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同博文库网 > 专题范文 > 发言稿 >

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推荐)

时间:2022-09-06 16:00:0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范文推荐)

 

 数学学科经验交流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说实话我有些班门弄斧的感觉, 我从事数学教学, 实属偶然, 即没有很强的专业素养, 也没有丰富的教学工作经验。

 进入三中, 没有觉得自己踌躇满志, 热血沸腾, 反而觉得自己成了霜打的茄子, 没有了 亮丽的颜色, 尤其是一开会便烦躁不安, 食寝无味, 曾经萌发出不想当教师的想法。

 但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 , 既然没有选择, 那就只能全力以赴!

 所以我的发言谈不上什么经验交流, 也没有很深的理论水平, 只是借这个机会和大家粗浅地谈一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简单的来说就是五个字:

 转、 目、 勤、 践、思。

 所谓“转” ——具体来说:

 转换角色、 适应环境、 融入文化。

 首先尽快完成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化, 使自己从一个听从师长教诲的学生, 变成一个处处关心学生成长的教师, 在学生面前尽量表现出果断、 机智和自信。其次, 尽快适应三中快节奏, 竞争与协作并存, 压力与责任并重的工作环境; 熟悉三中教师的管理方式与工作方式, 让自己更快地融入三中文化, 成为真正的三中人。

 所谓“目 ” 。

 即目的, 目标。

 作为一名新教师, 必须要有自己的成长目 标。

 我渴望尽快找到符合自身 特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来到三中, “有效课堂、 高效课堂、 魅力课堂” 是我追求的目标,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首先要让自己的课堂有效, 其次力争高效。

 在坚定了这样的信念后, 一种责任感、 紧迫感油然而生, 使我有了 发展的动力, 前进的方向。

 所谓“勤” 。

 就是勤学习。

 一名新教师, 毫无经验因此必须“勤” 。

 首先谦虚地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经验虽不能照搬, 但善于借鉴往往能事半功倍。

 在上学期几乎每周都会听张老师和贺老师的课, 他们对教材的处理, 新课的引入, 不同问题之间的过度和衔接, 对学生的提问, 课堂纪律的掌控, 作业的布置与讲评等等, 都是我学习的重要内容。

 平时, 有了困惑, 我也赶紧去请教, 我发现, 我百思而不得其解的困惑, 他们往往能轻描淡写,三言两句就让我豁然开朗。

 其次学习同事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处理教育教学工作和与学生谈话的技巧。

 同时, 也拿出不怕苦, 不怕累的精神, 从头开始,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多思、 多想、 多练, 为扎实的基本功打下基础。

 所谓“践” 。

 即实践。

 有句名言说的好, “纸上得来终觉浅, 觉知此事须躬行” , 即使看了大量的专业

 书籍, 学了很多经验, 但必须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才能看出效果。

 自 进入三中, 我校就大力推行课堂改革, 实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说实话, 一开始我只是将合作学习当做“体现课标精神” 的标签, 不管需要不需要, 合适不合适, 一概加以运用; 而且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各说各的, 没有倾听的习惯和交流的技能; 有的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相互配合, 随便发言。

 从表面看, 课堂气氛是活跃了 , 但从实际效果看, 许多内容选择的不够恰当, 讨论的时间也分配的不够合理, 多数问题讨论的不深不透, 时间浪费了 ,学生还是该掌握的没掌握, 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后来在一次教研活动中, 我们初一二数学组提到这个问题, 张老师指出“不可为合作而合作, 为讨论而讨论, 应该着重讨论难点, 疑点, 教师应抓住要害, 适时点拨疑点, 精讲难点。

 ”

 所谓“思” , 就是要不断的自我反思。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过,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 因此, 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

 成长=经验+反思。

 通过张老师的点拨, 我茅塞顿开, 作为一个新手教师, 在上课过程中不应面面俱到, 而应该有侧重点,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解除疑点。

 反思在教学中的不足,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 课前认真备课 1、 备教材:

 作为新教师, 不熟悉教材, 所以课前我认真阅读教材, 翻阅各种资料书, 并积极向张老师、 卢老师请教, 与同龄教师讨论交流, 力求吃透教材, 做到心中有重点, 课中有重点。

  2、 备问题: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就是要突出一个“引” 字,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就是要突出一个“放” 字, “引” 和“放” 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

 我觉得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问题的质量是一个关键点, 因此, 针对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所问问题过于简单, 有时问题表述不清楚, 或问题太笼统, 起不到引的效果, 我需要重点加强的便是备问题, 力求通过精心设问, 让学生讲思路, 议疑难, 找规律, 寻结论。

 3、 备语言:

 教学过程主要是通过语言表达来进行的, 因此, 提高自己的表述能力至关重要。

 所以我在备课时努力构思好教学语言, 按照叙述严谨准确、 合乎逻辑、 表述简炼清楚的要求组织好语言, 并有意识地克服口头禅, 多使用鼓励性语言, 尽量不出现伤害性语言。

 二、 课堂上, 充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课堂上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 借助优生的力量采用“兵教兵” ” 兵练兵” 的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根据我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 6 个环节, 我要求学生以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 自主查阅教材, 学习新知, 对于课堂探究中一些学生

 不能解决的问题, 采用同桌探讨、 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中解决, 在此过程中, 我也参与到其中适时点拨; 对某个组已解决, 其它组仍是疑点的问题, 便让已解决问题的小组做一次“教师”, 面向全体学生讲解, 并适当补充点拨; 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 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 针对其疑点, 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 讲清思路, 并设计习题跟踪训练。

 当然自 主学习、 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入, 给传统课堂注入了 生机和活力, 但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

 师生均满足于热热闹闹, 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 下课即完事。

 尤其是自觉性不高的学生既看不出具体知识点和能力点的强化,也没有较深层次的思维训练, 很容易养成了 学生的懒惰和浅薄。

 三、 课后主抓落实 李玉清校长讲的好,“布置+不落实=零”, 而且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也发现, 一些题目讲过了 , 学生也练过了, 但是同类型甚至相同的题目重复出现后, 学生依旧不会, 我认为出现这种熟题不熟的现象还是落实不到位。

 为了强化落实, 我与学生有个“约法三章”, 在完成作业问题上加强自律, 提高自觉性。

 先复习后作业, 不应付差事, 不抄袭作业, 并实行“错题自纠”、“错题重测” 制度, 除了 极少数难题, 一般做错的题,一律由学生自 行思考、 讨论、 纠正, 定期将一章节或一单元的错题汇总重做重测。

 但我发现约法三章只对一些自 觉性较高的学生有效, 多数学生却不能按章办事。

 对这类学生我的方法便是强制落实,“中学生七分管三分教”以及我们自 己的教学体会都证明,强制性在教学落实中是很有用的。

 毕竟每个人有惰性, 而且学习的确是件艰苦的事,如果不处处从严要求, 反复训练, 怎么可能落实? 轻松学习、 快乐学习是有一定情境条件的, 从我们的实际来看“苦” 多一些。

 因此对于对于不愿做, 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 我会首先做好心理工作, 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 课上课下多关注, 形成心理威慑; 其次发挥班干的作用, 安排成绩好、“态度凶” 的学生进行监管; 对顽固不化的学生就要利用班级制度来处理, 适当惩戒。

 而对于不会做一类型的学生, 主要方法是安排专人一帮一, 对此类学生也适当降低要求, 分层布置作业。

 通过课前课上课后这些改进措施, 95 班在几次考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总结我今天所讲就是:

 角色定位+学习+实践+反思=成长。

 最后, 请允许我向在工作中对我进行悉心指导, 耐心帮助的领导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的发言完毕, 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教师经验交流发言稿 发言稿 经验交流 教师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