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同博文库网 > 事迹材料 >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

时间:2022-10-30 14:40:08 浏览量: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合集111篇 【篇一】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两个多月里,无数个普通人站出来,成为勇敢的逆行者,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供大家参考。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7篇

篇一: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 合集 1 11 篇

  【篇一】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两个多月里,无数个普通人站出来,成为勇敢的逆行者,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社区**家庭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发光源。

 **,51 岁,中共党员,是**社区支委委员、副主任、妇联主席。自大年初二晚上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按照社区防疫工作网格化管理要求,负责其中一个网格。她第一时间和同事、志愿者一道,对网格内的 310 多户进行了多次拉网式排查;手持喇叭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帮助选购菜品和生活用品送往他们家中;对网格内所有复工复产个体工商户进行备案登记,与从业人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在**带领的疫情防控队伍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咨询与报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丈夫**看见妻子**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早出晚归,便承担起家里所有家务,全力支持妻子工作。辖区内市糖酒宿舍小区是三无小区,无人值守,**自觉担负值守小区的任务。眼见妻子白天摸排,晚上守小区,很是辛苦,便主动提出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负责该小区值守工作,保护一方百姓平安的同时,也为妻子减轻点工作压力。**给小区住户进出人员发放了出入证,对进出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做好小区居民疫情工作的解释、宣传、消毒劝导等工作。他从早上八点钟到晚上十点全天在小区值守,饭菜都是妻子送到值守点。夫妻齐心,其力断金,**和妻子携手并肩在抗击疫情战役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儿子瞿强是双溪桥乡政府的一名社工,也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他下到村、组入户摸排、宣传登记,为谢家垭和沅古坪敬老院为老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知识及筹备参与捐赠物资工作。

 儿媳**,怀孕 3 个月了,现在正需要人照顾,她一方面怕影响家人的工作,怕拖后腿,一方面为了支持家人的疫情防控工作,于元月 26 日主动提出回娘家居住,至今未回。她说:“爸妈你们不要担心我,安心做好你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居民群众需要你们的这样工作者,同时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措施,我也会照顾自己的”。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家庭以实际行动彰显风采,诠释着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美。

 【篇二】

 家,是用爱砌出的城堡,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当疫情发生时,家庭又变成驱散病毒的一个个社会单元。在**市疫情防控战场上,就有这样一个家庭行动在一线。妻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急传科主任,丈夫**,市应急管理局职工,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他们在疫情面前相互鼓励相携而行,共同构筑阻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她是在凌晨奔波的“福尔摩斯” 除夕下午,**市疾控中心应急办收到一个疑似病例的预警信息:从武汉回**镇老家的一位女士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需进行调查处置。已连续工作十余个小时还未吃晚饭的**一接到任务,二话不说,连夜赶往**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去**镇的路上崎岖难行,又逢下雨湿滑,忍饥挨饿的她更是反胃想吐,一想到疫情紧急,她只能强作淡定,总算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患者家。“请问

 您哪天离开武汉的、坐的什么车、哪个车厢、哪个座位、同行人员有哪些?”告诉我他们的基本信息,周边有没有发热或者咳嗽等类似症状的人?”“路上有没有戴口罩?”“您回**以后接触过哪些人、回**以后去过哪些地方、哪一天开始不舒服的、有哪些症状、去哪里看过病?”„„面对她一连串的提问,大姐有点不耐烦了,要么说不记得,要么说没有。一开始,他们有些抵触,经过一番说服和劝导后,一家人接受了详细的流调。流调结束后,摘下口罩,她满是勒痕的脸、捂得肿胀的双手让人心疼,而这次流调的过程,在**看来,算是很顺利的了。回到单位后,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丈夫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了,窗外是万家灯火,而她却是和同事们在办公室吃着泡面过年。打开手机,看到丈夫的担忧问安、亲友的新年祝福,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她的内心又充满了力量,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只因她知道,“只有自己的工作越早越快越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面安全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相关部门才能对阻止疫情的传播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是在午夜凌晨接到流调通知,她也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面、精准、细致地开展流调工作。

 她是以单位为家的“知名表姐” “我们戴医生,从 1 月 20 日到现在四十多天了,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一直在单位二十四小时值守,她就住在隔壁那间很简陋的值班室,经常是通宵达旦做资料,有次四点钟了还在边吃方便面边做报表。”说起**,同事们都是赞不绝口,她是出了名的“表姐”。收集预警信息、撰写疫情报告、核对接触者名单、统计采样检测数据,都是**牵头完成,她是疫情信息“第一人”,总是最先一个知晓疫情的“起、止”。抗“疫”工作开展以来,她最长十几天没回家,

 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也是匆匆换洗就又赶到单位继续工作。一天的工作时长高达十六小时以上,每天电话都被打爆。她以强烈的责任感、过硬的业务能力,恪尽职守、快速反应、冲锋在前、日夜奋战,被推荐参评娄底市疾控系统“抗疫先锋”。

 他们是携手抗“疫”的“夫妻兵” “你为大义勇敢逆行,我为大爱坚守护航。”**的丈夫**,返岗工作后,就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料。“只有‘大家’稳了,‘小家’才能安,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义无反顾,冲在一线。我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会理解爸爸妈妈,会懂得爸爸妈妈的选择。”一天近八个小时的值守,经常会手腿冰冷发麻,回家后,**会主动承担起家务活,一有空就为坚守在一线的妻子送爱心餐,小孩的作业也是他通过视频电话悉心辅导,让妻子一心抗“疫”,无“后顾之忧”。

 “我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盼望春天没有口罩的普通人。”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普通”夫妻,他们第一时间冲在第一战线,确保各项防疫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用爱和责任构建了“最美家庭”,凝聚了“不凡力量”。让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更有信心和决心。

 我们相信,城市将慢慢恢复,春日又见暖阳。

 【篇三】

 抗疫战场上,在**县**镇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奔赴防控一线;他们放弃团聚,扔下稚子,各自坚守,守护百姓平安。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的感人事迹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们的家庭被誉为最美家庭。

 **,**镇安监站副站长,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妻子,**,32 岁,**县第五人民医院护士长.夫妇俩育有一个一岁的儿子。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年轻的夫妇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共同进步,生活中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幸福小家的平静。大年三十,当疫情的警报拉响,作为业务骨干的**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抗击新冠肺炎的志愿者,大年初三,**县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收治肺炎患者的预备医院马上进行改造并投入使用,**立马投入到了工作岗位并与家庭自行隔离。在**版“小汤山“第五人民医院,**连续工作了 30 多天。隔离病房的工作繁琐且辛苦,病人的吃喝拉撒需全程照料,防护服密不透风,一旦穿上,6 小时不能喝水吃东西,不能上厕所,护目镜即便经过处理但还是会起雾,会有水珠顺着脸颊一直往下流,再看不清也要治疗护理好病人,一个班下来往往贴身衣服湿透,手上脸上全都是一道道深深的压痕,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怨无悔,因为病人康复出院时的笑脸和感谢的话语就是她们的强心剂,瞬间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苦累都烟消云散。

 **作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是**镇政府疫情控制党员突击队的一员。初三把妻子送往单位,把一岁的儿子送给父母照看后,他也火速溶入了**镇新冠肺炎阻击战疫之中,一家三口开启了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也没有时间相见的生活模式。疫情初期,**一天走家串户摸排调查、劝散、劝离、劝戴口罩二十多户,午餐吃方便面充饥,十点多才下班回家;在负责的村摸排到了疑似人员,夜好深还在村里摸排、巡防。疫情平稳复工复产,作为安监工作人员工作更艰巨,每天要深入包干的企业,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抗疫期间,这对小夫妻有一个多月未见面,他们仅在夜深人静时通过微信视频互相鼓励,互相加油,他们坚信,春天已经来临,“战疫”将要完胜,一切美好都会如约而至。

 他们是夫妻,面对疫情他们更是战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他们夫妻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加入到抗疫“阻击战”中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其他同志一起,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篇四】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缓和,各方面情况都在好转,而**迄今仍保持着确诊、疑似双“零”的成就,这离不开幕后无数人默默地付出。相比当前国外疫情猛烈蔓延之势,可以直观感受到我国严丝合缝的防控工作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参与这项波澜壮阔事业的每位个体,都是“功臣”。

 这其中**、**夫妻,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作为我镇林业站负责人,大家都认识。而他的爱人**,**县中医院医护工作者,可能大家都没那么熟悉了。

 **是中共党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在正月初二至初六义务来**红福田村、潇水湾村、柏梧塘村值勤点协助执勤点人员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消毒,登记造册等工作,利用她的专业优势帮了大忙,很好地缓解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头几天大家对医护知识的匮乏。

 而对**来说,在春节假期义务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这不仅是志愿行为,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丈夫的工作。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她也写过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后来虽然中医院另外一名同事被光荣地选中前往援鄂,她既羡慕也

 为同事牵挂,更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为群众们服务、救死扶伤,践行着身上的白大褂所体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火是山林树木最大的威胁,一旦出现火情,则是生灵涂炭,青山不存;而新冠病毒也是如同烈火燎原之势,传播凶猛,戳害百姓,扰乱社会。**、**夫妻的工作一个是护林,一个是救民,但在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他们携手站在了一起,极响应中央号召,听从组织指挥,奋勇冲锋一线,恪尽职守岗位,朝着一个目标,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彰显了忠诚,为**的人民群众铸就了一堵难以逾越的“防火墙”。

 【篇五】

 2020 年的春节,留给人们最多的应该不是团圆和祥和,更多的应该是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带来的职责和使命。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疫阻击战里,“夫妻兵”并肩作战的不是少数,不同的岗位,却有着相同的使命,在万千“逆行者”的身份下,他们既是亲人,亦是战友。他们日夜坚守,只为守住**这片净土。

 **镇党委副书记**和**镇统计专干、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就是一对逆行的乡镇疫情防控“战场”上的夫妻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部署,1 月 24 日,夫妻二人积极响应号召,放弃节假日休息,向各自所在的单位踊跃报名请战,24 小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作为**镇党委副书记,每天清早 7 点前就下到三个执勤点(**高速**收费站出口、市场口、宾馆集中隔离点)和每个村劝导点查看值班值守情况,每天收集执勤点工作情况并在 8 点前向党委书记汇报,每天上下午两次下到联系村督促指导,到分管片其它村督促指导一次,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我是党员,应该冲在第一线。”这是**说的最多的。在疫情防控初期,**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仍主动第一个请缨参与**高速**收费站出口值勤,既当疫情防控的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对所有下高速准备进入**的车辆和人员信息进行核查,不留空档,发放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并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做好检测记录、建立检测信息档案。其次,在金**宾馆设立集中隔离点时,在大家都不愿意参与这一感染风险大的隔离点综合调度协调及值班值守工作时,**主动向党委请命指挥协调集中隔离区的所有工作,做通了几名镇村干部工作,并每天至少两次上隔离点进行现场查看调度,使全镇的疫区返回人员的隔离工作得到最有效的执行。

 **作为镇党委副书记,也是该镇大黄家片的组长,负责该镇 8 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组织各村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对各村组从疫区返回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采取网格化管理,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逐户宣传防疫知识,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登记造册,每天及时更新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输入性病例和疫情扩散传播。强化对排查出来人员的跟踪管理、居家隔离等工作,亲自带领乡村医生分别上门落实近期从疫区返回人员的跟踪管控工作。他还积极组织全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实疫情防控一线,进行宣传劝导、卫生清扫消毒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为全镇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

 “我妻子也是在疫情防控的一线。”**自豪地说。**的妻子**积极参加**镇集中隔离点的值班值守工作。**镇与**镇虽是相邻,但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夫妻两人是相互守望,很少见面,中途未回家一次,孩子托付给年岁已高的岳父岳母。

 **、**“夫妻兵”是**县众多抗击疫情一线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发挥乡镇干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躬身践行初心使命,在防疫一线默默坚守,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篇六】

 xx 家庭,xx 市联盟一路铁中生活区,家庭成员 8 人。

 在三秦大地,一个响亮的名字广为传颂,这就是“xx 雷锋式家庭”。这是个普通而不平凡的家庭。说普通,是因为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是普通的教师、工人、干警和军人;说不平凡,是因为这个家庭,先后有五人...

篇二: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五篇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五篇

 【篇一】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两个多月里,无数个普通人站出来,成为勇敢的逆行者,为防控疫情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社区**家庭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发光源。

 **,51 岁,中共党员,是**社区支委委员、副主任、妇联主席。自大年初二晚上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按照社区防疫工作网格化管理要求,负责其中一个网格。她第一时间和同事、志愿者一道,对网格内的 310 多户进行了多次拉网式排查;手持喇叭走街串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对居家隔离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帮助选购菜品和生活用品送往他们家中;对网格内所有复工复产个体工商户进行备案登记,与从业人员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在**带领的疫情防控队伍的不懈努力下,辖区居民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咨询与报告,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

 丈夫**看见妻子**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每天早出晚归,便承担起家里所有家务,全力支持妻子工作。辖区内市糖酒宿舍小区是三无小区,无人值守,**自觉担负值守小区的任务。眼见妻子白天摸排,晚上守小区,很是辛苦,便主动提出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负责该小区值守工作,保护一方百姓平安的同时,也为妻子减轻点工作压力。**给小区住户进出人员发放了出入证,对进出人员及车辆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做好小区居民疫情工作的解释、宣传、消毒劝导等工作。他从早上八点钟到晚上十点全天在小区值守,饭菜都是妻子送到值守点。夫妻齐心,其力断金,**和妻子携手并肩在抗击疫情战役中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儿子瞿强是双溪桥乡政府的一名社工,也是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者。他下到村、组入户摸排、宣传登记,为谢家垭和沅古坪敬老院为老人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知识及筹备参与捐赠物资工作。

 儿媳**,怀孕 3 个月了,现在正需要人照顾,她一方面怕影响家人的工作,怕拖后腿,一方面为了支持家人的疫情防控工作,于元月 26 日主动提出回娘家居住,至今未回。她说:‚爸妈你们不要担心我,安心做好你们的疫情防控工作,居民群众需要你们的这样工作者,同时你们也要保护好自己,做好防护措施,我也会照顾自己的‛。

 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家庭以实际行动彰显风采,诠释着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美。

 【篇二】

 家,是用爱砌出的城堡,是遮风避雨的港湾。当疫情发生时,家庭又变成驱散病毒的一个个社会单元。在**市疫情防控战场上,就有这样一个家庭行动在一线。妻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急传科主任,丈夫**,市应急管理局职工,他们是夫妻,更是战友,他们在疫情面前相互鼓励相携而行,共同构筑阻击疫情的坚强防线。

 她是在凌晨奔波的‚福尔摩斯‛

 除夕下午,**市疾控中心应急办收到一个疑似病例的预警信息:从武汉回**镇老家的一位女士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需进行调查处置。已连续工作十余个小时还未吃晚饭的**一接到任务,二话不说,连夜赶往**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去**镇的路上崎岖难行,又逢下雨湿滑,忍饥挨饿的她更是反胃想吐,一想到疫情紧急,她只能强作淡定,总算在天黑之前赶到了患者家。‚请问您哪天离开武汉的、坐的什么车、哪个车厢、哪个座位、同行人员有哪些?‛告诉我他们的基本信息,周边有没有发热或者咳嗽等类似症状的人?‛‚路上有没有戴口罩?‛‚您回**以后接触过哪些人、回**以后去过哪些地方、哪一天开始不舒服的、有哪些症状、去哪里看过病?‛……面对她一连串的提问,大姐有点不耐烦了,要么说不记得,要么说没有。一开始,他们有些抵触,经过一番说服和劝导后,一家人接受了详细的流调。流调结束后,摘下口罩,她满是勒痕的脸、捂得肿胀的双手让人心疼,而这次流调的过程,在**看来,算是很顺利的了。回到单位后,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丈夫带着孩子们回老家过年了,窗外是万家灯火,而她却是和同事们在办公室吃着泡面过年。打开手机,看到丈夫的担忧问安、亲友的新年祝福,一天的疲惫一扫而空,她的内心又充满了力量,一往无前,无所畏惧。

 只因她知道,‚只有自己的工作越早越快越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面安全才能得到更有效的保障,相关部门才能对阻止疫情的传播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即使是在午夜凌晨接到流调通知,她也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面、精准、细致地开展流调工作。

 她是以单位为家的‚知名表姐‛

 ‚我们戴医生,从 1 月 20 日到现在四十多天了,冒着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危险,一直在单位二十四小时值守,她就住在隔壁那间很简陋的值班室,经常是通宵达旦做资料,有次四点钟了还在边吃方便面边做报表。‛说起**,同事们都是赞不绝口,她是出了名的‚表姐‛。收集预警信息、撰写疫情报告、核对接触者名单、

 统计采样检测数据,都是**牵头完成,她是疫情信息‚第一人‛,总是最先一个知晓疫情的‚起、止‛。抗‚疫‛工作开展以来,她最长十几天没回家,好不容易回家一次也是匆匆换洗就又赶到单位继续工作。一天的工作时长高达十六小时以上,每天电话都被打爆。她以强烈的责任感、过硬的业务能力,恪尽职守、快速反应、冲锋在前、日夜奋战,被推荐参评娄底市疾控系统‚抗疫先锋‛。

 他们是携手抗‚疫‛的‚夫妻兵‛

 ‚你为大义勇敢逆行,我为大爱坚守护航。‛**的丈夫**,返岗工作后,就把两个年幼的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照料。‚只有‘大家’稳了,‘小家’才能安,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义无反顾,冲在一线。我觉得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会理解爸爸妈妈,会懂得爸爸妈妈的选择。‛一天近八个小时的值守,经常会手腿冰冷发麻,回家后,**会主动承担起家务活,一有空就为坚守在一线的妻子送爱心餐,小孩的作业也是他通过视频电话悉心辅导,让妻子一心抗‚疫‛,无‚后顾之忧‛。

 ‚我们不是什么英雄,只是盼望春天没有口罩的普通人。‛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默默无闻、恪尽职守的‚普通‛夫妻,他们第一时间冲在第一战线,确保各项防疫防控工作有序开展,用爱和责任构建了‚最美家庭‛,凝聚了‚不凡力量‛。让我们对打赢这场战‚疫‛更有信心和决心。

 我们相信,城市将慢慢恢复,春日又见暖阳。

 【篇三】

 抗疫战场上,在**县**镇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主动担当,冲锋在前,奔赴防控一线;他们放弃团聚,扔下稚子,各自坚守,守护百姓平安。他们是**、**,一对年轻夫妻。他们的感人事迹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他们的家庭被誉为最美家庭。

 **,**镇安监站副站长,退伍军人,中共党员。妻子,**,32 岁,**县第五人民医院护士长.夫妇俩育有一个一岁的儿子。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年轻的夫妇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爱岗敬业、共同进步,生活中琴瑟和鸣、相敬如宾。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幸福小家的平静。大年三十,当疫情的警报拉响,作为业务骨干的**第一个报名参加了抗击新冠肺炎的志愿者,大年初三,**县第五人民医院作为收治肺炎患者的预备医院马上进行改造并投入使用,**立马投入到了工作岗位并与家庭自行隔离。在**版‚小汤山‚第五人民医院,**连续工作了 30 多天。隔离病房的工作繁琐且辛苦,病人的吃喝拉撒需全程照料,防

 护服密不透风,一旦穿上,6 小时不能喝水吃东西,不能上厕所,护目镜即便经过处理但还是会起雾,会有水珠顺着脸颊一直往下流,再看不清也要治疗护理好病人,一个班下来往往贴身衣服湿透,手上脸上全都是一道道深深的压痕,但即便如此,我们也无怨无悔,因为病人康复出院时的笑脸和感谢的话语就是她们的强心剂,瞬间感到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所有的苦累都烟消云散。

 **作为退伍军人、中共党员,是**镇政府疫情控制党员突击队的一员。初三把妻子送往单位,把一岁的儿子送给父母照看后,他也火速溶入了**镇新冠肺炎阻击战疫之中,一家三口开启了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也没有时间相见的生活模式。疫情初期,**一天走家串户摸排调查、劝散、劝离、劝戴口罩二十多户,午餐吃方便面充饥,十点多才下班回家;在负责的村摸排到了疑似人员,夜好深还在村里摸排、巡防。疫情平稳复工复产,作为安监工作人员工作更艰巨,每天要深入包干的企业,既要做好疫情防控,又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他们是夫妻,面对疫情他们更是战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像他们夫妻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加入到抗疫‚阻击战‛中的家庭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其他同志一起,凝心聚力、团结一致,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篇四】

 当前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缓和,各方面情况都在好转,而**迄今仍保持着确诊、疑似双‚零‛的成就,这离不开幕后无数人默默地付出。相比当前国外疫情猛烈蔓延之势,可以直观感受到我国严丝合缝的防控工作起到的巨大作用,而参与这项波澜壮阔事业的每位个体,都是‚功臣‛。

 这其中**、**夫妻,为**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作为我镇林业站负责人,大家都认识。而他的爱人**,**县中医院医护工作者,可能大家都没那么熟悉了。

 **是中共党员、**县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在正月初二至初六义务来**红福田村、潇水湾村、柏梧塘村值勤点协助执勤点人员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消毒,登记造册等工作,利用她的专业优势帮了大忙,很好地缓解了疫情防控工作开展的头几天大家对医护知识的匮乏。

 而对**来说,在春节假期义务为**防疫工作作出贡献,这不仅是志愿行为,也是在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丈夫的工作。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刻,她也写过请战书要求支援湖北。后来虽然中医院另外一名同事被光荣地选中前往援鄂,她既羡慕也为同

 事牵挂,更是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为群众们服务、救死扶伤,践行着身上的白大褂所体现的希波克拉底誓言。

 火是山林树木最大的威胁,一旦出现火情,则是生灵涂炭,青山不存;而新冠病毒也是如同烈火燎原之势,传播凶猛,戳害百姓,扰乱社会。**、**夫妻的工作一个是护林,一个是救民,但在这次新冠疫情阻击战中,他们携手站在了一起,极响应中央号召,听从组织指挥,奋勇冲锋一线,恪尽职守岗位,朝着一个目标,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很好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彰显了忠诚,为**的人民群众铸就了一堵难以逾越的‚防火墙‛。

 【篇五】

 2020 年的春节,留给人们最多的应该不是团圆和祥和,更多的应该是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带来的职责和使命。在这场全民参与的抗疫阻击战里,‚夫妻兵‛并肩作战的不是少数,不同的岗位,却有着相同的使命,在万千‚逆行者‛的身份下,他们既是亲人,亦是战友。他们日夜坚守,只为守住**这片净土。

 **镇党委副书记**和**镇统计专干、社会保障服务站站长**就是一对逆行的乡镇疫情防控‚战场‛上的夫妻兵。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部署,1 月24 日,夫妻二人积极响应号召,放弃节假日休息,向各自所在的单位踊跃报名请战,24 小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作为**镇党委副书记,每天清早 7 点前就下到三个执勤点(**高速**收费站出口、市场口、宾馆集中隔离点)和每个村劝导点查看值班值守情况,每天收集执勤点工作情况并在 8 点前向党委书记汇报,每天上下午两次下到联系村督促指导,到分管片其它村督促指导一次,为党委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我是党员,应该冲在第一线。‛这是**说的最多的。在疫情防控初期,**在身患重感冒的情况下仍主动第一个请缨参与**高速**收费站出口值勤,既当疫情防控的指导员又当战斗员,对所有下高速准备进入**的车辆和人员信息进行核查,不留空档,发放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并对车上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做好检测记录、建立检测信息档案。其次,在金**宾馆设立集中隔离点时,在大家都不愿意参与这一感染风险大的隔离点综合调度协调及值班值守工作时,**主动向党委请命指挥协调集中隔离区的所有工作,做通了几名镇村干部工作,并每天至少两次上隔离点进行现场查看调度,使全镇的疫区返回人员的隔离工作得到最有效的执行。

 **作为镇党委副书记,也是该镇大黄家片的组长,负责该镇 8 个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组织各村党员干部深入村组,对各村组从疫区返回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

 采取网格化管理,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逐户宣传防疫知识,详细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登记造册,每天及时更新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严防输入性病例和疫情扩散传播。强化对排查出来人员的跟踪管理、居家隔离等工作,亲自带领乡村医生分别上门落实近期从疫区返回人员的跟踪管控工作。他还积极组织全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充实疫情防控一线,进行宣传劝导、卫生清扫消毒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示范作用,为全镇筑起疫情防控的安全防线。

 ‚我妻子也是在疫情防控的一线。‛**自豪地说。**的妻子**积极参加**镇集中隔离点的值班值守工作。**镇与**镇虽是相邻,但疫情防控工作任务艰巨,夫妻两人是相互守望,很少见面,中途未回家一次,孩子托付给年岁已高的岳父岳母。

 **、**‚夫妻兵‛是**县众多抗击疫情一线干部和广大党员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充分发挥乡镇干部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躬身践行初心使命,在防疫一线默默坚守,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篇三: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3 3 篇

  ?

 业绩材料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业绩材料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认识先进,学习先进。要达成此目的,首先要吸引读者,感染读者。这就要求业绩材料要具有较强的触发力和感染力。本站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抗疫最美家庭业绩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抗疫最美家庭业绩材料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无数个家庭本应当是开开心心、热热烈闹的准备过大年,1 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乱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有这样 1 些家庭成员,他们自觉放弃春节休假,他们主动请缨到防疫主战场,他们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想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护 1 城平安! ?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县医保中心副主任**1 家 3 口不惧危险、请命到 1 线展开防疫工作的最美逆行故事。

 “拼命 3 郎”的连轴转 ? ?

 **的丈夫**是**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也是出了名的“拼命 3 郎”,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得满满铛铛的。从**县防疫工作打响第 1 枪开始,他就取消了春节休假,每天 8 小时在院带班值班;每晚到看守所检察室督查检查,以防在押人员受感染;每隔 1 天带队到武深高速田庄出口值班值守;每天还面临着各种临时安排的任务。困了,就在车上或办公室沙发躺 1 下;饿了,就用泡面或几块饼干充饥。“连轴转”转的有条不紊、转的高效有序、转的忘记自我,更忘了自己的老寒腿和腰椎盘突出等痛苦。

 丈夫送妻子上“前线” ? ?

 **是现为县医保中心副主任,原担负过县妇联副主席,年逾 510的她,历来不以年长作为工作推脱的借口,反而是兢兢业业的站好每

 班岗。2018 年,在**县脱贫攻坚最紧要关头,她被县委派驻到偏僻山区的**镇**村担负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那以后,她就以村为家,把村民当做自己的家人,不遗余力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帮助村里致富。今年春节,看到新冠肺炎疫情愈来愈严重,她心急如焚。正月初 6 接到“出战”命令,**连夜整理好了换洗衣物,带上辣椒酱、豆腐乳和方便面等应急设备蓄势待发。丈夫**心疼的戏谑说:“你是党外干部,不是第 1 书记,不需要这么着急下村。”她着急地说:“可我是工作队长啊,镇村干部已奋战好几天了,我不能置身事外。”第 2 天,等不及去驻村办领防护用品,抢了丈夫值班用的口罩,让丈夫直接开车送到了**村值守路口,更来不及安顿自己,就和村里党员干部 1 起承当起值班守卡、宣扬疫情、环境卫生整治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山里风大,天寒地冻,几天下来,她的手脚和耳朵生了冻疮,又红又肿、又痛又痒。但她怕村里其他人员担心,她咬着牙 1 声不吭,还学会了苦中作乐,摸着红肿的耳朵说:“这是玛瑙耳坠,又酷又帅。”举着红肿的双手说:“这是**红掌,又靓又美。”即使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她 1 直坚守在 1 线。

 高速路口的年夜饭 ? ?

 **的儿子**是**县公安局的基层民警,从小年开始就 1 直在夏蓉高速里田出口值守。由于是新警,还没有配发冬装制服,总是只能穿着年龄装出警,发回家里报平安的照片常常是冻得脸蛋通红。家人让他在警服外套上加 1 件大袄子,他连连摇头谢绝,说人民警察着装要规范,执法时更要规范。大年 310 打电话给爸妈,说因工作需要,今年年夜饭在高速路口吃,他很开心满足地告知家人:“每人有 1 大碗饭,而且有肉有蛋有蔬菜,品种好丰盛。” ? ?

 如果没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 1 家就可以开开心心在家

 吃年夜饭、看春晚、过大年。可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着,偶尔的团圆便是夜深人静时拨通且为数不多的视频聊天,分享各自的工作感受,更多的时候只能相互微信留言打气,妈妈常常说:“加油哦!注意安全!”儿子斗志满满的回复:“放心,油箱满满,动力 10 足!”丈夫 1 贯沉稳有力的回复:“放心,斩妖除魔,保驾护航,我必平安归来!” ? ?

 都说 2020 年 02 月 02 日是个千年 1 遇的对称日,很多小年轻都在晒浪漫的文案,不爱发朋友圈的**当天却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里田高速路口、田庄高速路口、**村路口,1 家 3 口出征战疫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惟愿山河无恙,万家安康! ?

 抗疫最美家庭业绩材料 1 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万家团圆的春节少了些许“年味”。但是在疫情眼前,“家味”更加充盈: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奔赴战“疫”1 线,有的家庭热情公益帮助更多家庭,有的家庭放弃休假计划,支持家人坚守岗位做贡献„„他们有 1 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家庭。

 近日,在沿江工作 1 线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党员中有 1 个这样的身影,他是 1 名村医,不是干部,不是党员,他叫王善德,好像和他的名字 1 样,有仁慈的心,有道德的品质。

 新年将至,有 3 户 4 人从武汉务工返乡人员。刚过大年 310,滩头村的村医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从开始防控的第 1 天村医王善德不辞辛苦,没 1 句怨言,穿梭在这 3 户 4 人的家中,每天是两小时 1 次,其他的时间就在村头检疫点值班,为来回过往的人量体温,宣扬防控疫情的知识,开始时,他爱人埋怨道:“老实呆在家中怎样那末难受,每天瞎忙乎啥?”但王善德以 1 个医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媳妇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我们这

 么偏僻的村,我能献出 1 份力就做吧。”媳妇听了这几句话,也就不再说甚么了,渐渐理解了丈夫,也就随着丈夫 1 起行动起来。家里是个小小的卫生院也是便利店,只要有邻居,父老乡亲来家中买用品,她都会给上 1 支口罩,每天做到消毒,透风。王善德则每天都是穿梭在村里有需要的地方。前两天,武汉务工返乡人员的隔离被消除了,王善德亲身去家中 1 趟,讲 1 些,要放宽心的话,勤洗手,虽然被消除了隔离,为了自己,也尽可能不出门,不集会。

 “我们村设立了 1 个卡口检查点,我和其他村干部轮番进行看守、检测。”每天清晨,王善德将村口 1 个执勤点的测体温工作组到位后,还要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做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宣扬。“大家 1 定不要出门拜年,要做好清洁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外地回乡的人员 1 定要自觉自我隔离„„”这几句话,王善德已说了上千遍了,每到 1 户,爱人则通过卫生所作为平台,都向村民发放《致村民的 1 封信》、《沿江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倡议书》等宣扬资料,并耐心向他们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他们用赤诚感动人心,用坚守捍卫本职,村民们没有讥讽没有嘲笑更加没有怀疑,更多是温暖和祝愿。“辛苦之人不容易老”,这世界上依然有人能够孳孳不倦,将终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酷爱的事业中,仍能在关键时刻,身体力行,共战病魔、共抗疫情。

 道是英雄,最可敬者,常常最平凡! ?

 抗疫最美家庭业绩材料王爱敏同志现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后勤管理处副处长,校疫情防控指挥部信息统计组、疫情防控组重要成员和指点者,我校市防控办联系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疫情产生早期,王爱敏

 同志出于分管职责本能和党性自觉,主动放弃假期,在后勤党总支的指点下向校党委示警并报告疫情动态,第 1 时间组织排查重点活动人员和重点地区学生情况,预先自费购置防疫用品,为初期防疫工作的及时启动提供了信息预警和物质应急保障。

 依照校党委要求,她成了市、校防控办联系员、信息统计组、防控组重要成员。1 月 23 日起,着手全口径摸排师生员工健康情况和活动信息。26 日正式建立“天职师大防控办联系员群”、“防控办信息组工作群”,应用智能统计程序展开信息统计工作,为学校疫情监测、精准施策提供了基础保障。

 作为校园疫情防控的指点者,她详实掌握校园防疫防控专业技能,在防疫初期着手起草学校防控预案、编制前期物质准备目录,宣扬疫情防控知识,中后期侧重修订防控工作流程和指南等,展开防控信息咨询和应急处置工作,参与处置突发案例 12 件。

 “1 个党员就是 1 面旗帜”。她作为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坚持工作 50 多天,即便因其爱人返津自行居家隔离期间也没有 1 刻放下工作。“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吾将当仁不让、义无返顾!防控责任大于天!”这是她的工作信心也是前进的动力,更加表达了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和防疫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无私的工作,离不开家庭的支持。她的家庭弥漫着满满的家国情怀。

 爱人袁名伟是机械工程学院专职教师,为支持她的工作曾两次取消回津行程。因返回湖南老家经停湖北,依照《x 突发事件应对法》、《x 沾染病防治法》和校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严格居家隔离。在应学校要求返津后,“停工不停研”,居家完成科研工作,践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并 1 力担起照顾岳父母和孩子的担子。

 ?

 儿子袁畅已经是高中 2 年级,停课不停学,为了让母亲安心做好学校的工作,坚决做到学业自觉、生活自理。为了不影响妈妈接听电话,不经允许从不向妈妈求助、跟妈妈聊天,还常常送过来纸笔方便妈妈做好电话记录。他说:“我是南开的学生,我也该为防疫做点甚么!” ?

 “星光不问赶路人,只争朝夕!”,这个承载着温暖、温情和家国情怀的家庭,始终深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儿女团结 1致,众志成城,人定胜天!”迎来全国疫情春暖花开之时,也是全家举杯共聚之日!

篇四: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4 4 篇

  【篇一】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无数个家庭本应该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大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乱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有这样一些家庭成员,他们自觉放弃春节休假,他们主动请缨到防疫主战场,他们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护一城平安!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xx县医保中心副主任xx一家三口不惧危险、请命到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的最美逆行故事。

 “拼命三郎”的连轴转 xx 的丈夫 xx 是 xx 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 xx 县防疫工作打响第一枪开始,他就取消了春节休假,每天 8 小时在院带班值班;每晚到看守所检察室督查检查,以防在押人员受感染;每隔一天带队到武深高速田庄出口值班值守;每天还面临着各种临时安排的任务。困了,就在车上或者办公室沙发躺一下;饿了,就用泡面或者几块饼干充饥。“连轴转”转的有条不紊、转的高效有序、转的忘记自我,更忘了自己的老寒腿和腰椎盘突出等痛苦。

 丈夫送妻子上“前线” xx 是现为县医保中心副主任,原担任过县妇联副主席,年逾五十的她,从来不以年长作为工作推脱的借口,反而是兢兢业业的站好每一班岗。2018 年,在 xx 县脱贫攻坚最紧要关头,她被县委派驻到偏远山区的 xx 镇 xx 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那以后,她就以村为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不遗余力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帮助村里致富。今年春节,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她心急如焚。正月初六接到“出战”命令,xx 连夜收拾好了换洗衣物,带上辣椒酱、豆腐乳和方便面等应急装备蓄势待发。丈夫 xx 心疼的戏谑说:“你是党外干部,不是第一书记,不需要这么着急下村。”她着急地说:“可我是工作队长啊,镇村干部已经奋战好几天了,我不能置身事外。”第二天,等不及去驻村办领防护用品,抢了丈夫值班用的口罩,让丈夫直接开车送到了 xx村值守路口,更来不及安顿自己,就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承担起值班守卡、宣传疫情、环境卫生整治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山里风大,天寒地冻,几天下来,她的手脚和耳朵生了冻疮,又红又肿、又痛又痒。但她怕村里其他人员担心,她咬着牙一声不吭,还学会了苦中作乐,摸着红肿的耳朵说:“这是玛瑙耳坠,又酷又帅。”举着红肿的双手说:“这是xx 红掌,又靓又美。”即便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她一直坚守在一线。

 高速路口的年夜饭 xx 的儿子 xx 是 xx 县公安局的基层民警,从小年开始就一直在夏蓉高速里田出口值守。因为是新警,还没有配发冬装制服,总是只能穿着春秋装出警,发回家里报平安的照片常常是冻得脸蛋通红。家人让他在警服外套上加一件大袄子,他连连摇头拒绝,说人民警察着装要规范,执法时更要规范。大年三十打电话给爸妈,说因工作需要,今年年夜饭在高速路口吃,他很开心满足地告诉家人:“每人有一大碗饭,而且有肉有蛋有蔬菜,品种好丰盛。” 如果没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一家就能开开心心在家吃年夜饭、看春晚、过大年。可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着,偶尔的团聚便是夜深人静时拨通且为数不多的视频聊天,分享各自的工作感受,更多的时候只能互相微信留言打气,妈妈经常说:“加油哦!注意安全!”儿子斗志满满的回复:“放心,油箱满满,动力十足!”丈夫一贯沉稳有力的回复:“放心,斩妖除魔,保驾护航,我必平安归来!” 都说 2020 年 02 月 02 日是个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很多小年轻都在晒浪漫的文案,不爱发朋友圈的 xx 当天却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里田高速路口、田庄高速路口、xx 村路口,一家三口出征战疫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惟愿山河无恙,万家安康!

 【篇二】

 xx 是一个年过半百的 xx 县新闻工作者,今年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 30 年。xx 是 xx 的儿子,在新闻宣传部工作 2 年多时间,是一对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上的母子兵。xx2011 年从 xx 电视台重新回到 xx 县广播电视台上班后,已经连续 10 年没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轻的新闻宣传队伍逐渐带上正轨,为 xx 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xx 工作近 3 年,也是连续两年没休一天公休假。2019 年 10 月 25 日,广福桥镇突发安全事故,xx 接到采访任务已近零点,他马上投入“战斗”状态,跟随县领导一直在广福桥镇、石门县几地奔波,一通宵都没睡,第二天 11 点钟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远、最棘手、突发性的采访任务是母子两人工作的常态,但他们从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默默做好分内的事。

 今年的春节,对于这个老新闻工作者和年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是从来没有过的繁忙和紧张,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压力。xx、xx 从大年 30 年开始,一直坚守在新闻宣传岗位。正月初二,母子俩接到到岗命令,xx 编辑了当天的新闻,xx 和记者黄莉莉立即在火车站、街道、网吧等娱乐休闲场所进行拍摄,及时向 xx 广播电视台发布了《xx: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的新闻稿件。从大年 30 开始,早上 7 点半,母子两人准时从东站打的出发,到单位开始工作,一直到晚上 9 点多钟,有时甚至更晚,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xx 工作

 笔记上每天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电话采访联系事项、凌晨一、两点安排工作,抢在第一时间发稿、向上推送稿件,实施重大新闻采访的策划、编辑,xx 都亲力亲为。正月初二开始,一个星期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几乎讲不出话。从 1 月 19 开始到 2 月 7 号,xx 也一直感冒咳嗽,每天都是随身带着感冒药、抗生素,采访回来才能吃上药。因为每晚回去很晚,母子俩和新闻宣传部其他工作人员只能一日三餐在办公室吃方便面。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们默默把辛劳埋在心里,一心一意只做好工作,母子两人一起累并快乐着。工作之余,xx 跟母亲 xx 开玩笑说:老妈,你对我最没有人情味、我能不能也享受特权休息休息?我只有笑笑无语,那我的儿子是新闻工作者,在最危险、最紧急的情况下,你不上,谁上、谁冲锋在前。是的,看到母亲从大年三十起一直都在单位上班,xx 还是会乐呵呵的跟母亲一起坚守。疫情当前,xx 深知同事们都是父母的宝贝,母亲不忍心把他们置于危险的最前沿,他便成为母亲最温暖的依靠,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截止到 3 月 6 号,xx 采写疫情防控稿件 40 多条,其中,与记者柴丽莉采写的新闻《xx:开通 7 条物流配送线 保障春耕民生物资供应》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抗疫故事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专栏里,记者 xx 的名字不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他们母子并肩战斗的最好见证。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 xx、xx 一家却洋溢着与人为善、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 xx 喜欢琢磨美食,经常把美食带给同事分享;儿子 xx 喜欢弹钢琴 K 歌,他们把生活的酸、难、苦、辣放置一边,仍然向阳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

 【篇三】

 最是一年浓情时,相守春节庆团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这个春节的热闹和祥和。当大家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宅家欢聚之时,却有这么一家人,主动请缨、身先士卒,自觉投入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

 早上 6 点,濛濛细雨,一个急行入飞的背影,来到 xx 小区入口卡点,开始了他一天的值班值守工作。这是他从正月初六以来,第四十天到岗蹲守。他就是 xx 社区 xx 小区的一名居民,同时也是驻 xx 社区第一书记 xx。

 xx 社区 xx 小区共有 16 栋 600 多户 2000 多居民,住户来自四面八方,人多且杂,流动频繁,是 xx 社区疫情防控的薄弱点。xx 主动请缨,成为了 xx 小区“守望者”,坚守起xx 小区门户第一道关卡,对过往车辆人员逐一盘问、测量体温、造册登记。

 他说:“作为社区第一书记,落实 xx 市防控指挥部加强小区管理的 8 号令,主动投身到防疫的大事上,是作为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开始值班劝导有难度,劝返车辆车主不理解不配合,通过设卡管控、宣传劝导,管控效果开始显现,出门的少了,车辆也少了。”据了解,设卡第一天来往人员大概 3000 人,设卡管控后流动人口控制在 800 人左右,设卡管控逐渐向好转变。

 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妻子张琼丽一同参与到防控战斗中来,作为普通群众,妻子不仅没有怨言,还十分支持丈夫,她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摸排从鄂返乡重点人员。“B某栋:1 月 21 日,从湖北某市回张,家中 3 人,已监管,居家隔离;B 某栋:1 月 13 日,从湖北某市回张,家中 4 人,已监管,居家隔离……”摸排表上,张琼丽详细登记了整个小区重点监管对象基本信息,还陪同社区医务人员入宅入户做好体温动态监管,做到了摸排到户、防控到位。

 xx 一家只是坚守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正是这样一个个无私奉献、为公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深情守护着这一方村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有坚守一线的党员家庭,也有奉献爱心的党员家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

 击战最吃紧的时候,习总书记号召全党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汇聚起全民战“疫”的最强大力量。

 2 月 28 日,xx 街道积极响应,各村(社区)立即动员,通过“天门清风”微信群、村村通广播及时发布爱心募捐信息。短短两个小时,400 多党员、群众踊跃捐款。郝坪社区吴修凤一家三口都是党员,一直非常关注新冠肺炎疫情的进展,疫情爆发以来,他们心里也想着要做点什么,当得知全国党员都在积极捐款援助疫情防控消息后,立即联系了社区干部积极捐款,这让社区干部为之动容,充分展现了作为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篇四】

 你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在卡点检查防控;你带头捐款捐物,我大街小巷开展宣传...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战友。在永丰街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街道私房办主任、城建办副主任 xx 夫妻双双投身抗疫行动,值守、排查、宣传、捐款捐物,书写了“最美家庭”的抗疫故事。

 “你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党员干部,关键时刻你应该要冲在最前面。” “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但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

 这是 xx 和丈夫 xx 夫妻之间说的最多的话。他们每天都战斗在单位、在小区抗疫志愿服务一线,既相互担心对方的安全,又相互鼓劲,彼此加油。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 老公 xx 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值班,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没有回家赶过一餐准点饭。白天,他要做单位干部职工和家属的排查报名,要在单位安排的小区值班,要开展疫情宣传、排查和防控工作;xx 则在另一个小区大汉龙廷电话摸排、每栋建立微信网格群、入口值守,其中她个人电话摸排166 户,每户情况都认真登记做到心中有数,网格群管理井井有条,对公职人员网格群各类电子表的填写做到耐心指导、及时回复,对个别不会操作的,她采取单独电话讲解及每一个步骤截图操作,直至正确完成填写为止。晚上,老公在自己生活的小区,组织志愿者,排班守卡,帮忙测量体温、维持秩序,保障车辆和人员依次进出。经常连续加班到深夜,回到家里,夫妻俩还要相互帮忙,整理小区四类人员摸底表册。

 “必须还要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必须是以党员干部为主的,解决自然资源局志愿者和保安力量不够的问题,守住中餐、晚餐到晚上这几个关键时刻,组成防疫一线的补漏‘铁军’。”刚开始抗疫,工作人员不够,xx 晚上在家里琢磨、思考,和妻子 xx 一起商量对策。

 “我宣誓:服从街道党工委的安排,不计报酬,不怕牺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心动立马行动,24 小时不到,在恒顺世家小区,xx 便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并成立“抗疫先锋”临时党支部。党旗下,党员铿锵宣誓,掷地有声。

 从临时支部成立的当天起,支部党员们戴起了红袖章亮身份做表率,全力投入到小区门口疫情防控第一线。“请带好口罩”“请尽量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请注意要勤洗手”“不好意思,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出小区”.....这些话语,是临时党支部的每一名党员说得最顺溜的口头语、成为小区防疫的最强声音。“有了小区志愿者,有他们的强硬把关,我们就可以安心宅家里了!”临时党支部成为了小区群众心中坚强的“抗疫防线”,也成了 xx 县城各个小区抗击疫情的典范。

 值守的小区缺少防护物资,xx 把自己家里的体温测量仪带上解燃眉之急。而后,两人又商量着托人买了 100 个口罩、100 斤消毒水捐给老家东湾里村和恒顺世家小区。同时,他向小区群和村里的群发起倡议书,号召大家捐赠防护物资,共同抗击疫情。“众人划桨开大船”, 不到 10 天,便筹款筹物 6 万多,解决了小区和村里缺少抗疫防护物资的大问题。

 夫妻俩都在一线抗疫,最难的就是没有办法象以前那样照顾俩孩子。女儿今年高考,自己要听网课、做作业,还要照顾才 3 岁的顽皮弟弟。xx 每天早上喂了儿子早餐奶然后让他睡到自然醒,值守任务完成了再照顾小孩。好几次因回家太迟,姐弟俩都哭成了泪人。

 “在疫情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己所能。”xx 一家人在抗疫中的付出与坚持,是永丰街道所有一线抗疫人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美的相守,便是与爱人并肩战“疫”,直至凯旋!

篇五: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无数个家庭本应该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大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乱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有这样一些家庭成员,他们自觉放弃春节休假,他们主动请缨到防疫主战场,他们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护一城平安!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县医保中心副主任**一家三口不惧危险、请命到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的最美逆行故事。

 “拼命三郎”的连轴转

 **的丈夫**是**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县防疫工作打响第一枪开始,他就取消了春节休假,每天 8 小时在院带班值班;每晚到看守所检察室督查检查,以防在押人员受感染;每隔一天带队到武深高速田庄出口值班值守;每天还面临着各种临时安排的任务。困了,就在车上或者办公室沙发躺一下;饿了,就用泡面或者几块饼干充饥。“连轴转”转的有条不紊、转的高效有序、转的忘记自我,更忘了自己的老寒腿和腰椎盘突出等痛苦。

 丈夫送妻子上“前线”

 **是现为县医保中心副主任,原担任过县妇联副主席,年逾五十的她,从来不以年长作为工作推脱的借口,反而是兢兢业业的站好每一班岗。2018 年,在**县脱贫攻坚最紧要关头,她被县委派驻到偏远山区的**镇**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那以后,她就以村为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不遗余力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帮助村里致富。今年春节,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她心急如焚。正月初六接到“出战”命令,**连夜收拾好了换洗衣物,带上辣椒酱、豆腐乳和方便面等应急装备蓄势待发。丈夫**心疼的戏谑说:“你是党外干部,不是第一书记,不需要这么着急下村。”她着急地说:“可我是工作队长啊,镇村干部已经奋战好几天了,我不能置身事外。”第二天,等不及去驻村办领防护用品,抢了丈夫值班用的口罩,让丈夫直接开车送到了**村值守路口,更来不及安顿自己,就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承担起值班守卡、宣传疫情、环境卫生整治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山里风大,天寒地冻,几天下来,她的手脚和耳朵生了冻疮,又红又肿、又痛又痒。但她怕村里其他人员担心,她咬着牙一声不吭,还学会了苦中作乐,

 摸着红肿的耳朵说:“这是玛瑙耳坠,又酷又帅。”举着红肿的双手说:“这是**红掌,又靓又美。”即便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她一直坚守在一线。

 高速路口的年夜饭

 **的儿子**是**县公安局的基层民警,从小年开始就一直在夏蓉高速里田出口值守。因为是新警,还没有配发冬装制服,总是只能穿着春秋装出警,发回家里报平安的照片常常是冻得脸蛋通红。家人让他在警服外套上加一件大袄子,他连连摇头拒绝,说人民警察着装要规范,执法时更要规范。大年三十打电话给爸妈,说因工作需要,今年年夜饭在高速路口吃,他很开心满足地告诉家人:“每人有一大碗饭,而且有肉有蛋有蔬菜,品种好丰盛。”

 都说 2020 年 02 月 02 日是个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很多小年轻都在晒浪漫的文案,不爱发朋友圈的**当天却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里田高速路口、田庄高速路口、**村路口,一家三口出征战疫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惟愿山河无恙,万家安康!

 【篇二】

 **是一个年过半百的**县新闻工作者,今年在新闻宣传岗位工作了 30 年。**是**的儿子,在新闻宣传部工作 2 年多时间,是一对奋战在新闻宣传工作上的母子兵。**2011 年从**电视台重新回到**县广播电视台上班后,已经连续 10 年没有休一天公休假,把一支年轻的新闻宣传队伍逐渐带上正轨,为**县的新闻宣传工作和对外宣传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工作近 3 年,也是连续两年没休一天公休假。2019 年 10 月 25 日,广福桥镇突发安全事故,**接到采访任务已近零点,他马上投入“战斗”状态,跟随县领导一直在广福桥镇、石门县几地奔波,一通宵都没睡,第二天 11 点钟才回到家。布置、接到最偏远、最棘手、突发性的采访任务是母子两人工作的常态,但他们从不抱怨和叫苦,而是怀揣着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默默做好分内的事。

 保障春耕民生物资供应》在湖南卫视午间新闻播出,与其他记者采写的《抗疫故事

 疫情无情人有情》在新华社客户端播出。《众志成城

 防控疫情》专栏里,记者**的名字不时出现在屏幕上,这是他们母子并肩战斗的最好见证。

 虽然是单亲家庭,但**、**一家却洋溢着与人为善、其乐融融、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母亲**喜欢琢磨美食,经常把美食带给同事分享;儿

 子**喜欢弹钢琴 K 歌,他们把生活的酸、难、苦、辣放置一边,仍然向阳而生、追求如歌的生活。

 【篇三】

 最是一年浓情时,相守春节庆团圆。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这个春节的热闹和祥和。当大家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宅家欢聚之时,却有这么一家人,主动请缨、身先士卒,自觉投入坚守在防疫工作一线。

 早上 6 点,濛濛细雨,一个急行入飞的背影,来到**小区入口卡点,开始了他一天的值班值守工作。这是他从正月初六以来,第四十天到岗蹲守。他就是**社区**小区的一名居民,同时也是驻**社区第一书记**。

 **社区**小区共有 16 栋 600 多户 2000 多居民,住户来自四面八方,人多且杂,流动频繁,是**社区疫情防控的薄弱点。**主动请缨,成为了**小区“守望者”,坚守起**小区门户第一道关卡,对过往车辆人员逐一盘问、测量体温、造册登记。

 他说:“作为社区第一书记,落实**市防控指挥部加强小区管理的 8 号令,主动投身到防疫的大事上,是作为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开始值班劝导有难度,劝返车辆车主不理解不配合,通过设卡管控、宣传劝导,管控效果开始显现,出门的少了,车辆也少了。”据了解,设卡第一天来往人员大概 3000 人,设卡管控后流动人口控制在 800 人左右,设卡管控逐渐向好转变。

 不仅如此,他还动员妻子张琼丽一同参与到防控战斗中来,作为普通群众,妻子不仅没有怨言,还十分支持丈夫,她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逐户摸排从鄂返乡重点人员。“B 某栋:1 月 21 日,从湖北某市回张,家中 3 人,已监管,居家隔离;B 某栋:1 月 13 日,从湖北某市回张,家中 4 人,已监管,居家隔离……”摸排表上,张琼丽详细登记了整个小区重点监管对象基本信息,还陪同社区医务人员入宅入户做好体温动态监管,做到了摸排到户、防控到位。

 **一家只是坚守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的缩影,正是这样一个个无私奉献、为公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党员干部和热心群众,不忘初心,不负使命,深情守护着这一方村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有坚守一线的党员家庭,也有奉献爱心的党员家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最吃紧的时候,习总书记号召全党为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捐款,汇聚起全民战“疫”的最强大力量。

 【篇四】

 你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在卡点检查防控;你带头捐款捐物,我大街小巷开展宣传...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战友。在永丰街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街道私房办主任、城建办副主任**夫妻双双投身抗疫行动,值守、排查、宣传、捐款捐物,书写了“最美家庭”的抗疫故事。

 “你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党员干部,关键时刻你应该要冲在最前面。”

 “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但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

 这是**和丈夫**夫妻之间说的最多的话。他们每天都战斗在单位、在小区抗疫志愿服务一线,既相互担心对方的安全,又相互鼓劲,彼此加油。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

 “必须还要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必须是以党员干部为主的,解决自然资源局志愿者和保安力量不够的问题,守住中餐、晚餐到晚上这几个关键时刻,组成防疫一线的补漏‘铁军’。”刚开始抗疫,工作人员不够,**晚上在家里琢磨、思考,和妻子**一起商量对策。

 “我宣誓:服从街道党工委的安排,不计报酬,不怕牺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心动立马行动,24 小时不到,在恒顺世家小区,**便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并成立“抗疫先锋”临时党支部。党旗下,党员铿锵宣誓,掷地有声。

 从临时支部成立的当天起,支部党员们戴起了红袖章亮身份做表率,全力投入到小区门口疫情防控第一线。“请带好口罩”“请尽量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请注意要勤洗手”“不好意思,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出小区”.....这些话语,是临时党支部的每一名党员说得最顺溜的口头语、成为小区防疫的最强声音。“有了小区志愿者,有他们的强硬把关,我们就可以安心宅家里了!”临时党支部成为了小区群众心中坚强的“抗疫防线”,也成了**县城各个小区抗击疫情的典范。

 值守的小区缺少防护物资,**把自己家里的体温测量仪带上解燃眉之急。而后,两人又商量着托人买了 100 个口罩、100 斤消毒水捐给老家东湾里村和恒顺世家小区。同时,他向小区群和村里的群发起倡议书,号召大家捐赠防护物资,共同抗击疫情。“众人划桨开大船”,

 不到 10 天,便筹款筹物 6 万多,解决了小区和村里缺少抗疫防护物资的大问题。

 夫妻俩都在一线抗疫,最难的就是没有办法象以前那样照顾俩孩子。女儿今年高考,自己要听网课、做作业,还要照顾才 3 岁的顽皮弟弟。**每天早上喂了儿子早餐奶然后让他睡到自然醒,值守任务完成了再照顾小孩。好几次因回家太迟,姐弟俩都哭成了泪人。

 “在疫情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己所能。”**一家人在抗疫中的付出与坚持,是永丰街道所有一线抗疫人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美的相守,便是与爱人并肩战“疫”,直至凯旋!

 【篇五】

 在抗击疫情这场全民行动中,****家政服务公司负责人**和**夫妻没有置身事外,带着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意和感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抗疫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一件坚持了 31 天的“傻事”

 见到**夫妻俩时,两人正在对滨江广场进行例行义务消毒。喷洒面积广的重型喷雾机装满消毒液,足足有 70 多斤重,**一背就是一整天。妻子**尽管娇小,却没闲着,丈夫前方消毒,她则背着轻型喷雾机,在旁边做辅助。

 作为公司负责人,**提供免费消毒的决定,在很多人看来是在做傻事,但丈夫**却非常支持,他说:“十年感情,做傻事彼此相陪!大家都在支援武汉,我们没有医护人员那样直接上战场的能力,就一点在行的专业服务,以此来回报社会。只有社会好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工作!”

 其实,**想的很简单,只因这片土地的养育之恩,只想为**这个养育他们的“家”尽尽自己的一份责任。

 受疫情影响,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很多设备也无法及时购买到位。夫妻俩一合计,没有设备,我们就网购自己买!没有员工,我们就自己干!

 或许一次消毒并不难,但这件“傻事”夫妻俩已经坚持了整整 31 天。

 线下培训搬上线

 安全又可靠

 2017 年 11 月,****家政服务公司正式成立。除了做好自身的盈利性业务之外,公司还积极响履行巾帼家政企业的责任与担当,成立妇委会,主动为建档立卡的

 贫困户和农村失业妇女免费培训育婴、家政、护理等知识,并在县人社部门的帮助下组织实操学习和统一技能考试。

 学员经考试合格,由人社部门颁发全国通用的资格证书。截至目前,已经有一百多名妇女通过学习成功就业。

 妇女节即将来临,原计划举行的育婴师技能培训,因为疫情防控不能如期举行。**夫妻俩决定将以往的线下培训搬上线,通过腾讯会议或者抖音直播开展。在刚刚建好的培训群里,不少急需知识培训的人已经报名,提前扫码进群,还为这次线上培训提了不少建议。

 **说,此次线上育婴师培训不设限,所有对育儿感兴趣的妇女朋友都可以免费进群学习。

 **家政成立妇委会以来,为家庭提供优质家政服务,帮助解决妇女就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担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问及**的初心,娇小的她笑着说:“用心服务是我们公司的理念。用心爱”家“则是我们对社会最本真的责任和担当。”

 【篇六】

 自从拉响抗疫的警报,在抗疫的战场中,没有旁观者。在护佑生命的旋律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最美的逆行者,呈现了一个个最美的抗疫家庭!这些平凡的家庭中的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举动,他们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是**县第二人民医院注射室的护士长。得知定点医院在募招志愿者,她在第一时间就报名。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是 2 月 1 日通知太突然,都没来得及好好准备就匆匆踏上了这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到达抗疫战场的当天,**火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加入这场战役,与全国的医护人员党员干部一起奋斗,一起成长,深感自豪!”虽然没有刀光剑影,但是直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病毒你得慎之又慎!严实的防护服和隔离衣,一穿就是六个小时,身上的衣服都湿了。为了不上厕所,她上班前就不喝水,穿上了纸尿裤。护目镜内的雾气和水珠,模糊了视线。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呼吸都很困难,体能也消耗的很快。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还要准确地为患者治疗,给予他们心灵上的疏导和安慰。她说:“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疫情很快结束,不要再有第二批志愿者!”

 **的丈夫**在**铺一所学校任教,也是防控系统中的一员。从正月初三到现在连续上班 30 多天了。每天早晨进行简单的办公室整理后就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要对全校进行三类人员的调查登记,对学生的体温、身体状况和居家观察情况摸底,

 对重点防控人员进行电话问询,了解他们的身体、心理情况,及时的解决他们居家观察期间生活上的困难。争取在规定时间内将各种信息精准上报。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一做就是一上午。通过网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他说:老婆在前线冲锋陷阵,我在后方守家护院。大闺女的学习、生活照顾全...

篇六: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疫情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三篇

  抗击疫情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1

  你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我在卡点检查防控;

  你带头捐款捐物,我大街小巷开展宣传...他们不仅是夫妻,还是战友。在永丰街道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街道私房办主任、城建办副主任**夫妻双双投身抗疫行动,值守、排查、宣传、捐款捐物,书写了“最美家庭”的抗疫故事。

  “你是县人大代表,又是党员干部,关键时刻你应该要冲在最前面。”

  “要注意做好自身防护,疫情防控需要我们,但我们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去保护别人。”

  这是**和丈夫**夫妻之间说的最多的话。他们每天都战斗在单位、在小区抗疫志愿服务一线,既相互担心对方的安全,又相互鼓劲,彼此加油。

  自新冠肺炎爆发以来,

  老公**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值班,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过,没有回家赶过一餐准点饭。白天,他要做单位干部职工和家属的排查报名,要在单位安排的小区值班,要开展疫情宣传、排查和防控工作;

  **则在另一个小区大汉龙廷电话摸排、每栋建立微信网格群、入口值守,其中她个人电话摸排***户,每户情况都认真登记做到心中有数,网格群管理井井有条,对公职人员网格群各类电子表的填写做到耐心指导、及时回复,对个别不会操作的,她采取单独电话讲解及每一个步骤截图操作,直至正确完成填写为止。晚上,老公在自己生活的小区,组织志愿者,排班守卡,帮忙测量体温、维持秩序,保障车辆和人员依次进出。经常连续加班到深夜,回到家里,夫妻俩还要相

 互帮忙,整理小区四类人员摸底表册。

  “必须还要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必须是以党员干部为主的,解决自然资源局志愿者和保安力量不够的问题,守住中餐、晚餐到晚上这几个关键时刻,组成防疫一线的补漏铁军。”刚开始抗疫,工作人员不够,**晚上在家里琢磨、思考,和妻子**一起商量对策。

  “我宣誓:服从街道党工委的安排,不计报酬,不怕牺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心动立马行动,24 小时不到,在恒顺世家小区,**便组建了以党员干部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并成立“抗疫先锋”临时党支部。党旗下,党员铿锵宣誓,掷地有声。

  从临时支部成立的当天起,支部党员们戴起了红袖章亮身份做表率,全力投入到小区门口疫情防控第一线。“请带好口罩”“请尽量不外出,不串门,不聚会”“请注意要勤洗手”“不好意思,没有通行证,不能进出小区”.....这些话语,是临时党支部的每一名党员说得最顺溜的口头语、成为小区防疫的最强声音。“有了小区志愿者,有他们的强硬把关,我们就可以安心宅家里了!”临时党支部成为了小区群众心中坚强的“抗疫防线”,也成了**县城各个小区抗击疫情的典范。

  值守的小区缺少防护物资,**把自己家里的体温测量仪带上解燃眉之急。而后,两人又商量着托人买了***个口罩、100 斤消毒水捐给老家东湾里村和恒顺世家小区。同时,他向小区群和村里的群发起倡议书,号召大家捐赠防护物资,共同抗击疫情。“众人划桨开大船”,

  不到 10 天,便筹款筹物 6 万多,解决了小区和村里缺少抗疫防护物资的大问题。

  夫妻俩都在一线抗疫,最难的就是没有办法象以前那样照顾俩孩子。女儿今

 年高考,自己要听网课、做作业,还要照顾才 3 岁的顽皮弟弟。**每天早上喂了儿子早餐奶然后让他睡到自然醒,值守任务完成了再照顾小孩。好几次因回家太迟,姐弟俩都哭成了泪人。

  “在疫情面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守岗位,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己所能。”**一家人在抗疫中的付出与坚持,是永丰街道所有一线抗疫人的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最美的相守,便是与爱人并肩战“疫”,直至凯旋!

  抗击疫情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2

  正值新春佳节之际,无数个家庭本应该是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准备过大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打乱了无数家庭的生活节奏。面对疫情,有这样一些家庭成员,他们自觉放弃春节休假,他们主动请缨到防疫主战场,他们把危险留给了自己,只想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护一城平安!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县医保中心副主任**一家三口不惧危险、请命到一线开展防疫工作的最美逆行故事。

  “拼命三郎”的连轴转

  **的丈夫**是**县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今年的春节假期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从**县防疫工作打响第一枪开始,他就取消了春节休假,每天 8 小时在院带班值班;每晚到看守所检察室督查检查,以防在押人员受感染;每隔一天带队到武深高速田庄出口值班值守;每天还面临着各种临时安排的任务。困了,就在车上或者办公室沙发躺一下;饿了,就用泡面或者几块饼干充饥。“连轴转”转的有条不紊、转的高效有序、转的忘记自我,更忘了自己的老寒腿和腰椎盘突出等痛苦。

  丈夫送妻子上“前线”

  **是现为县医保中心副主任,原担任过县妇联副主席,年逾五十的她,从来

 不以年长作为工作推脱的借口,反而是兢兢业业的站好每一班岗。2018 年,在**县脱贫攻坚最紧要关头,她被县委派驻到偏远山区的**镇**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队长。从那以后,她就以村为家,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不遗余力的帮助贫困户脱贫、帮助村里致富。今年春节,看到新冠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她心急如焚。正月初六接到“出战”命令,**连夜收拾好了换洗衣物,带上辣椒酱、豆腐乳和方便面等应急装备蓄势待发。丈夫**心疼的戏谑说:“你是党外干部,不是第一书记,不需要这么着急下村。”她着急地说:“可我是工作队长啊,镇村干部已经奋战好几天了,我不能置身事外。”第二天,等不及去驻村办领防护用品,抢了丈夫值班用的口罩,让丈夫直接开车送到了**村值守路口,更来不及安顿自己,就和村里党员干部一起承担起值班守卡、宣传疫情、环境卫生整治和重点人员管控等工作。山里风大,天寒地冻,几天下来,她的手脚和耳朵生了冻疮,又红又肿、又痛又痒。但她怕村里其他人员担心,她咬着牙一声不吭,还学会了苦中作乐,摸着红肿的耳朵说:“这是玛瑙耳坠,又酷又帅。”举着红肿的双手说:“这是**红掌,又靓又美。”即便这样,轻伤不下火线的她一直坚守在一线。

  高速路口的年夜饭

  **的儿子**是**县公安局的基层民警,从小年开始就一直在夏蓉高速里田出口值守。因为是新警,还没有配发冬装制服,总是只能穿着春秋装出警,发回家里报平安的照片常常是冻得脸蛋通红。家人让他在警服外套上加一件大袄子,他连连摇头拒绝,说人民警察着装要规范,执法时更要规范。大年三十打电话给爸妈,说因工作需要,今年年夜饭在高速路口吃,他很开心满足地告诉家人:“每人有一大碗饭,而且有肉有蛋有蔬菜,品种好丰盛。”

  如果没有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一家就能开开心心在家吃年夜饭、看春晚、过大年。可现在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奋战着,偶尔的团聚便是夜深人静时拨通

 且为数不多的视频聊天,分享各自的工作感受,更多的时候只能互相微信留言打气,妈妈经常说:“加油哦!注意安全!”儿子斗志满满的回复:“放心,油箱满满,动力十足!”丈夫一贯沉稳有力的回复:“放心,斩妖除魔,保驾护航,我必平安归来!”

  都说 2020 年 02 月 02 日是个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很多小年轻都在晒浪漫的文案,不爱发朋友圈的**当天却晒出了满满的正能量:里田高速路口、田庄高速路口、**村路口,一家三口出征战疫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惟愿山河无恙,万家安康!

  抗击疫情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3

  李晶是南开区市政监察管理管理所的执法人员,许程飞是天津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夫妻二人的工作都属于抗击疫情的一线,疫情来袭,他们都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李晶在一线忙着道路巡查工作,许程飞在一线忙着护理工作,在得知医院要组建赴武汉抗击疫情医疗小组的消息后,他主动请缨上交请战书,获得批准后与重症医学科医疗人员,组成九人医疗小组赴武汉支援。得知爱人许程飞报名请战参加支援武汉抗击疫情的医疗队后,李晶更是积极支持爱人的“大爱”行为,为爱人准备出征行装,叮嘱爱人做好防护,一心工作。

  爱人许程飞定于初二下午赴武汉支援,李晶本打算去送行,但临时接到了单位提前返岗的通知,她毅然回到工作岗位,并未向单位提及此事。李晶同志没有向组织请一天假,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困难,更是将对执法工作的无限热爱和忠诚投入到防控一线中。爱人许程飞在武汉开展医疗救治期间,冒着感染风险,24 小时不停为病患服务,彰显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像李晶、许程飞这样的夫妻,他们一个在武汉一线,一个在天津一线,岗位不同,但坚守的信仰相同。坚守,是他们的选择。一场“战

 疫”、两个“战场”,使命、担当、奉献成了他们的关键词,他们用实际行动匡扶正义、守护生命,上演着动人的“逆行”故事,成为了最美的“逆行家庭”!

篇七: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3 篇

  抗疫最美家庭事迹材料 1

  庚子新春,辞旧迎新,本来是合家欢聚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蒙上了一层阴影,也打乱了薛俊民和姚勤伟的小家欢度春节的幸福节奏。

  姚勤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佑安医院重症肝内科重症监护室的主治医生,她所在的医院是北京市疫情期间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市级定点医院之一。姚勤伟作为重症监护室的骨干力量,从 2 月 10 日到 5 月 20 日,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 101天,没有回过一次家,直到医院病例清零,她所在团队共救治危重患者 30 余名。

  姚勤伟的丈夫薛俊民是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数据中心的一名员工。他在做好邮储银行生产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运维、推进本人负责的安全项目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同时,尽心为抗疫一线的爱人做好后勤服务,照顾好年幼的孩子,积极参加社区防疫工作,并用充满力量和饱含温度的文字传递正能量,为医务工作者和亲朋好友加油打气。

  近日,薛俊民的家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称号。

  闻令而动,舍亲情战疫情

  姚勤伟所在的佑安医院,有着出色的传染病防治专业能力和丰富的传染病防治经验,在 2003 年的非典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次疫情期间是北京市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市级定点医院之一。春节前夕,佑安医院迅速对新冠肺炎患者诊治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

  “今年春节我不能走,必须留下来!”姚勤伟对丈夫说。大年二十九晚上,薛

 俊民带着忐忑不安的心,只身一人带着孩子回到河北老家,陪父母过年。姚勤伟毅然舍弃了春节假期,留京随时待命。

  大年初一,党中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薛俊民知道离妻子上“前线”的时间越来越近。面对疫情,他认为自己应该有更多的责任担当,应该给予妻子更多的支持,为她打气鼓劲。薛俊民年迈的父母都是老党员,他们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支持儿子尽快返京。大年初二一早,在父母目送下,薛俊民驾车带着孩子返京,陪伴在妻子身边,安排好家里的事情,从精神上鼓励妻子,让她踏踏实实、放心奔赴抗疫一线。

  2 月 9 日,姚勤伟的电话响起。从妻子在电话里回复“请领导放心”的那刻起,薛俊民的心里就起了波澜。早知这一刻会来,但这一刻真正到来的时候,他的心还是揪了起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医院就是“前线”,重症监护室就是“战斗堡垒”,他不断地说服自己、平复内心,他知道,只有他的镇定才能让妻子更安心、全身心投入到抗疫战斗中。

  第二天,薛俊民陪妻子再次清点行囊,默默地把包背在身上,开车把妻子送到报到地点。下车后,他给妻子一个有力的拥抱,坚定地说:“放心家里,照顾好自己,等我来接你!”

  疫情期间,形势变化很快,医院各项工作紧张有序。妻子的排班表,薛俊民倒背如流,为的是不打扰她工作和休息,又能随时给她安慰,及时送去她需要的物品。

  重任在肩,守岗位勇担当

  疫情期间,妻子在抗疫一线不能回家,薛俊民可以申请在家远程办公。而他所在的邮储银行数据中心承担着全行生产系统的运维保障工作,他深知,生产运维工作是体系性“工程”,越是紧张困难时期,越要全力协同合作,保障生产系

 统安全平稳运行,确保金融服务正常,确保信息安全。而且,时值处室内部工作调整,正赶上工作交接,万不能出任何差错!

  薛俊民并未向单位提出居家办公申请,把孩子安抚好,正常出勤,毫不懈怠,一丝不苟,推动行内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开展,出色地完成了邮储银行生产终端安全管控系统运维等各项工作,并利用远程视频会议开展技术交流,推动了信息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一直以来,薛俊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提升自身能力。2019 年,薛俊民被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录取为专业博士,主攻智能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方向,努力探索计算机视觉技术对网络安全、运维安全的推动作用。疫情期间,他克服困难,抓紧时间,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借助网络课堂、远程会议等多种形式,与导师进行交流,明确了研究框架。

  竭尽所能,稳小家为大家

  家中孩子才 4 岁,虽然有岳父岳母帮忙照顾,但妻子一走,薛俊民身上照顾孩子的担子还是更重了。

  妻子不在家的这段日子,薛俊民面对的一大挑战就是带孩子。孩子还小,对妈妈有很大的依赖。为不扰乱爱人心思,他们约定不和孩子打电话和视频。幼儿园不开学,薛俊民在家的时候,就想尽各种办法陪孩子玩耍、做游戏,让孩子暂时忘记了对妈妈的思念。但每晚睡觉前,孩子总是嘟囔着“妈妈去哪里了,我想妈妈”。他免不了一番解释和安抚,“妈妈正在打怪兽,打完就回来了,好好睡觉,妈妈就能更专心地战斗了。”

  妻子在抗疫一线奋战的时间里,薛俊民还培养了各种育儿技能。孩子的头发长得很快,妻子临行前刚给孩子理发,两三个星期就长长了。疫情吃紧,妻子归期未定,为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网购了理发器,从网上学习理发的方法,还对

 着镜子拿自己的头发练手。经过努力,终于比较有底气拿起理发器,给孩子理了一个满意的发型。妻子看了照片,表示很赞许。孩子喜欢吃面食,他上网查找做饭视频,反复实践,烙出了色香味俱佳的大饼。孩子喜欢洗澡,特别是泡在大盆中洗澡,他就耐心地试水温调水量、挑选不刺激的洗浴用品,尽力让他洗得舒服又开心。此外,陪教孩子认汉字、学英语,还和孩子一起学跳舞……这让妻子毫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岳父岳母一直帮忙照看孩子,他们的默默付出让薛俊民和妻子可以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工作上。岳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退伍老战士,对战场记忆深刻,他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但严峻的疫情,让他感觉抗疫一线比战场更加诡谲。从姚勤伟奔赴抗疫一线的那刻起,薛俊民和岳父岳母总是悬着一颗心。薛俊民尽量照顾好他们的身体和心理,安抚他们不安的情绪。正所谓爱人在抗疫一线英勇奋战、护佑生命,他在后方毫不松懈、守家有责。

  此外,薛俊民还在岳父岳母照顾孩子时,积极助力所在社区开展防疫工作,协助小区把好大门、做好检查,协助中老年居民解决“健康宝”和行踪查询应用程序的下载和运行问题,为社区服务,帮居民解忧。

  家国情怀,心所系文所至

  薛俊民还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平时就喜欢把对生活的感受记录成文字在朋友圈分享,赢得了不少赞许。

  举国抗疫,医务工作者逆行,深深触动他的内心。他用有力量有温度的文字,传递着正能量,写下《渔家傲除夕》《沁园春武汉加油》等诗词。他坚信“上下如一,军民协力,何曾惧浪险风急”“风波去,听中国伟力,响彻寰宇”;他讴歌驰援武汉的抗疫家庭,“他乡故乡两相系,比翼齐心共战疫”;他感叹医务工作者的付出,“衣一层,裳一层,汗透衣裳无暇更,恁惹人心疼”;终于等到武汉解封,

 他在《沁园春凯旋》中欢呼,“喜方舱皆关,清零频传;大地春暖,无恙江山。楚天辽阔,英雄凯旋,不辱使命护平安。”

  妻子进入抗疫一线不久,就是情人节,在这个特别的情人节,他鼓舞妻子“有国才有家,国有殇,一起闯,共担当。国是千万家,家是稳固的后方、温暖的港。等你胜利返航,携手共览,大好春光。”

  经过 100 余天的等待,终于迎来妻子平安回家,薛俊民由衷地赞美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党记得,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因为你们更加闪闪发光;祖国记得,你们用无我诠释了担当,用负重前行点亮了希望。”

  他的文字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共鸣,有朋友留言,“致敬医护人员,更了解了医护人员的艰辛和付出”“鼓舞了武汉亲友的斗志,坚信抗疫胜利必将到来”。借助文字的表达,大家更有共识、更加团结、更有斗志,坚信祖国必将迎来更好的明天。(经济日报记者钱箐旎)

  “把手头每一项工作做好,就是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力。

  临退休的父亲主动请缨到路口夜班值守,我这个当大姐的,也想带个好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薛雅楠立即返岗迎战!薛雅楠是潞安集团聚创分公司候堡社区春晖苑、幸福苑小区区长,她的爱人郭东是潞安集团常村煤矿武装保卫部护卫队副队长,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夫妻二人把八岁的儿子和患病的婆婆托付给妈妈照顾,全心奔赴抗疫“战场”。每天到岗后在家庭群里报到,结束工作后报个平安成了疫情期间薛雅楠家的特殊家规,一个 60 后,一个 70 后,三个 80 后,有医务工作者、交警、基层干部,电话成了一家人连接的纽带。抗疫两个多月以来,一家人连齐齐整整一起视频的机会都没有,常常是一个在入户排查,一个在路口执勤,视频刚接通,就匆匆挂断了,非常时期各自坚守岗位,既是相亲相爱的家人,又是并肩抗疫的战友。工作中薛雅楠始终冲在最前面,安排部署、门口执勤,

 她一次也没有落下过。为了让小区居民在第一时间了解疫情并掌握疫情防控的基本做法,她带领工作人员挨家挨户发放居民告知书,从正月初二开始,她几乎每天从早上八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辖区每一栋楼,每一条路,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在社区管控过程中,随着管控时间的不断延长,很多居民已按捺不住急躁的情绪,甚至有对社区防控人员不满、指责的现象发生。

  薛雅楠一边耐心地劝导着,一边还要忍着内心的委屈,收拾好心情再面带笑容地回归岗位。遇到这些矛盾时,很多旁观的居民都建议她报警处理,她总是笑笑说“做好工作就是将心比心,都是邻里乡亲的,发泄出来就好了。”作为社区工作人员,太多的无暇顾及,太多的无可奈何,他们的家庭中比起普通人,少有闲暇,少有浪漫,更多的是忙碌和坚持,她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社区,把更多的陪伴送给了居民。“其实觉得最亏欠的是孩子,但是这些基础性的群众工作必须要有人来做。希望有我在,社区居民能安心。”

  虽然没有冲上最前线,但能为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薛雅楠觉得一切努力和辛苦都是值得的。随着襄垣县被纳为低风险区后,社区工作的重心从之前的大规模、全覆盖排查,变成了滚动式、针对性排查,要求做更细的事,更好的服务。薛雅楠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守住春晖苑、幸福苑两个小区新冠肺炎“零确诊、零疑似”的战“疫”成果,相信摘下口罩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万家团圆的春节少了些许“年味”。然而在疫情面前,“家味”更加充盈:有的家庭夫妻双双奔赴战“疫”一线,有的家庭热心公益帮助更多家庭,有的家庭放弃休假计划,支持家人坚守岗位做贡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家庭。

  近日,在沿江工作一线的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党员中有一个这样的身影,他是一名村医,不是干部,不是党员,他叫王善德,好像和他的名字一样,有善

 良的心,有道德的品质。

  新年将至,有三户四人从武汉务工返乡人员。刚过大年三十,滩头村的村医积极配合政府做好人员登记、体温检测等工作。从开始防控的第一天村医王善德不辞辛苦,没一句怨言,穿梭在这三户四人的家中,每天是两小时一次,其他的时间就在村头检疫点值班,为来回过往的人量体温,宣传防控疫情的知识,开始时,他爱人报怨道:“老实呆在家中怎么那么难受,天天瞎忙乎啥?”但王善德以一个医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媳妇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何况咱们这么偏远的村,我能献出一份力就做吧。”媳妇听了这几句话,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慢慢理解了丈夫,也就跟着丈夫一起行动起来。家里是个小小的卫生院也是便利店,只要有邻居,父老乡亲来家中买用品,她都会给上一支口罩,每天做到消毒,通风。王善德则每天都是穿梭在村里有需要的地方。前两天,武汉务工返乡人员的隔离被解除了,王善德亲自去家中一趟,讲一些,要放宽心的话,勤洗手,虽然被解除了隔离,为了自己,也尽量不出门,不聚会。

  “我们村设立了 1 个卡口检查点,我和其他村干部轮流进行看守、检测。”每天清晨,王善德将村口 1 个执勤点的测体温工作组织到位后,还要挨家挨户到村民家中做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知识宣传。“大家一定不要出门拜年,要做好清洁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外地回乡的人员一定要自觉自我隔离……”这几句话,王善德已经说了上千遍了,每到一户,爱人则通过卫生所作为平台,都向村民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沿江乡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倡议书》等宣传资料,并耐心向他们做好解释和说服工作。

  在这个特殊的疫情时期,他们用赤诚打动人心,用坚守捍卫本职,村民们没有讥讽没有嘲笑更加没有怀疑,更多是温暖和祝福。“辛勤之人不易老”,这世界上仍然有人能够孜孜不倦,将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事业中,仍能在

 关键时刻,身体力行,共战病魔、共抗疫情。

  道是英雄,最可敬者,往往最平凡!

推荐访问:抗疫最美家庭事迹 最美 事迹 家庭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