透”,并不等于所谓“政治挂帅”,而是要处处考虑尽可能服务于立德树人的目标。教材编写是整个教育的一环,我们的教育终究要立德树人,这个“德”,包括了政治,但远不止政治,还有道德、理想、情操等诸多方面的“德”。现在社会发展,出现很多前所未料的新问题,精神道德的滑坡让大家都担忧,这其实也是意识形态问题,整个教育包括教材编写不可能回避这问题。立德树人非常必要,教材编写应当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整个教材编写过程,中央和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是有很多指示和要求的。如何做好?从编写的指导思想看,是紧密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来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功夫就在这种“结合”上。我们努力要避免的,是“表面文章”,是“穿靴戴帽”,而要做到“有机渗透”,使价值观化为语文的“血肉”。
4注意把那些能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会感到立意的确比较高了,也很大气,既体现主流价值观,又不停留于“说教”。教育部汇报时用了“润物无声”四个字。中央领导和评审专家对这一点是非常看好的。我们使用这套教材,也应当注意把核心价值观“有机渗透”,又“润物无声”,减少说教。在实际教学中,这也许不容易做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2. 是“接地气”,希望有新理念,又不挂空,能实用好用。接地气,满足一线需要,对教学弊病起纠偏作用。
在确定编写方案之前,编写组对十多年来课程改革以及课程标准实施的得失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总结,让“课改”的经验,包括这些年提出的“以人为本”“自主性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在语文教材中沉淀下来。比如综合性学习,以及某些习题的设计,都在做这种“沉淀”。同时,又实事求是,正视某些不符合教学规律的偏向。比如,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新编语文教材注意到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小学一年级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到了高年级和初中,几乎每一课都有往课外阅读延伸的设计,还安排了包括“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新编语文力图让“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
5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也是考虑到目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读书少的弊病,想在教材中起到某种纠偏的作用。此外,关于语文知识教学的问题,也是这些年一线教学中比较混乱的,新教材也力图有所作为。3. 是“守正创新”。教材编写需要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受到这样那样的制约,和一般个人著作是不同的,它的空间有限,但还是要努力去创新。新教材并没有颠覆以往的教材,而是在以前各个版本教材的基础上去创新。加强了教材编写的科学性。比如新编小学语文增加了很多童谣、儿歌,能激发孩子对汉语音韵节奏的感觉,提升学语文的兴趣,有些素材就是从民国国文课本中取来的。“部编本”语文教材还特别重视学界有关语文认知规律的研究成果,加以选择、吸收和转化,用来指导编写。比如,识字写字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何让孩子“多认少写”,尽快学会读书写字,新编一年级教材就把儿童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 300 个字,安排在一年级教材中,努力体现教材编写的科学性。4.贴近当代学生生活,体现时代性。“部编本”语文教材在课文的选取、习题的设计、教学活动的安排等方面,努力切入当代中小学生的语文生活,适应社会转型和时代需求,体现时代性。比如,如何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新媒体,如何过滤信息,都在教材中有体现。此外,教材的课文有较多的更新,注重经典性和适合语文教学。和原来人教版比,新的课文约占 40%。教科书编写语言、习题的题型变化、插图和装帧设计,都力图有所创新。
6以上四点,是从总的方面说的,是“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基本思路和全新面貌。三、 、 “ 部编本 ” 小语教材的五个创新点。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大家比较关注选文,先说说“部编本”语文教材课文数量的变化。和原来人教版作比较,课文数量总的是减少了。一上原来共 41 课,包括汉语拼音 13 课,识字 8 课,另有课文 20 篇;新教材共 32 课,其中汉语拼音减少为 8 课,识字则增加到 10 课,另有课文 14 篇。数量减少,不等于教学总量减少,而是几个板块的内容方式在调整,使教学内容更丰富,也更有效。小学的变化大一些。以前孩子从学前班到小学,刚上来就学拼音,难度大,对学语文的兴趣可能会损伤。这些年学界对于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教学体制中的位置效能问题有调查研究成果,总的是要减少汉语拼音的难度,让拼音教学服务于识字教学。新教材据此做了调整,减少难度,往后挪大概一个多月,先做入学教育,开始识字教学(5-6 课),然后才学拼音。让识字教学和拼音教学更好地结合。“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课文选篇,更加强调 4 个标准: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当然,还要适当兼顾时代性。这也是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流行的各种版本语文,都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引起学生的兴趣,甚至多选“时文”。这不能说不好,但不能偏了,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有一个变化非常明显,就是传统文化的篇目增加了。
7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 6 个年级 12 册共选优古诗文124 篇,占所有选篇的 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 55 篇,增幅达 80%。平均每个年级 20 篇左右。2.更加灵活的单元结构体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结构是分单元组织教学,若干板块的内容穿插安排在各个单元之中。小学低年级分三个板块,一是课文,二是识字写字,三是汉语拼音。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加灵活一点,也可以大致依照几个板块的顺序进行。但事实上除了汉语拼音需要集中一段学习,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教学应当有密切的结合。教材的单元设计非常丰富,一般有思考练习题,单元课后还有语文园地(包括:趣味识字、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等,有的还有书写提示)。此外,就是“和大人一起读”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3. 重视语文核心素养,重建语文知识体系。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落实那些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十多年前的语文教学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是考什么,就学什么、训练什么,语文教学的知识体系实际上已被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所绑架。实施新课程以来,特别是课标的出台,首先要去解决的就是题海战术和反复操练的问题,因此特别强调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讲授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而且课程改革几乎一边倒,就是强化人文性。教材受这种观念支配,也就都采用以人文性为中心的主题单元建构。和之前的教学比起来,最近几年的教学要活跃得多,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尊重。但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语文的知识体
8系被弱化,甚至被拆解了,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某一单元每一课到底要实现什么教学目标,这个目标在整个小学或者中学的语文课程中到底是什么位置,通过这一单元或者某一课,能让学生具体学会什么,大致达到什么程度,都不是很清楚。特别麻烦的是,现在各种教材都是课改之后编写的,大都是以人文主题来建构单元,考虑更多的是选文如何符合单元主题,而对语文课程内容目标如何实现,就难于处理。结果大多数教材都只是在思考练习题上做点平衡和补救。大家看看现有其他版本教材,每一课都有字词句分析积累,都有主题中心思想的探究,但阅读写作的方法都还是比较笼统的。例如总是要求“有感情地朗诵”,从一二年级到初三都是这样,到底怎样做到“有感情”?朗读有什么方法?并没有提示;思考题中总是见到诸如“抓住关键词”“发挥想象力”之类要求,可是如何让学生怎样去“抓”、去“发挥”,也不见方法交代。修辞如“情景交融”“栩栩如生”之类,每个学期几乎大多数课文都这样讲,看不到其中可以模仿练习的方法,看不到教学的梯度。现在的教材的确存在问题,需要改进。“部编本”语文教材很重要的一点改进,就是让课程内容目标体现的线索清晰,各个学段、年级、单元的教学要点清晰。这套新教材的编写一开始就注意这个问题,按照“课标”的学段目标要求来细化那些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训练,落实到各个单元。有些必要的
9语法修辞知识,则配合课文教学,以补白形式出现。努力做到“一课一得”。现在不是强调“语文核心素养”吗?“部编本”语文教材就已经在努力建构适合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体系。但这是“隐在”的,不是“显在”的,在教材的呈现和教学中并不刻意强调体系,防止过度的操练。但总是要让一线老师使用这套教材有“干货”可以把握,最好能做到一课一得。“部编本”语文教材如何体现知识体系和能力点?有 5 个“渠道”。一是教师用书,会给大家排列一个表,每个学段、单元,甚至每一课要学习哪些基本的知识,进行哪些必要的训练,都一目了然。第二,每个单元的导语,对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包括知识点或能力点,亦有提示。第三,是每一课的思考题和拓展题,必定有一二道题是按照相关的知识点或者能力点来设计的。第四,综合性学习、写作、名著选读等方面,全都有学习方法或者训练目标等提示,有的还比较具体。老师们使用部编本教材,要注意这 5 个“渠道”所体现的语文知识体系,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去落实?每个学校每位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做,这里只是建议大家备课时,做好如下几点。一是重新学习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了解掌握其中对各个学段内容目标的要求,特别是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老师们使用“部编本”语文教...
推荐访问:小学语文专家讲座材料 小学语文 讲座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