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主题教育活动报告,供大家参考。
“绿化校园 美化心灵” 主题教育活动汇报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全省动员、 全民参与、 大张旗鼓实施“绿化宝岛” 行动的精神, 校以优化校园环境、 提高学生素质、 推动我校文明建设和切实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为目标, 广泛开展 “绿化校园 美化心灵”、“我为校园添绿” 等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开展一个多月以来, 学校已确立绿化专题教育的概念和机制, 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让绿色文明的观念深入人心,激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创建绿色文明校园工作, 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环境宣传教育活动汇报如 一、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 成立了专门的环境教育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仇宝贵, 副组长:
苏建民、 郭战江, 成员:
孙巨安、 李春梅、 各班主任, 有计划有部署地开展环境教育和绿化宣传活动。
二、 学校开展了 "三不"、 "四少"和"五个一"系列活动, 即:
三不:
不破坏绿化树木、 不践踏绿化草地、 不乱扔乱吐; 四少:
少用一只塑料袋, 少用一张餐巾纸, 少用一次性木筷, 少用一次性餐盒; 五个一:
画一幅环保漫画, 编一份环保手抄报, 提一条环保建议, 写一条环保标语, 开一次环保主题队会。
三、 学校橱窗有环境教育专栏, 各班有宣传墙报。
校园常年有环保宣传标语,各宣传阵地均有环保方面的图片、 书籍等供师生观阅。
四、 以理、 化、 生、 政、 地为基本学科, 以相关学科相关内容渗透教育为抓手, 切实做好“绿化教育进课堂” 的日常环保教育工作。
五、 在二月底至三月上旬, 各班级分别召开了一次“我心中的绿色校园” 主题班会, 各班主任认真准备班会素材, 以生动的生活实例教育和感染学生, 使之自觉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班会的重点分 2 个层次: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卫生、 公共卫生);
(2)
自觉维护校园卫生("三不"、 "四少"), 让主动捡起身边的垃圾成为自觉行为。
六、 在七年级开展“我为校园添绿” 绘画比赛, 时间暂定在四月中旬, 具体由本校美术科组安排;
七、 在八年级开展了“绿化校园 美化心灵” 手抄报比赛:
各班全员参与,先在本班进行评比, 评出本班的 3——5 张优秀作品, 参加年级内比赛。
八、 倡导全校师生自觉、 自愿为学校捐一棵小树、 一株花草。
活动开展以来,各班学生踊跃参与, 已有不少学生向学校捐树捐花。
学生所捐的树和花大部分适合种植于校园内, 其中还不乏名贵树种, 已由学校总务处用营养袋培育起来, 并将在近期植种到指定区域。
九、 我们还发动和鼓励全校师生, 个人或集体认养一棵树, 为小树松土、 施肥和浇水等; 每班种植一棵树(树苗由学校集中选购), 为小树起名、 挂牌, 写上寄语, 寄托自己对学校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和祝福。
在 3 月 12 日植树节当天,校团委和总务处已组织部分学生对校园内需要增肥的 189 棵树木和若干株花进行了松土, 其他有关的工作也将在近期有序地进行。
总之, 活动开展一个多月, 我校绿化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喜人的, 但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少的。
我校认为“绿化校园 美化心灵” 主题教育要常抓不懈,因此我们将一以贯之, 继续采取各种方式把这个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学校内绿色学校及环境教育主题活动报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 环境意识、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青少年的
环境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一个国家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
在中小学中开展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之一, 也是学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
创建“绿色学校” 活动, 已逐渐成为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近几年来, 我校一直坚持和发扬环境教育和环境的创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方式, 把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环节中, 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 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使我校绿色学校创建跨上了新的台阶。
一、 积极组织与发动, 做到切合实际 1、 创建绿色学校是一次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
为此,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由后勤校长、 教学校长、 教导主任、 德育(政教)
主任、 少先队辅导员及班主任等教师为成员的活动领导小组, 负责制定各项主题活动计划, 对主持或辅导教师还进行了专门的培训。
2、 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工作。
多次召开各班班长、 宣传委员会议; 通过学校广播站和班级黑板报等向全体师生进行宣传和发动; 同时系统印发有关创建绿色学校的辅导资料等。
3、 以班级或小组等形式自选活动主题并开展调查, 研究和实践。
自 2011年以来, 每年全校都有近半数的同学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二、 活动的开展 创建绿色学校的活动主题选定后, 全校学生就在学校领导或班主任、 指导教师的指导或辅佐下开展活动, 进行实践。
特别是假期进行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师生联系更密切, 回校后, 学生还要进行资料的整理, 归档及撰写总结等工作。(有关论文及总结见附件)
此外, 学校还要求德教办公室每学期至少利用多媒体进行以“绿色生命” 为主题的教学, 研究本校的绿化、 美化设计。
三、 成果与收获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经过我校师生们的共同努力, 学校校园已是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 65%。
在社会调查方面, 全体师生共上交调查、 研究、 实践报告共500 多篇。
1、 每一项主题活动期间, 上至领导, 下到教师、 学生都高度重视。
学校组织师生认真查阅有关资料(包括网上查询等)
或购买相关书籍, 反复研究计划、实施方案, 比较、 推敲、 验证结论。
有时还互相辩论, 以求得更为科学而且合理的解释。
这种精神亦是我们的收获之一。
2、 通过每一次开展主题活动, 使全校师生在生疑、 质疑、 释疑的过程中,提高了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深了我们对创建绿色学校重要性的认识, 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
武龙中心小学创绿主题教育领导小组
二 0 一三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