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游后感3篇井冈山游后感 2010年4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Apr・2010笙!堂笙兰塑』业巴垒!丛丛!鲢i如i!曼匦垃』坠Q卫!巴i!!(H坚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井冈山游后感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井冈山游后感
10 年4 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A p r ・20 10笙!堂笙兰塑』 业巴垒!丛丛!鲢i如i!曼匦垃』 坠Q 卫!巴i!!( H 坚翌垫i鱼盟g 西§ 箜i型坠i!!!£!)121:!型!:
堡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游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有感薛超( 中央财经大学, 北京10 0 0 8 1)摘要: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
它发行的“工字银元” 是中国红色政权发行的第一种货币。这种货币在经济上虽然相对幼稚. 却具有极大的历史意义与政治意义。
探讨红军造币厂的历史意义, 对于认识中国当代货币思想的起源与发展以及中国红色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将有所裨益。
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
进行思考、 比较。
汇总成这篇论文。关链词: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 工字银元; 货币一、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简介井冈山红军造币厂位于江西省井冈山市茨坪西北上井村。
19 28 年4 月 下旬, 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同志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5月 初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为了打击井冈山上的革命军队. 湘赣两省敌军对根据地除实行频繁的军事围剿外。还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
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给养困难。
19 28 年5月 , 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 红军军部将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的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
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 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红军造币厂沿用“墨西哥” 版别铸造了第一批银元。
并在每块银元上。
凿上了标志着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 自己发行流通的“工” 字印记. 称为“工” 字银元。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政权最早在革命根据地内发行流通的第一批金属铸币。19 29 年1月 底。
湘赣两省敌军调集十八个团的兵力, 分五路第三次“围剿” 井冈山。
上井红军造币厂厂房被敌人全部烧毁, 造币设备也被敌人破坏。
因而, 这个红军造币厂实际只存在了半年多时间, 就因井冈山的失守而结束。
但是,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建立和。
工” 字银元的发行流通, 成功地帮助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民, 度过了艰难的岁月 , 也为此后的湘赣革命根据地造币厂和中央苏区造币厂的建立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 它在中国革命政权的货币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二、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经济作用分析红军造币厂设立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通过发行货币的手段。
打破国民党对根据地的经济封锁。
根据马克思经济原理的定位, 货币有五个主要职能。
分别为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国际货币。
这里的“货币” , 更多的是指金银。红军造币厂印铸的货币, 是仿墨西哥银元的银币, 属于金属铸币的范畴。
从理论上讲, 可以担负起这五项职能。
然而, 井冈山处于中国内陆地区, 交通闭塞, 难与国外联系; “工字银元” 的流通范围又主要限于根据地内部, 因此“国际货币” 一项职能,是无法行使的了。・46・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向来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工字银元” 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
由于流通范围较为狭窄( 主要限于根据地内部), 造币厂所造货币的这两种职能也受到了严重限制。
根据定义。
价值尺度指货币衡量和表现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作用。
而流通手段的职能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即购买手段的职能。
在金属铸币制度下, 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直接制约着货币的价值及其流通速度。
在上井冈山前, 井冈山地区“人口不满两千。
产谷不满万担“。
工农革命军人数也不过在两万人左右。
按估算的人数来看, 当时在井冈山上的人一个人还分不到一块银元。
另外, 银元作为贵金属铸币, 本身具有较大的价值. 一般只适用于大额交易。
而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根据地是实行了经济封锁的. 根据地内物品稀缺, 连满足人们基本的生活需要都成了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打破经济封锁, 红军在根据地内设立了平价商店, 将从根据地外获得的物资在此交易。
由于平价商店的交易很难由物物交易完成。
因而它成了“工字银元” 的主要流通方向, 也是其实现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主要渠道。
然而, 平价商店所出售的商品多是一些日用品。
价格比较低廉。
用银元交易并不方便; 在根据地内的其他地方. 银元更难以发挥货币的正常作用。
买卖交易实际上经常为物物交换所替代。
因此。
“工字银元” 这两种作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 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实现。货币的另两个职能是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
根据定义。“结束流通过程的货币就是起着支付手段( m ea n 8o fp a y m e n t)职能的货币” ( 黄达< 金融学> P 17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因此。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是与流通过程分不开的。
既然“工字银元” 无法有效实现其流通手段的职能。
则其支付手段职能自然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实现。
当然, 应该意识到。
支付手段职能的实现, 或者说有效实现. 相对于流通手段职能有效实现而言, 条件是较为宽松的。
应该说, 凡是有交易或有货币的转移、支付之处, 均是可以行使货币支付手段职能的场所. 例如发放军饷、 工资。
从这个理论角度而言, “工字银元” 在此项货币职能的执行上, 没有太大的缺陷。
货币的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工字万方数据
银元” 是银铸币, 本身是一般等价物, 具有较高的价值, 不易磨损、 价值稳定、 储藏运送方便, 实现贮藏手段职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 这仅仅限于理论层面的分析。
事实上, 当时根据地实行财产公有制。
毛泽东同志在荆竹山提出的“三大纪律, 六项注意” ( 后演变为八项注意)中第二条纪律就是“筹款要归公” ,再加上购买物品的需要, 当时根据地内的人们实际上无法将银币用于贮藏, 那么“工字银元” 贮藏手段又无法有效地实现。三、 井冈山红军造币广的历史意义我以为. 红军造币厂本身存在的意义, 要大于它所铸“工字银元” 的意义。
也就是说, 井冈山红军铸币厂所体现的我党在政治、 经济思想上的成熟. 要大于铸币厂对于根据地现实经济运作所起的作用。首先, 红军在井冈山根据地设立造币厂, 是政权独立的表现。
独立发行货币的权力, 是独立政权的重要组成内容, 因为货币的发行直接关系到宏微观经济的运作。
根据地政权组织造币厂发行自己的货币, 标志了苏维埃政权在井冈山的正式建立。
也体现了共产党人缔造新中国的决心。
从井冈山红军造币厂设立后, 之后的根据地纷纷组建了自己的造币厂。
发行苏维埃政权货币, 实现了毛主席“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的伟大预见, 对共产主义政权的组建、 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币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学习与积累, 形成了宝贵的经验与理论。
新中国成立后. 演变为中国人民银行, 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直到今天,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中央银行。一直是中国经济的最高决策机关之一和政府经济对外的最高机构。
从长远来看。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的意义不言而喻。其次. 红军造币厂起到了稳定根据地政权的作用。
众所周知. 井冈山根据地政权是由三支革命力量( 毛泽东秋收起义部、朱德南昌起义部、 王佐井冈山部)结成的苏维埃政权, 人员素质不一, 政治觉悟不一。
况且又要实行财产公有的制度, 应该说初建时难度相当大。
造币厂的成立, 有效缓解、 甚至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了统一的货币, 要保证其在经济生活中正常发挥作用, 首先要形成统一的政权, 其次要形成统一的货币制度。“工字银元” 的出现, 有效解决了缴获贵金属分配不均的问题,将两客( 毛部、 朱部)和一主( 王部)结成了一股力量, 在日常生活中实现团结稳定。
为一致对外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次, 红军造币厂及其所铸“工字银元” ,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斗争策略的成熟, 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不断学习进步。
红军组建之初, 主要干部、 将领大致有四种出身:
一是军校毕业的职业军人:
二是有抱负有理想为革命献身的知识分子; 三是有觉悟、 受到压迫奋起反抗的工人、 农民; 四是原先土匪、 军阀军队中的将领, 投奔了革命。
应该说, 这些人打仗有勇有谋, 但在经济建设问题上却缺乏知识经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造币厂的负责人王佐将军. 他本身是贫苦的手艺人, 因有一身好武艺, 不堪压迫凌辱. 在井冈山落草为寇, 后来在结义兄弟袁文才将军的感化下投奔革命。
这种人不可能对经济理论有很深的认识。
但是在长期的对敌斗争中,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两个政权之间的较量, 不仅要取得军事战场的胜利, 经济的建设也很重要, 因为经济会直接影响到政治、 军事等各个方面。红军造币厂的建立与“工字银元” 的铸造, 就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对经济建设的积极探索和实践的最好明证。
值得注意的是, “工字银元” 的样式完全是仿造墨西哥银元的, 这是由于在当时的中国乃至全世界, 墨西哥银元具有良好的信用, 便于流通。
选择模仿墨西哥银元的样式. 并为货币规定价格, 证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货币也不仅仅是简单的金属一般等价物, 也是一种信用形式:
意识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职能。
这是经济思想的伟大突破, 对于今后的经济建设, 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最后, 虽然无法很好地执行五项货币职能, 但是不可否认. “工字银元” 的出现确实给根据地内的商品交易带来方便.规范了根据地的经济活动, 并使得根据地在对外斗争中平增了经济竞争力, 其现实作用是值得肯定的。当然, 任何一种事物, 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 尤其是历史事物, 必然带有相应的历史局限性。
除了上文已经说过的不能有效实现五种货币职能之外. 客观地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 从全局看, “工字银元” 的发行进一步破坏了原本已经混乱的中国货币体系, 使得国民政府的货币政策无法有效执行, 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根据地外的百姓日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然而. 负面影响是任何历史事物都避免不了的。
与造币厂的历史意义相比, 这不过是白璧微瑕。
辩证地看待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者的基本素质。四、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对今天的启示在我们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仍然可以带给我们些许启示。前文已经说过。
货币是政权独立的重要表现。
这是世界的共识。
也是红军造币厂对我们的启示。
然而, 仅仅有着独自发行的权力, 却没有完善的货币体系制度, 是不全面的, 或者说,缺乏配套货币制度的货币, 是无法有效履行货币的职能的。
货币制度必然联系于政权. 因此属于宏观调控范畴。
货币的流通作为市场的自然产物. 同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方能有效实现其职能。
这至少证明了政府宏观调控对于货币流通的重要性。另一个方面。
井冈山红军造币厂“工字银元“流通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 作为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发行量( 或其进入流通领域的数量)必须被慎重考虑, 因为它应当与流通过程中的被交易商品价值总量相等。
在红军造币厂的时代, 货币更多的是一种商品等价物, 而在当代信用货币流通的市场经济中, 如何准确把握市场货币需求量, 有效防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则不仅关系着经济的稳定, 更直接影响着政府的市场信用, 代表着一个国家政权的执政能力。
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 宏观调控必须基于市场, 以满足市场需要、 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目标。红军造币厂, 连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都成为了历史的往事。
但当历史的烟尘散去, 我们应当思索, 对历史作出正确的评价。
史为今鉴, 历史已经给了我们宝贵的经验与教训。
回到当代中国经济部门的发源地, 用思考感受历史, 用行动把握当前, 为中华的经济腾飞。
乃至军事、 政治、 文化的各个方面作出贡献。
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参考文献:【ll黄达. 金融学( 精编版)【M 】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 7 ・万方数据
篇二:井冈山游后感
山烈士陵园观后感井冈山早已不仅仅是一座山,它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象征、一种震撼、一种吸引、更是一种信仰。而井冈山精神作为一盏航灯,将永远照明我前行的道路,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优秀共产党人!
篇一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昨天晚上,为表达对井冈山革命烈士崇高的敬意,我们已经托人订好了献给革命先烈的花圈。所以,上午进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几名武警战士的协助下,举行了一个庄严而不失隆 健 重的敬献花圈仪式。
锗
随后,朋友找来的导 议 游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 坑 陵园的整体布局,并带 式 着我们有序地参观起整 叶 座陵园来。井冈山革命 峨 烈士陵园占地面积 40 镑 0 亩,坐北朝南,分纪 矛 念堂、碑林、纪念碑、 终 雕塑园四个部分。顺山 敲 而上有两组台阶,第一 诣 组有 49 级,象征着 1 讲 949 年新中国成立, 革 第二级有 60 级,寓意 北 烈士陵园是在井冈山根 夺 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 1 卑 987 年 10月建成。
真
陵园的第一部分是 酝 纪念堂,纪念堂大门上 嫁 挂着“井冈山根据地革 毡 命先烈永垂不朽”的横 叮 幅,这是彭真委员长 1 械987 年为烈士陵园题 城 写的。纪念堂内设有瞻 养 仰大厅,陈列室、吊唁 喘 大厅、忠魂堂。瞻仰大 陈 厅正面汉白玉墙上嵌刻 臆 着毛泽
东 1946 年为 颖 烈士们题写的“死难烈 限 士万岁”六个大字,正 良面玻璃柜中存放的是井 允 冈山革命烈士名册。这 怜 里还摆放了党和国家领 羞 导人来井冈山时向烈士 砚 们敬献的花圈、花蓝。
果右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 凯 国以后逝世的参加过井 燕 冈山斗争的主要领导人 穴 的肖像,共有 48 位。
与 左侧陈列室陈列的是建 蒙 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 维 吊唁大厅的四周墙上嵌 待 刻着井冈山上斗争时期 陇 壮烈牺牲的烈士英名录 佰 ,忠魂堂内则安放着 5 软 位老红军战士的骨灰。
表
出了纪念堂,沿着 糟 一条桂花、翠竹相拥的 扇 小道往上走,我们就到 帖 了顺山而上的井冈山碑 豫 林。这儿陈列着 139 蹬 块精湛的书法碑刻,有 岩 的是国家领导人上井冈 斜 山视察工作时的题词; 孕 有的是参加过井冈山斗 遗 争的老红军的题词;还 虐 有的是全国著名书法家 逐 、画家、作家和知名人 噪 士热心赞颂井冈山的题 昼 词。前香港特别行政区 肢 长官董建华的题词受到 鼓 厚待,单独在小园处立 倪 了一块大石碑。
浏 吸 览完碑林,沿着石板小 宿 径继续攀登至山顶,就 俺 可以看到陵园的标志性 滞 建筑:井冈山革命烈士 音 纪念碑。纪念碑高达 2 朵 7 米,表示 1927 年 搞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 员 级革命家在井冈山创建 镰 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 几 根据地,主碑的造型像 张 “山”字。据说有几层 嚼 含义:它远看像一团火 歼 焰,寓意井冈山的“星 倚 星之火,可以燎原”, 隧 近观如林立的钢枪,寓 砸意“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忌 ”。纪念碑的前沿还摆 窖 放了一尊“母
亲”塑像 硝 ,寓意井冈山是中国革 司 命的摇篮。
参观完 赁 纪念碑后,顺山而下, 钠 我们来到井冈山雕塑园 慕 。这是一座以革命历史 种 人物群像为题材的雕塑 迸 园。园内共安放有 19 妄 尊革命烈士和革命先辈 帜 的雕像,这 19 位革命 茸 烈士和革命先辈主要是 站 井冈山斗争时期共产党 忧 的前委、军委、特委的 鸯 代表。这些用青铜、汉 帖 白玉、花岗石铸造的雕 扣 像,风格各异,栩栩如 根 生,展现了这些伟人在 旨 井冈山时期的风彩英姿 彰 。
从井冈山革命烈 匈 士陵园出来,我由内心 谊 发出赞叹:井冈山,你 瓣 不愧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眩 !当我用手抚摸着用汉 难 白玉记载的井冈山斗争 觉 史,当我回想起一位同 佩 在雕塑园参观的老太太 柿 的深情话语:“这几个 钉 烈士都非常年轻,都只 副 有二十几岁啊……”我 渣 更是感慨万分、思绪万 绒 千:井冈山的历史是无 争 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的 契 光荣斗争史,如果今天 必 的中国人能继承和发扬 咏 井冈山先辈艰苦朴素、 狄 英勇奋战、不畏牺牲的 暮 光荣传统和革命斗争精 摇 神,我们还有什么工作 邓 做不好?还有什么困难 屿 克服不了呢?
篇二 蜒 “五指擎天秀井冈,险 硬 峰无限过黄洋。”曾经 誉 ,一首七律《井冈山》 撵 让我对井冈山——中国 凄 革命的摇篮无限神往。
死 7 月 25 日,怀揣着敬 睡 仰之心,我终于走进了 憾 素有“天下第一山”之 掷 美称的井冈山,开始了 蕉 为期五天的红色体验学 抑 习之旅。五天里,我们 翁 在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 酝 老师
的精心组织和带领 角 下,身穿红军服,头戴 鸡 红军帽,置身革命遗址 憎 ,聆听现场教学;面对 樱 革命先烈,缅怀革命者 坡 们英勇献身的气概;踏 翔 寻先辈的足迹,体验井 七 冈山伟大的精神。虽然 亡 只有短短五天时间的学 磊 习与培训,却让我们经 展 受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 白 洗礼和震撼。
一、一个 堰 个永恒的镜头——追寻 酱 井冈精神!
回顾学 谷 习的每一天,无数个永 积 恒的镜头又重现眼前, 骤让我们感动、愤怒、震 痞 惊、心酸,而心中的信 歇 念也更加坚定。
1 云 、现场教学,体会革命 睁 的艰辛和先辈的无畏。
膊
本次培训中,井冈 歹 山干部教育学院组织我 拄 们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 驴 园、毛泽东同志旧居、 赢 黄洋界哨口、小井红军 腹医院、小井红军烈士墓 捧 、荆竹山雷打石等地点 惹 进行了现场教学。烈士 篡 纪念碑前,面对先烈忠 昭 魂,我们敬献花圈,聆 获 听着老师满怀深情的讲 煤 解,眼前划过先烈们英 郧 勇就义的画面;井冈山 罩 革命博物馆里,一件件 越 红军文物,一幅幅生动 聘 的图片,脑海中仿佛再 蛛 现了惨烈的战斗场景; 垂 红军医院旧址中,肃穆 须 、宁静,像是倾诉着当 据 年残酷战争的艰苦岁月 说 ;黄洋界哨口上,昔日 阳 地势险要、防守森严, 狰 如今虽已看不见战旗飘 阳 动,听不见震天的呐喊 震 声,但身旁的炮台和身 延 后两块纪念碑似乎在默 画 默地讲述着军民齐心协 酚 力,奋勇杀敌的故事, 哆 我们依稀听见毛泽东用 匀 那浓浓的湖南乡音吟诵 艺 “黄洋
界上炮声隆,报 靛 道敌军宵遁。”这一切 扒 ,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 嫡 革命时期军民生活条件 盛 的艰苦、革命斗争的残 酸 酷、革命先辈的无畏精 髓 神和革命胜利的不易, 财 每一处革命旧址,每一 对 张陈列图片,每一个往 洛 日的激情故事,带给我 谚 们的都是一生的感动、 痉 一生的记忆、一生的动 九 力。
2、专题学习 勘 ,明晰井冈山斗争历史 虱 和革命精神。
学习 蛹 期间,一场场理论联系 殴 实际的专题讲座叩击着 萝 我们的内心,促使我们 蒙 去回味、思考,继而反 禁 躬自省。在干部学院专 惮 家教授的《坚定理想信 锯 念,加强党性修养》专 殆 题讲座中,我们深刻地 匡 认识到增强党性修养, 彦 对一个共产党人以及对 沧 我们执政党的无比重要 两 性;《落实全面从严治 斤 党新要求,加强党风廉 测 政建设》的专题讲座中 蕾 ,我们看到党中央勇于 嚷 刮骨疗伤,从严治党的 茫 决心,让我们对党和国 投 家美好的未来充满了信 诸 心。在专题教学《井冈 壁 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 袄 中,我们了解了井冈山 招 斗争的艰苦历程、井冈 鳖 山的历史贡献以及井冈 礁 山精神的内涵,明晰了 印 这段历史以及它在中国 友 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和 膏 意义。
3、真情在 挣 线,感受老一辈革命家 扦 的博大胸怀。
培训 幼 期间,我们参与了主题 撩 为井冈山精神代代相传 膳 的真情在线互动课堂, 训 与王佐、曾志、江满凤 帚 等井冈山红军后代座谈 耀 互动,近距离接触,感 锑 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县 家的博大胸怀和感人事 斥 迹。红军后代们深情的 皂 讲述,主持人
动人的解 翻 说,舞台大屏幕上配以 榆 相关图片和采访视频, 鼠 给我们上了一堂非常生 睡 动的党课。特别是红军 政 老战士曾志之孙石金龙 车 与主持人一问一答中, 杨 讲述了曾志老人对革命 余 的无限忠诚、对党的无 尺 限热爱和对家人的严格 严 要求,为了革命的需要 船 将儿子托付给群众照顾 匀 、婉拒孙儿提出的“转 头 城市户口”的请求、将 催 每月日常开支后剩下的 秽 工资全部捐出……一个 折 个细节真实呈现了老一 寝 辈革命家的高风亮节和 烫高尚品格。“死后不开 助 追悼会,遗体送医院解 恤 剖,有用的留下,没用 侗 的火化……”当主持人 草 慢慢念出曾志老人的遗 讲 书时,台下的我们不禁 音 热泪盈眶。来到井冈山 剂 ,每一个人的灵魂都被 窝 井冈山革命烈士的英勇 不 事迹深深震撼,被一个 儒 个可歌可泣的故事感动 名 着。
4、体验活动,提 啦 升责任感和使命感。
测
五天学习,我们沿着 耘 当年红军行军路线,进 增 行“部队整编”,制定 勤 “三大纪律”,在雷打 咎 石开展铁纪教育,然后 蒲穿越河谷、山林、救护 址 伤员,重走朱、毛红军 熔 挑粮小道。这短短的几 行 天,我们个个精神抖擞 歼 ,昂胸阔步,仿佛已置 屿身于炮火连天的革命岁 慧 月中,行进在当年的红 棵 军队伍中。这也让我们 辅 更深切地感受到当年红 页 军战士长途跋涉的艰难 粤 ,体验到当年红军的艰 盖 苦奋斗和坚定信念的追 陨 求。
也许只有亲历 筐 井冈山,才会使我们更 琶 加透彻理解“革命”、 滁 “奉献”、“无畏”等 瞎 词的真正含义;也许只 喀 有静心聆
听井冈山的故 毋 事,才会给予我们跨越 臻 历史长河带来更多的思 炔 想震撼。究竟是什么力 墨 量在支撑着当年这些革 遍 命先烈经历了那些艰苦 善 卓绝的岁月,仍然矢志 贫 不渝、坚守信念?究竟 洞是什么力量在激励着当 敲 年这些革命先烈经历了 洛 惨烈悲壮的战争,仍然 辽 孜孜不倦地探寻中国解 福 放之路?我想,这就是 切 井冈山精神,这就是井 砍 冈山的红土地和革命先 诌 烈的鲜血所凝炼,所铸 枝 造的井冈山精神:坚定 娱 信念、艰苦奋斗、实事 逸 求是、敢闯新路、依靠 如 群众、勇于胜利!伟大 囊 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 羔 ,正是井冈山精神,使 迫 我们对什么是正确的人 甜 生观、价值观、幸福观 瓷 、苦乐观有了新的认识 相 。
二、坚定理想信 铆 念——做永不缺“钙” 饮 的共产党人。
如果 蕊 说,走进井冈山之初, 诸 我们心中充满的是敬仰 质 和神往,那么,当我们 京 在井冈山经历了体验式 携 学习的全过程之后,心 剧 中更多的是对理想信念 颤 的深刻领悟,感受更多 苏 的是身上的责任和使命 寻 感。
习近平总书记 欠 曾说:“理想信念就是 裙 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赞 ’,没有理想信念,理 农 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 症 就会‘缺钙’,就会得 劝 ‘软骨病’”。这段论 仰 述,把人的生命元素“ 腋 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 妙 ,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 挞 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 饿 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 百 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 在 强理想信念对于矢志不 杏 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 承 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 戎 的巨大作用。学习过程 张 中,我经常想,无论是 唾 井冈山
革命者的英雄事 涉 迹,还是中国革命遇到 首 的无数千难万险,中国 凹 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建 仙 设的伟大成就,都源于 祭 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 撬 一名共产党员,只有心 庐 中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暇 才会有奋斗目标,才会 考 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才 附 会像井冈山革命者们为 奈 了党和人民而义无反顾 抑 ,奉献自己的一切。
汲
体验、聆听的学习过 札 程中,我也常常反省自 惯 躬:我都做了些什么、 集 我应该做些什么、我应 要 该怎样去做?曾几何时 铃 ,我也曾为自己工作的 院 不易有过怨天尤人,也 色 曾为小有的成绩而沾沾 沥 自喜过?对比这些优秀 结 的共产党人,我感到了 邪 自己是如此渺小,我所 缘 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微 拈 不足道。作为一名共产 失 党员,就应该不断汲取 甄 政治营养,加强党性修 秩 养,坚定理想信念,把 寻 责任感和使命感转化为 域 教育教学的动力,投身 歧 到工作实践中。我是学 嫡 校的一名领导,如何坚 许 定理想信念,做一名用 雷 不缺“钙”的共产党人 绚 ?我想,我们需要始终 变 保持“捧一颗心来,不 皋 带半根草去”的奉献观 浇 和“俯仰天地,无愧我 鞭 心”的名利观,才能朝 扳 着为教育事业殚精竭虑 感 、桃李满天下的目标前 蘸 进、奋斗。中国共产党 际 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 挝 民服务,我们所面对的 恤 是天真稚嫩的孩子们, 梆 我们的工作关系到的是 执 千家万户的眼前利益和 拟 长远利益,也更需要始 噎 终坚持做好服务育人的 榨 工作。既要服务于学生 嫡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 歉 思想道德观念,帮助他 献 们掌握必须的文化知识 痒 和技能,为他们的健康 乙 成长和将来成才奠
定良 硫 好的基础,又要服务于 川 家长,让家长理解、支 川 持教育事业,与学校教 储 育形成合力,更好地促 助 进教育事业的健康、良 锭 性发展。
当前,我 范 们正面临教育改革的关 尼 键时期,如何充分挖掘 啤 学校的资源优势,构建 掌 适合本校长远发展的课 犀 程体系?如何引导老师 鹤 们静下心来钻研教材, 氟 寻找各学科互相交叉、 旦渗透的知识点,尝试课 韧 程整合的授课形式?如 瑶 何将统一编班工作顺利 遮 开展?都将是我们今后 昭 工作的重点。我想,面 帕 对改革、实践中的种种 烛 困难,我们就需要具备 斑 井冈山精神,坚定改革 尧 的信念,在工作中勇于 遗 创新,敢于实践,不断 眩 总结经验教训,使学校 译 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成绩 稗 ,有特色,有发展。
砸
五天的井冈山生活令 锋 人难以忘怀,徜徉在魏 暗 巍井冈山上,触摸着井 骚 冈山上的土地,在我的 努 心里,井冈山早已不仅 ...
篇三:井冈山游后感
冈山》 观后感田凌云
20111401130
材料 1109
《井冈山》 观后感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80 周年之际, 老师组织大家观看了历史大剧《井冈山》 , 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坚定信念、 敢闯新路、 艰苦奋斗、 实事求是、 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的井冈山精神。
1· 剧情介绍
在文家市的前委扩大会上, 余洒度、 苏先俊对毛主席要上井冈山当“山大王” 的决定大加谴责, 毛主席睿智地让列席会议的营连领导各抒已见, 使会议形成相持的局面。
大家期待着一锤定音总指挥卢德铭只说了一句话:
我为能有毛委员来指挥我们这支队伍而感到庆幸。
说罢恭敬地向毛主席敬了一个军礼, 转身离去。
闻悉朱、 毛进入赣南的消息, 国民党江西守军的两位师长杨池生、 杨如轩赶到省主席朱培德的寓所听候旨意。
正在菜地里松土的朱培德捉起一个菜虫子, 两指狠狠一捻„„
石径岭隘口, 朱德的部队受到敌军的阻击, 情势十分严重。
朱德身先士卒, 攀崖隐蔽接敌, 杀出一条血路。
在血战中, 班长粟裕头部中弹, 苏醒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
芦溪山口, 毛主席的部队也被伪装成老表的民团头目陈开财带进了 伏击圈。
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 卢德铭壮烈牺牲, 毛主席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枪„„行军路上, 连党代表罗荣桓注重发挥党支部的作用、 使连队艰难苦战而不溃散的事迹引起了毛主席的关注和思索。
途经三湾时, 毛主席不但把部队师的建制缩编成一个团, “杯茶” 释了 余洒度、苏先俊的兵权, 而且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成立士兵委员会, 推行“三大民主” 和“支部建在连上” 等建军的重要原则, 使部队的面貌为之一新。
被革命军救起的当地贫苦农民、 新婚夫妻钟大龙和方小凤却执意要求入伍, 毛主席欣然应允。
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部队几经苦战也只剩下了八百多人。
朱德与陈毅、 王尔琢等商议后决定改编成一个纵队。
在誓师大会上, 陈毅以党代表的名义作了 动员, 朱德亲手击毙了哄抢当铺的害群之马。
正在这时, 身负重伤的粟裕爬行归队。
朱德背起粟裕, 面对队列声泪俱下„„
电视剧虽然结束, 但是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毛主席、 朱将军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画面还历历在目, 似乎还脑海里还浮现着朱德将军身先士卒, 攀崖隐蔽接敌, 班长粟裕头部中弹, 苏醒后仍爬着去追赶队伍, 秋收起义部队伤亡过半, 卢德铭壮烈牺牲, 毛主席悲愤之下平生第一次举起了 枪„„
结束观影后, 我对曾在初高中课本上学习的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也让我们更有兴趣的重新了 解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细节。
1.
毛主席选取井冈山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井冈山在中国众多的大山中并不算出众, 但为什么毛主席会在 1927 年 10 月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挺进井冈山, 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呢?
首先, 井冈山是天然的屏障, 有利于保存革命势力。
井冈山, 绵延几百里, 横跨几个县, 到处高山大岭, 林深草密, 就是现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进入井冈山未必那么容易找到, 何况是 80 年前。1927 年 9 月, 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进攻中心城市失利后, 毛主席领导的各路部队在文家市会师。
9 月 19 日, 毛主席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会议, 决定放弃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 把部队行动计划由原定夺取长沙改为向湘南进军, 以保存实力, 积蓄力量。
翌日, 毛主席在会师大会上代表前敌委员会向全体起义战士作了动员, 随后率部南进, 部队上了井冈山, 从而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有效地保存了 革命力量。
其次, 井冈山是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 能够躲避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井冈山, 介于湖南酃县和江西宁冈、 遂川、 永新四县之交, 总面积约四千平方公里。
山区地带, 是比较贫穷落后的地方, 也是当时国民党力量比较薄弱的地方, 革命力量进入井冈山, 有利于与国民党军队迂回战斗。
大革命时期, 这几个县都建立了 党的组织和农民自卫军, 群众基础比较好; 山上的茨坪、 大小五井等地都有水田和村庄, 周围各县农业经济可供部队筹措给养; 这里离中心城市较远, 交通不便, 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 崇山峻岭, 地势险要, 森林茂密, 只有几条狭窄的小路通往山内, 进可攻, 退可守。
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条件下, 是一块理想的落脚点。
最后, 井冈山当地绿林军袁文才、 王佐部队欢迎毛主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上山并加入革命队伍。
袁文才,
1898 年生于江西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一个客籍农民家庭, 在永新县一中读了 中学。
因出面维护当地农民的利益, 受到土豪恶霸迫害, 故被逼上山, 成为"绿林"性质的"马刀队"的头头, 啸聚山林, 劫富济贫。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 他受到鼓舞, 将其所部改编为宁冈县农民自卫军。
同时于 1926 年经中共宁冈县党支部负责人龙超清做介绍人, 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7 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 他领着拥有六十支枪的农民自卫军, 又重上了 井冈山。
王佐, 又名王云辉, 绰号王南斗, 井冈山上的下庄村人, 1898 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只读过三个月的私塾, 后学做裁缝为生, 还略通武术。
有次他领人杀了 四个税警, 并独自拉起队伍, 也打着"劫富济贫"旗号, 成为井冈山上的又一股"绿林"势力, 并与袁文才结拜兄弟、 组成互助军事同盟。
第一次国内革命时, 王佐也投入革命洪流, 将自已的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
大革命失败后, 他带着他的队伍便又重新活跃于山林。
袁文才、 王佐两支绿林式的农民武装, 王佐部驻在山上的茨坪和大小五井等处, 袁文才部驻在井冈山北麓的宁冈茅坪, 互相配合, 互相呼应, 且有与国民党部队斗争的经验。
有一股绿林军愿意收留被国民党军队围堵的武装力量, 并加入革命队伍, 这也是为什么将井冈山设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原因。
2.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过程
1927 年 10 月, 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地区后, 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 创建革命根据地。
到 1928 年 2 月底, 初步形成了包括宁冈全县, 遂川县西北部, 永新、 酃县、 茶陵等县部队地区在内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 月中旬, 朱德、 陈毅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 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 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 月 20 日, 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成立, 毛泽东(后谭震林) 任书记; 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成
立, 袁文才任主席。
革命军和赤卫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 打破江西国民党军的 4 次“进剿” 。
到 6 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宁冈、 永新、 莲花三县全部和遂川、 酃县、 吉安、安福等县的一小部分地区。
7 月至 l929 年 1 月,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 先后打破湘赣两省国民党军的三次“会剿” , 巩固了 根据地。
l928 年 l2 月, 彭德怀、 滕代远率领红军第五军主力由湘鄂赣边转战到井冈山, 同红军第四军会师, 增强了 红军的力量。
1929 年 1 月14 日, 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根据地, 向赣南进军, 留守井冈山的红军和赤卫队坚持斗争。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上, 后来又发展为湘赣革命根据地。
3·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的一个硕果, 研究这段历史可以给我们以很多启示。
一、
取信于民、 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根本前提
保护人民的切身利益, 成为人民群众了解和信任红军的重要方面。
1929 年 3 月 24 日, 红军打下闽西重镇长汀城, 发布了 红四军《告商人及知识分子》 书, 说明红军对城市的政策是:取消苛捐杂税, 保护 商人贸易; 欢迎知识分子参加工农革命, 发挥才干。
应该说, 红军注意保护人民的利益, 提供商人自由贸易的空间, 发挥知识分子的才干, 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对发展革命力量, 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及以 后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
制定代表人民利益的土地政策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重要条件
例如, 1930 年 6 月召开的南阳会议, 对土地分配又增加了 “抽肥补瘦” ,
使土地分配制度更加合理。
1931 年 2 月, 又纠正了井冈山《土地法》 中关于
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属于农民, 农民只有使用权, 禁止土地买卖的规定。
在同年 10 月于峡江召开的总前委会议上, 毛泽东又提出了要彻底平均分配土
地。
他强调指出, 只有如此, 才能争取广大的贫农群众, 才能彻底推翻封建剥
削。
以后的实践证明, 这一套比较完备而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土地制度改革办
法, 指导了 农村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实践, 也为根据地的巩固, 提高农民的革命
积极性和生产积极性, 发挥了 重要作用。
三、
小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重要依
托
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有一个由小到大、 由弱到强的过程。
党的任务
就是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 发展壮大革命力量, 以农村包围城市, 最后夺取
城市, 夺取革命胜利。
为了实现这个任务, 必须坚持三项基本方针: 一是深入开
展土地革命; 二是彻底消灭民团土匪, 发展工农武装, 有序地波浪式地向外发
展; 三是发展党的组织, 建立政权, 肃清反革命。
毛泽东在创建中央革命根据地
过程中提出的符合中国特点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既有发展目标, 又有正确的
发展思路, 基本上形成了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民主革命道路。
四、
工农民主政权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政治基础
五、
红军和游击队的存在和发展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军事保障
为了 提高部队战斗力, 红军按照中共六大决议要求, 在长汀进行了整编,
将原有的红四军工动委员会改为政治部, 由毛泽东兼任政治部主任; 每个纵队
设立政治部, 由党代表兼主任。
支队、 大队两级设党代表。
但是, 在红四军内
是否要设立军委, 也就是军队是否要党领导的问题上, 发生了 激烈的争论。
经
过半年多的争论, 在中共中央的指导下, 在周恩来、 毛泽东以及陈毅的努力下,
坚持党对军队领导的意见占了 上风。
1929 年 12 月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
决议, 明确规定了党和军队的关系要遵循“党指挥枪” 的原则, 系统地解决了
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如何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
性问题, 规定了红军的性质、 宗旨和任务, 这就为红军的建设指明了 方向。
六、
实施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政治保证
七、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统一党和红军思想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得以建立的思
想
基础客观世界十分复杂, 党内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现象, 因
为认识不同而产生分歧和争论, 也是正常现象。
毛泽东指出: “党内有争论问
题发生是党的进步, 不是退步。
” [1]P64 关键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通过党
内的讨论甚至争论, 形成对形势的正确认识和判断, 从而统一认识, 增强团结,
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正确的、 符合客观规律的政策, 指导革命斗争取得胜利。
党的团结统一是非常重要的。
从大的总的政治方面说, 是在党的纲领和路线方
针政策基础上实现团结和统一; 从具体的、 方法论的方面来说, 则是坚持理论
和实际的结合, 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反对主观主义, 反对教条主义, 求真务实, 使全党为着共同的目标团结一致, 共同奋斗
4.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 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的意义是无法估量的。
如果没有井冈山这块革命根据地的接应, 则朱德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以及后来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部队, 都很难立足。
而井冈山上有了朱德、 彭德怀这两位行伍出身、 久经战阵的优秀军事指挥员指挥作战, 就犹如猛虎添翼, 大大增强了 红军的战斗力。
井冈山上的红旗不倒, 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斗志, 坚定了 革命必胜的信念。
在井冈山红旗的指引下, 各地被打散了的革命力量又纷纷聚集起来, 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
失败的教训往往比成功的经验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
因为这些教训的取得, 是用大量的流血牺牲换来的。
从大革命失败以后, 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不再像从前那样盲目了, 自然而然地、 更多地动脑筋思考各种问题。
我认识到, 作为一个革命者, 自己应该有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不能够一味地盲从, 人云亦云。
这样才是真正对革命事业负责。
5. 感想
再又一次深刻学习了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一重大历史后。
我们仔细思考, 弄懂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 的条件下发生的, 为什么会发生, 他们有什么意义。
我们将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
我们将更加坚定为民族振兴、 为中国人民造福的决心。
我们将更加勇 敢, 更加顽强, 更加坚韧不拔的前行。
我们感激前人, 学习前人, 也要无愧于前人。
我们也 将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为后人留下我们的脚印。
革命的残酷, 另一方面还在于人员的牺牲。
黄洋界保卫战役的指挥 者, 这些功臣, 大多夭折于此后的战斗中, 还有在井冈山历史博物馆中见到的诸多面孔, 均 殒命于战场,可见新中国的建立, 有多少热血儿女铺路啊。
井冈山, 天时地利人和, 养育了 革命队伍。
秋收起义失败后, 毛泽东没有接受瞿秋白的 邀请进城, 而是进山当起了“山大王”
, 历史记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