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4321工作法”党建工作法(完整),供大家参考。
“1 14321 工作法”党建工作法
一、“一引领”是党建引领 继续推进实施党建“365 党员服务平台”和“ 阳光驿站”党员之家等党建活动载体,但载体的深化、拓展、推动作用不够,以社区党委、非公企业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服务居民为根本,以区域化党建为载体,拓宽触角延伸,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创新,广泛有效的调动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推进民主管理,推进民主管理,推动社区幸福指数提升,做人民满意的社区; 二、“四特色”是积极打造“四驱快车”特色品牌,实现了多角度整合、全方位服务。
1 是打造“清风和韵”廉政文化一条街 2 是打造“爱动力”雷锋志愿者服务队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社区党委积极整合辖区资源,不断强化社区党组织服务民生功能,引入社会组织资源,探索成立由 56 名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爱动力”雷锋志愿者服务车队进社区,开展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活动,服务内容有“爱心互助资金、助学、助医、爱心出行、帮扶救助、法律咨询”等,目的是通过帮扶来提高社区弱势群体生活质量。也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通过基层党建的引领,构成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基层党建服务模式,为弘扬道德正能量作出了积极贡献。
3 是打造“E 心爱”社会组织数字化远程服务港 4 是完善佐邻佑舍托老服务平台建设 三、“三健全”破解区域化党建合力不强的问题 1 是健全协调指导机构。依托街道区域化党建工作,开展健全完善社区区域化党建“三级”网络管理模式,建立社区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网格党建工作协调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联席会议三级共建协调机构,不断完善社区共驻共建机制。
2 是健全相关政策制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社区党委对驻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权、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以及对辖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权等职能。打破区域内条条块块的局限,对所涉及部门党组织下达区域化党建任务,要求其将区域化党建工作纳入本系统、本行业、本单位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列出计划,明确责任,并作为考核内容。
3 是健全社区与单位结对共建制度。开展社区与单位结对共建,协同构建条块联动、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搞、服务联做、资源联用“六联”服务平台,实现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优化、整合和利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良好态势。
四、“两整合”破解社区党建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整合辖区职能部门优势,寻求共识,加强协作,促进融合,结合各社区居民实际需求,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志愿者服务
团队共同设立“民情民意你点我来”“民情愿景站”“微心愿”等站点,广泛吸纳党员、在职党员、居民群众参与,表达所需、所愿、所求,反馈我帮、我助、我能,带动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树立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党员参与服务社区、服务居民的积极性,一方面激发各方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提升居民对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发挥党组织凝心聚力的“主心骨”作用。
五、“一加强”解决党员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 略
推荐访问:“14321工作法”党建工作法 工作法 党建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