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4篇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艺术教育心得体会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教育心得体会 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于丰富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魅力,促进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教育部将在 XX 年对艺术教育开展改革,以确保其在所有课程教育中的时间和份额,并提升艺术教育在升学中所占的权重和份额。从我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来看,一方面是普及率不高,但另一方面,近年来不少学生艺术团体在国际上屡屡获奖,水平甚高。其原因在于,这些团体内相当一大部分是艺术特长生,他们不但有固定的排练时间, 畦 还经常聘请知名的艺术家指导排练。而屡屡获奖又可以大 费 幅提升所在学校的名气,从而吸引更多的生源。于是,艺 底 术成了阳春白雪,艺术教育披上了功利的外衣。
更可 侩 怕的是另一种现象,在每年的艺术报考大军中,对美术、 翼 音乐、舞蹈、戏曲真正感兴趣的考生其实寥寥无几,大部 分考生都是对艺术既不爱好又无特长,仅仅因为文化课成 鞍 绩不好而临阵改行,希望在突击训练中学会一些应付艺考 畿的技巧和方法,得到一张大学门票。艺术是以深厚的文化 鄣 底蕴为基础的,很难想象这些带着功利目标的学生能在艺 耽 术道路上走多远。而不重视文化素养、只培养工匠的艺术 裢 教育,最终戕害的将是艺术本身。
在这种功利主义的 楗 导向作用下,当前中小学的艺术教
育,目标大多指向艺术 蹊 考试,这非但没有提高中小学艺术教育质量,反而严重损 构 害美育教育。一方面,很多家长在孩子学艺中投入了大量 帐 的财力与精力,寄予了较高的期待,使得孩子始终在较大 ∩ 的压力之下学习,学习过程已经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义, 勺 也在葬送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一切为 麇 了艺考的指导思想,使艺术教育过分追求专业技巧而忽视 文化素养,培养出越来越多的“瘸腿”人才。
艺术教 蛞 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其目的不仅仅是培养艺术家,更是 酝 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精神,提高他 糟 们的生活情趣,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增强他们对艺术的 壕 感知与欣赏、表现与创造、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也 就是说,作为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目标在于美育,在 唑价值观上与功利主义格格不入。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 轺 说过:“艺术是生活的镜子。”这面镜子应能够让全社会 认识和尊重人自身所具有的物质和精神价值,促进个人觉 Π 醒,而不应被扭曲、功利化以致成为升学的“敲门砖”。
写 笔者认为,去功利化应该是艺术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
篇二: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领域学习心得精选 3 篇艺术领域学习心得一:学习《指南》中艺术领域的心得体会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艺术对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调节,受益于终身的好处。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 楷 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 莹 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 啮 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 溶 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 价 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 肿 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 锦 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 鸯 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 岳 见,艺术的关键在于教师 劳 “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 舅 ,幼儿“感受和发现美” 形 ,以及“表现和创造美” 痞 。那么,教师如何创设? 妊 创设怎样的条件和机会? 咽 这是教师需要着重从自身 琐 方面来思考的。幼儿感受 涤 、体验和发现美了吗?是 榆 怎样表现和创造的?这是 惠 幼儿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 允 。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 萤 ,有时往往关注更多的是 运 结果,也就是幼儿在活动 焚 中的具体表现,是不是学 佣 会一首歌了?忽视了教学 鳞 情境的创设,忽视了是什 锋 么原因导致孩子们不喜欢 谣
或者学不好。
幼儿艺 州 术教育中该如何体现《指 汛 南》理念:《指南》建议 殷 要把艺术教育放在普通教 谓 育的范畴内,强调艺术表 采 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首 侨 先从文章的基本思想及原 偿 则的三方面可看出:要达 讶 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 语 方面入手:
一、发展幼儿 剖 的艺术兴趣
兴趣是最 溺 好的老师,它会像催化剂 猾 一样,激发幼儿不断去实 泻 践,去探索。对幼儿来说 畅 ,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无源 馅之水,无根之木。因此, 丝 兴趣培养是对幼儿进行艺 盔 术教育的前提。由于幼儿 藉 的兴趣具有偶然性、不稳 腑 定性等特点,他们自发的 似 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 熊 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 了 留在“好玩”“我喜欢” 侄 的水平上。这种兴趣容易 震 转移,也易于波动。艺术 孔 教育激发兴趣的目的是将 拭 浅层兴趣引申,并提高到 这 有一定深度的动机水平上 江 。从而使他们成为积极主 骏 动的参与者。而孩子的兴 秉 趣还来自教师积极的评价 朔 ,每个孩子都有被老师肯 债 定的心理需要。如:在艺 否 术教育中我常用赏识、赞 亢 扬的口气肯定幼儿独特的 毯 构思,奇异的想象抓住作 弓 品中某一闪光点加以肯定 这 、表扬,常以“你进步了 邵 ”“要是你……,那会更 凛 棒”的口气来培养幼儿在 鸳 活动中的
兴趣。
二、通过 邪 艺术活动体验审美愉悦
速
幼儿艺术教育是一种操 矛 作教育,是培养幼儿手、 渴 眼、脑协调活动的操作教 询 育,也是感受和创造美的 呼 过程,在教室里有意识设 袁 置艺术角,提供油画棒、 痔 颜料等绘画材料,提供录 烟 音机磁带、打击乐器、文 吻 学作品、故事书等,给幼 叼儿充分的自由度,为他们 拥 创设一种宽松、自由民主 壹 的氛围,创设良好的艺术 殉 氛围和环境让他们自由思 凿 索、大胆想象。另外,创 劈 设宽松的心理环境也为幼 蠕 儿提供了自由空间,所以 嫂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要创设 芝 游戏化的练习,创设愉快 茧 积极的情绪,要尊重不同 终 寻常的提问,尊重不同寻 逾 常的想法,要向孩子表明 描 他的想法,为自发的学习 糊 提供机会并给予肯定,给 登 实践提供一段不受评价的 与 时期。
三、艺术教育要走 锯 向幼儿生活
《指南》 坞 建议:尊重幼儿自发的表 恶 现和创造,并给予适当的 卜 指导。如:鼓励幼儿在生 蜗 活中仔细观察、体验,为 零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 雷 。如,观察不同树种的形 韭 态、色彩等。这既符合当 逮 代教育改革的趋向--- 语 --教育回归学生的
生活 芝 ,又体现了教育走近幼儿 殖 的生活世界。并且经常让 安 幼儿接触适宜的、各种形 烫 式的音乐作品,丰富幼儿 遗 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和 颖 幼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 脊 品等装饰和美化环境;利 扮 用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的 亿 机会,带幼儿幼儿观看或 镇 共同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 宝 地方民俗文化活动,如皮 殿 影戏、剪纸和捏面人等; 潜 有条件的情况下,带幼儿 矮 去剧院、美术馆、博物馆 祈 等欣赏文艺表演和艺术作 奠 品。
(884 字)
《 唁 指南》的“艺术领域”中 芳 对教师提出要求:“和幼 友 儿一起用图画、手工制品 拨 等布置环境、美化生活。
尾 ”
我们的生活缺不了 薛 美的事物,对美的渴望是 撒 每个人的权力,《指南》 拿 中也说到“每个幼儿心里 孕 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我 心 们应该满足孩子们,这对 扒 于教师而言是举手之劳, 响我也确实当任务做了。这 智 周正好是“春天”的主题 而 ,安排了制作活动,孩子 杏 们制作迎春花、桃花、梨 斗 花和柳条,有的是个人作 塑 品,有的是两人合作。我 悯 当时只是配合师父将柳条 患 挂起来,在我布置好教室 疫 之后,维维走来告诉我说 识 :“老师,我们把春天搬 留 到教室里来了,你看,花 完 瓶里有黄色的迎春花,红 蛹 色的桃花和白色的梨花, 计 窗户上还有绿绿的柳条, 嗓 真漂亮!”布置环境对我 许 来说只是任务,而对于孩 幽
子来说却有着不可思议的 几 内涵,我被她的一番话感 亲 动了,忍不住夸奖她:“ 讨 你说得正好!”她笑得可 沿 欢了。这段小故事告诉我 皿 :教室里的环境布置能开 鬼 拓孩子的思维,一定要重 垦 视教室环境。下次一定会 津 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布 嫂 置教室、美化教室,让孩 煞 子们成为教室里的主人!
换
《指南》中强调“成 艳 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 宴 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不 苦 能为追求‘完美’而对幼 栋 儿进行千篇一律的训练, 至 以免扼杀其想象与创造的 与 萌芽。”我的理解是:每 购 个孩子都有丰富的想象力 曝 ,能用语言大胆地表达出 扭 来,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 朗 能把他的心中所想绘画出 事 来,这毕竟需要有一定的 道 绘画基础。我们不训练孩 琴 子们的绘画技能,但也不 火 能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让 件 孩子去创作,创作要以绘 搽画基础为奠基。当然,孩 则 子们的创作是浅层次的, 桥 不能对孩子要求过多。想 韭 要提高孩子的绘画基础, 引 不一定要教师施加给他, 体 我想可以让孩子选择一些 趾 自己喜欢的绘画读本,画 焊 一画自己喜欢的人物、小 见 动物和植物。这是他自发 幸 的一种对于美的理解,孩 袁 子会有一种亲身体验:这 脂 本书上画的东西是我喜欢 掀 的美的东西。这样,既不 扩 会出现千篇一律的作品, 篡 又让孩子有能力去创作。
早 当然,提高孩子绘画能力 垛的办法还有许多,每位老 辉 师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方式 耗 方法。
艺术领域包括 猿 美术和音乐,我觉得边听 叙 音乐边画画是一种享受, 魂 有着 1 加 1 大于 2 的价值 瞳 。美术活动时可以播放一 惊 些与该活动相称的音乐, 溜 用音乐和美术相结合的形 秆 式,让孩子们去感受美, 槛 表现美,创造美吧!
木 艺术领域学习心得三:艺 夕 术领域学习心得(956 林 字)
通过李老师对《 舵 纲要》、《指南》的解读 寓 ,使我明白:艺术的关键 欲 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 脓 和机会”,使幼儿“感受 匝 和发现美”,以及“表现 窿 和创造美”的过程。《指 搐 南》非常鲜明地体现了“ 福 面向全体幼儿,以幼儿发 怨 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艺 郡 术部分指出:尊重幼儿的 铜 兴趣和独特感受,理解他 钱 们欣赏时的行为。要让每 崭 个幼儿在其艺术天性的引 美 领下,按他们自己的能力 钮 水平,在艺术活动中大胆 诞 、自由地以自己的方式表 挂 达他们对周围世界与生活 希 中美好事物的感受,体验 聂 自由表达与创造的乐趣。
绽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 醇 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 拜 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 抖 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 坊 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 拼 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 印 会用心灵去感受美和发现 吟 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 敞 和创造美。艺术贵在创造 阉 ,
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 揽 时,我们要注意培养幼儿 乓 的创造力,要让幼儿充分 嚼 的发挥其自主性,不困住 荫 幼儿的思维与想象,多为 辙 幼儿提供机会,保护他们 名 的天真与创造力。作为教 继 师的我们更应该引导幼儿 朝 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 兴 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去创 治 造。而在幼儿活动中和设 店 计课程的时候应该注意不 褂 要对幼儿的要求过多,不 悠 要过重的培养幼儿技术上 佬 的能力,我们应更重过程 琉 ,教师应给幼儿创设宽松 的 愉快的氛围,开展具有游 捻 戏倾向的艺术活动,这样 乐 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讶 如,在音乐教育活动中, 朱 就要让幼儿自发地去感受 范 音乐,去理解音乐,幼儿 语 在享受音乐的同时提高了 临感受音乐的审美情趣和审 玫 美能力,同时也满足了幼 钉 儿的求知、求成的需要, 骤 通过成功的学习经验又增 交 强了幼儿的学习自信心和 菌 自我效能感。艺术存在于 曹 生活,我们应该更加的注 羔 意生活中的艺术,培养幼 存 儿在生活中感受艺术。我 刽 们应在平时的一日生活中 缺 就注重对幼儿艺术的培养 富 与启发,让幼儿自信大胆 头 的进行表演与创作,尽自 鹤 己最大的努力让幼儿拥有 支 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 旋 的意愿或能力。
另外 棱 ,在个别化区域活动的环 粒 境创设中,我们应更好的 砸 营造气氛,鼓励幼儿艺术 讽 领域的发展,以新的教育 系 理念指导幼儿艺术教育, 育 克服以成人的评价标准去 锦 评价幼儿。重视音乐区的 萎 创设,活动室的不足应有 己 幼儿的充分参与,
美术区 移 中应配备幼儿常用的创作 嵌 材料和工具。
日常生 迅 活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幼 挣 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利 椰 用盥洗、如厕的时间组织 缉 幼儿欣赏更多的艺术作品 氓 ,如欣赏名画、欣赏不同 孩 的建筑、欣赏音乐等,在 挟 生活中培养幼儿对艺术的 郧 兴趣,培养培养幼儿发现 凭 美、创造美的能力。
篇三: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dash;—124 美育园地 浅谈如何提高个人的艺术修养 文 /蔡景红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已经越来越多的将目光投入 到丰富精神生活的层面上,而艺术修养则是精神生活层面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个人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建立在对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艺术的鉴赏能力及其艺术的创造能力三 个方面之上的,且必须对这三个方面有着综合的认识及其深刻的体会。
前言 一个人艺术修养的提高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短时 间内可以完成的事情。个人良好的艺术修养是建立在对艺术的 理解和认识、艺术的鉴赏能力及其艺术的创造能力三个方面之 上 的,且 必须对这三 个方面有着综 合的认识及其深刻 的体会 。
这样不仅能够认识到艺术的社会功能, 还能够领略艺术给人带 来的精神享受,进而发挥创造艺术的能力,使一个人的艺术修 养得到 质的提升 。
一 在生活中发掘并且认识艺术之美 一个拥有良好艺术修养的人在生活中能够用独特的美的视 角去关注周围的事物 ,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另一 方面 , 有良好的艺术修养的人也能够有意识地去发掘存在于生 活当中的 “艺术” , 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关注社会, 关注我们周 围的生活环境 。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 ,
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而作为艺术的核心 ,艺术美不仅 来源于现实当中的美,而且高于现实当中的美。通过我多年的 研究经验, 艺术美所包含的鲜明的个性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
第一,艺术美具有直观的特性。直观特性的表现 ,具体说 就是指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够直接作用干人的感觉器官 而在大脑中产生感觉、 知觉和表象, 并进而产生联想或想象。
这 是因为任何艺术美总是 由形象的美体现的, 而一切形象又都是 直观的。
这种直观来 自于 自然的美, 社会的美,艺术的美。
美 的领域是一个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世界,美的形态因此具有 极大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第二,艺术美具有协调的特性。所谓艺术美的协调特性表 现形式 ,最直接的就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具体一点说就 是通过完美的形式来表达生活当中的真实内容。
第三,艺术美具有典型的特性。艺术美的典型性,指的就 是艺术作品不仅能够形象鲜明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某些本质现 象,同时还融入了艺术家独有的审美理念及其审美情感。美是 种感觉 , 处于不同地域、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们具有不同的 一审美观念和审美文化心理, 这对审美形态的凝聚起到了决定的 作用。美的定义就是:符合了你的情感范围, 你认为美它就美,
你感受的美越多你懂得的美就越多。
艺术美是存在于艺术作品当中的, 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掘 的眼睛。比如说文人的山水诗画 , 都深深的蕴藏着丰富的艺术 之美。所以这一切的美都是现实美、艺术美。
二、学会在生活中鉴赏艺术 艺术鉴赏就是指个人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 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一种艺术欣赏的过程。
艺术鉴赏相对于艺术的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级、更 特殊的审美活动层面, 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还伴随着人的复杂 的情感活动。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 ,艺术鉴赏已经不是鉴赏 者单纯地被动接受艺术作品所包含的情感内容, 而是已经能够 积极主动地去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及其生活经验等去重新认识 艺术作品所富含的生命力, 并且通过联想及其想象去丰富和补 充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从而赋予艺术作品更加鲜活的生命 ,
对艺术作品的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实现艺术作品的 再创造过程。
艺术作品的鉴赏大致上需要经过感官的审美愉悦、情感的 审美体验及其理性的审美超越这三个过程, 这三个层次是由浅 入深的。艺术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 求,另一方面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艺术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因此 可以说艺术品看得越多的人, 其所具有的审美能力也是越强的,
也就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品赏出艺术作品的优劣。通过对古 今中外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 , 并且加以比较,就能 万方数据
够提高个人艺术修养及其艺术鉴别的水平。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提高鉴赏者的思想品德,
陶冶他们的情操,同时还能够提高人们的智力,增加个人的知 识,使个人显得更加有智慧。比如说通过鉴赏古今中外的艺术 作品,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艺术家的情感和生活经历,从而对 我们的生活提供一种有益的启迪 , 激发我们的思考。
再I:
I :
A u说,
通过对我国古代的陶瓷、绘画、工艺品、民间美术及其建筑形 式等优秀作品的鉴赏, 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的历 史文化的丰富 ,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大大地增加了艺术鉴 赏者的知识。
总的来说, 艺术作品的鉴赏不仅能够提供给人们一种积极、
健康向上的娱乐方式 ,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还能够促进 人们的身心健康 。
三、在生活中创造艺术 艺术创造,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去创作出自己的 艺术作品,具体点就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独有的创作方法 , 结合 自己在生活当中的亲身体验加以研究分析,经过选择、提炼并 且加工,从而塑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作出生机勃勃的艺术 作品 。艺术创造也 即艺 术创作。
艺术的创作通常是建立在现实的生活基础之上的, 生活是 创作的灵感源泉。艺术的创作灵感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是不能 够简单地照搬或者复制 ,而是要经过一种特殊的审美再创造。
艺术作品的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家具有丰富深厚的生活经验的积 累、高尚的思想品德情操,同时还需要艺术创造者具有丰富的 艺术鉴赏能力、出众的艺术才能及其熟练的艺术创作技巧。另 方面,创作生产所需要的材料也是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必不 一可少的,材料是艺术作品创造的基点。从古至今、从内到外的 许许多多的大艺术家都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积累的,l:
k~u说 《 离骚》的作者屈原、
曹雪芹、唐代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等等都有着我们所没有经历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
红楼梦》的作者 过的不平凡的生活经验 , 这些都为他们创作艺术巨著储存了必 不可少的生活素材。
社会当中的事物万万千千,艺术家不可能对这些事物都一 经历过,因此艺术家就需要有着间接的吸收素材的能力;这 一就需要艺术家具有很强的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这样的一种形式 丰富 自己的创作视野,从而提升 自己的艺术品味。对古今中外 的艺术作品掌握 得越是透 彻 ,在艺术作 品的创作上就越是 得心 应手,就更加有着自己独创的见解,对艺术技巧的运用更加纯 熟。另一方面,在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中还要不断地提高自
己的创作构思能力及其表现力。丰富自己的创作经验,这是创 作主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际上,从某一个角度来说 ,艺术创造就是一个转化的过 程,即根据艺术美学的原则,重新认识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且 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将生活转化成艺术作品。在这个 万方数据美育园地 一125 转化的过程当中, 我们需要时时刻刻地去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发掘生活当中的一些本质特征。除此之外,我们同样需要按照 定的美学原则及其相关的创作方法,对千变万化的生活事物 一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分析、提炼、加工及其改造 ,最终创作 出一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最后,还需要把 自身所带有的 独特的思想情感及其创作理念巧妙地融合到艺术作品当中去。
总而言之,要想提高的艺术修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完 成的,不仅需要从一定高度去认识艺术、理解艺术,还需要从 更高的层面去感受艺术所带给人们的美的享受。用形象来反映 现实,这就是艺术的特征 ,包含了典型化和社会意识形态的渗 透。绘画、建筑、雕塑、电影、舞蹈、文学、戏曲及其曲艺等 等旨然。
李可染先生说:
“ 中国艺术的妙处大多在一个 ‘度’ 字,
无论用笔、用书、构图等都要合 ‘度’ ,这个 ‘度’ 潜在于艺术 家长期的修养中。
” 艺术家的学养涉及的知识面很广, 有 自然科 学、 文学、哲学、书法、绘画、篆刻、音乐、舞蹈等多方面。朱 光潜先生说:“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在本行小范围内用功夫, 须处 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飞,风起云涌 ,以至于 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生若 何影响, 但是到挥毫运笔时, 它们都会涌到手腕, 在无形之中驱 遣它,左右它。
”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地叙述了提高个人艺术修养的三个层 次,即从生活当中认识和发掘艺术美的基本特性,其次是在认 识艺术美的基础之上鉴赏艺术美, 并且能够把它转化成为 自己 的艺术积累, 最后就是在生活经验积累及其艺术积累基础上创 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学会欣赏艺术、 欣赏美非常重要 , 因为学会了欣赏艺术, 才 有可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才能使一个人的艺术修养得到深层 次 的提高 。
参考文献:
[1】
沫牧, 张菁, 张曦 在欣赏中提高艺术修养——论艺术类大学生教 育的必要性及对策【 J ].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9( 1
0) [2]谢筱冬, 唐长安 论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
l邵阳学院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3】
唐俊芳, 乐茂顺 加强文学经典阅读以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素质 [u] . 景德镇高专学报,2008(04) [4】
李磊 浅析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_郑州航空工业管 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5】
罗琴 浅谈艺术修养的重要性和贯通性[J】
. 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
院学报) ,2oo6(s2) [6]罗希. 浅谈艺术创作的方法与中国美术史的关系[J ] 现代交际,
20】
1 (08) 作者简介:蔡景红,武汉商" JkN. 务学院讲师
编辑 :郑钢岭
篇四: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散文当代艺术学习心得体会李晨蕾北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油画16级研究生最近一段时间的理论课程学习,主要探讨了有关当代艺术的一些话题。之前一直认为当代艺术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表现形式的哗众取宠。但是通过这几周的看电影、书籍,以及与当代艺术相关的一些文章,再进行课堂讨论。使我对当代艺术的发生以及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甚至改变了我对当代艺术的一些偏见 。我相信通过学习当代艺术也会使我在今后的创作过程中有更深层面的理解。当代艺术的新篇章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1989 年前后的全球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经济全球化不仅打破了各国意识形态之间的壁垒,也摧毁了个民族文化之间的障碍,使得当代艺术变成了一个“去民族化”或“超民族主义”的舞台,并且朝着“同质化”的方向发展。换句话说当代艺术不再需要国家、民族、地域作定语,而是我们现代人打破一切可能的压迫,追求人类的平等和人的权利的重大的革命性的转移。艺术为我们“发声”来实现我们人类每一个人真正自我解放的道路。我对当代艺术的一个基本的认识,首先是“当代性”,它作为当代艺术的一个核心,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 :一是字面上比较浅显的时间含义,作品在创作阶段的时间性和作品主题内容的叙事时间和代表阶段。二是创作形式的当代性,现如今我们处在一个被科技网络所环绕的世界,比如我们周围充斥着电子图像、数字图像、互联网等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元素。这些特有的元素使我们创作形式变得多样化,并不仅仅局限于架上绘画,它包括绘画、影像、装置、互动体验等,来全方位的刺激我们的视觉、听觉、嗅觉以及触觉,传达给观众的是不同于以往时代的文化特性。当代的创作形式让我想起之前了解到的一位阿根廷的女性艺术家阿玛利亚 • 乌尔曼,她的创作形式非常特殊,她的作品《出色与完美》系列的创作形式是通过一个网络社交平台 Instagram( 国内外很火的一个社交软件类似于微信、新浪微博 ),在网络上发表她的状态照片,乌尔曼呈现了一个虚度时光的女孩紊乱的日常生活以及她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份角色变化。她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性感、可爱、漂亮的白富美的形象,她的表演以日常更新的节奏逐渐被用户所熟知,他们可以虚拟的“在现实生活中”了解她的日常,包括她的自我展现、她的感情生活以及精神健康。乌尔曼模仿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即她所谓的“中庸美学”,包括绿色饮食、瑜珈、温泉、五星酒店和心灵鸡汤,再配上一些自命不凡的抖机灵文字和 emoji 表情。把自己完全装扮成了一位网络红人的形象。她的这些行为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粉丝,纷纷给她点赞、留言。由于她所表演的角色过于逼真,因此当她的粉丝最终发现这一切仅仅是一种创作行为时,他们表现出了愤怒。他们共有的失落感作为这个作品的一部分,也会引起人们对“线上人物都是基于现实塑造的”这一普遍认知的反思,所以这个系列的作品讨论了,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比如明星、网红、甚至是身边的人或者是我们自己,在这个网络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是不是真实的自己,是不是隐藏了自己不想让他人知晓的一面,是不是把最想让人们知道的一面呈现给大家。所以这使我们对身边的人和事物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我们暂且不说这件作品的主题思想,单是从创作形式来看,在这网络发达的环境下,我们大多数人都离不开网络,但很少有人想到利用社交媒体来创作,利用网络语言来讽刺当下一部分人在社交软件上自负的行为。我们所处的环境给我们的创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不同的创作方式也会使作品展现出不一样的灵魂。我们应该在这个物质条件极为发达的时代,寻找一种独特的创作方式在作品已有的思想观念上锦上添花。三是创作思想观念的当代,也是当代艺术中最关键的一点。当代艺术发生在我们当下的时代,艺术家要置身于今天的现实问题,作品必须面对今天的现实,反映出当下的时代特征,有意解决人类面对的已经发生了或者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通过作品使人们进行自我反思。在观看当代艺术家艾未未的纪录片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2008 年汶川发生重大地震灾害,艾未未和一些志愿者亲自去汶川调查遇难学生的人数,之后统计人数把真实的遇难学生的名单打印下来全部粘贴在墙上,来提醒人们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生没有逃过这一灾害 ? 为什么学校的楼房建设如此脆弱 ? 问题到底出现在哪,是政府的监管不力?还是有关部门的偷工减料?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急需解决的安全隐患,都是我们当下面对的严峻问题,我们的国家需要时时刻刻的自我反思和寻找问题,同样也需要艺术工作者用自己的作品为群众“发声”,这也是当代艺术的职责所在。所以当代艺术的发生是当今社会、人类问题、环境问题的产物。并不仅仅是像作品的表面上看起来是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语言与形式 , 也不完全是在时间性质上的当代。而是在作品的时间性、绘画语言形式、观念上的缺一不可的情况下所产生。但并所有具有“当代性”的作品不一定都是好的作品,对具有各个时代属性的作品本身该如何评价,还有很多因素。当代艺术代表了不同于以往任何阶段的新的语言模式,创造了一种人类对艺术的态度和对社会大环境的态度,是民众心理状态及精神现象在当下处于怎样的状况的一个真实的反映。这种状况要不断地趋向于开放、自由、平等和一切新的可能性。
推荐访问:文化艺术修养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文化艺术 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