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同博文库网 > 疫情防控 >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4篇)

时间:2023-05-01 20:20:04 浏览量:

篇一: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演练方案(完整版)

  秋冬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时期,为能够及时、有序的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切实提高全园防控能力,保障广大幼儿及教师的身体健康,结合实际情况,特制订我园“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应急演练活动方案。

  一、演练的目的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主要症状为呕吐和腹泻。它的潜伏期为12~48小时,排毒高峰期在疾病后的2~5天,该病毒不仅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空气、密切接触等传播,还会通过呕吐物散发的气溶胶传播,所以常在社区、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引起集体暴发,因此全面解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呕吐物处理流程非常重要。

  二、组织机构

  组

  长:

  XXX副组长:XXX成

  员:XXXXXXXXX三、演练准备

  各部门召开秋冬季传染病的专题工作会,以提升传染病

  的防控意识。分别组织教师、保育员进行诺如急性肠胃炎的专题培训,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测试,并根据我园实际拟订具体演练方案。

  三、演练内容

  1、疫情发现与报告

  模拟场景:午睡起床后班级有两名幼儿陆续出现呕吐,带班老师立即通知保健医,保健医随即到场进行询问,初步判断为疑似诺如病毒感染,立即逐级上报,后勤副园长接到报告后马上赶到现场处理,立即启动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

  2、疏散及隔离幼儿

  配班教师组织幼儿有序撤离,保健医把患儿带到隔离室,监测体温及其他症状,同时班级老师立刻电话通知患儿家长。保健医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指导食堂管理员对当天食物进行封存。

  3、呕吐物的处理

  1.开窗通风

  2.做好个人防护

  3.用专用标本盒留取呕吐物,备用送检

  4.浸润5000mg/L的含氯消毒液的纸巾完全覆盖在呕吐物上,静置30分钟

  5.纸巾和呕吐物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脱去防护用品放入黄色垃圾袋

  4、环境消毒

  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擦拭桌面、门框、门把手等,横向Z字型不要来回擦拭,消毒完毕关好门窗,打开紫外线消毒1小时以后再次进入,开窗通风,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干净。

  5、环境消毒

  最后,保健医强调要继续做好患病幼儿的追访工作,以及在园幼儿的观察。后勤副园长针对此次演练进行总结,强调要做到手足口病、流感、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等冬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晨午晚检及全日健康观察,做好因病缺勤幼儿的管理,今后继续加强传染病培训和应急演练工作。

  XXX幼儿园

  2020年

  月

  日

篇二: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幼儿园诺如病毒应急预案

  近期,诺如病毒在全球连续引起爆发流行。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水、食物被污染均可造成爆发流行,常在学校、养老院、医院及社区等爆发流行。为有效防止疫情的传入和扩散,保护幼儿身体安康,现就加强本园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工作,特制定此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诺如病毒防控平安领导小组

  组长:陈琳全面负责防控工作,任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组长:蒋丽郭慧详细分管防控工作。组员:余雅琴陈峥杨文静周倩负责防控和后勤保障工作。各班班长:详细负责宣传和晨检,负责校园环境和宣传工作,负责对师幼的教育工作。

  二、预防与控制诺如病毒的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病工作责任制

  充分认识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成立卫生防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园长为第一责任人,保健医生负责卫生防病工作,制定和完善防病工作预案,开展疾病危险因素的排查分析^p,针对薄弱环节强化日常管理,保持信息通畅。(责任部门: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2、加强安康教育,落实日常卫生管理工作

  〔1〕做好常见诺如病毒知识的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幼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才能。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及家长进展预防诺如病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根据实际情况出好宣传专刊;利用幼儿园网站、微博、PPT、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诺如病毒的病症、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等。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埋伏期多在12~72小时,主要病症为恶心、呕吐、腹泻及腹部痉挛性疼痛,通常1~2天即可痊愈,但抵抗力弱的人群在感染病毒后病情容易恶化。〔责任人:保健医生、班长、保育员〕

  〔2〕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知识的宣传,养成良好的饮食、饮水和个人卫生习惯;重点教育师幼不吃生或半生的海水产品等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准备食物前洗手,防止因接触公共部位导致疾病传播。〔责任人:保健医生、班长、保育员〕

  3、加强防病管理,落实缺勤缺课追踪报告制度

  保健医生负责学校因病缺勤缺课信息管理,每天按时上报,统计因病缺勤缺课人数,及时分析^p、汇总,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如发现因病缺勤缺课人员异常增多,同园区3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的,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和区疾控中心,并采取病例隔离,环境消毒等控制措施。〔责任人:保健医生、各班班长、保育员〕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幼儿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实在加强食堂的管理,严格购物登记、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安康体检制度。每日严格按照食品留样操作,严禁从业人员带病上岗。保健医生每日进展消毒卫生工作检查;行政及后勤主任对每日原料进展复核验收。〔责任人:后勤主管、保健医生、营养员〕

  5、加强晨检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责任人:保健医生〕

  6、做好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藏。〔责任人:保健医生〕

  8、保证预防传染病的资金。〔园长〕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保健医生进一步加强对幼儿进展晨检工作,严把“摸、问、查”,并对每日的晨检情况进展记录。

  2、各班老师认真进展二次晨检,全日对幼儿进展细致的观察,对有疑似患儿要立即向保健医生进展报告并通知家长,同时及时将幼儿送医院诊治。

  3、发现幼儿或教职工有传染病疑似病症〔如恶心、呕吐、腹泻及腹部痉挛性疼痛等〕时,应及时向园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成员汇报;3天内发生5例及以上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疑似病例的,应在发现后24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

  四、应急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幼儿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病例,第一发现人应立即向传染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成员报告,并与保健医生一起将患儿隔离并送往医院,由有关人员同时通知家长。对可能的传染进展有针对性的灭菌消毒工作。

  〔1〕患者患病期间暂时停顿上岗、上课,留家休息,直到病症消失后至少72小时;病症严重者即送医院进展治疗,并按肠道传染病进展隔离。

  〔2〕发生病例的班级不组织、不参加一切集体活动。

  〔3〕及时妥善处理被病人污染的物品和场所。病例呕吐后要及时疏散周边师幼,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要进展彻底清洁消毒,对门把手、扶手、水龙头等部位要增加消毒次数,加强开窗通风。

  五、跟进管理

  1、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要对与传染病人亲密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展隔离观察并建立档案,迅速切断感染,防止疫情扩散。

  2、对住院治疗的教职工和幼儿进展跟进,理解病情,配合上级有关部门作好调查及善后处理工作。

  3、当患者病愈要求返园时,需向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报告,并出示疾控中心证明,经园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前方可回园。

篇三: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方案

  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传染病能力,减轻、消除传染病的危害,为科学有效地做好我园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诺如病毒的能力,保障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诺如病毒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

  副组长

  :

  成

  员

  :

  报告联络人:

  二、具体防控措施

  (一)加强校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责任人:)

  每天早上活动室及走廊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用清水擦干净桌面、玩具柜等,并用干抹布轻擦钢琴表面,钢琴上严禁物品堆放,收拾整理室内外环境,进行湿性扫除。

  (二)加强晨检、午检、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工作。

  (责任人:)

  严格执行幼儿园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病因追查与登记制度。每天由保健老师进行晨检工作,若发现幼儿有呕吐,腹泻等疑似病例应立即通知家长将幼儿带回到医院诊治,及时报告校园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并按照规定向卫生、教育部门报告,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班主任要做好午检及因病缺勤幼儿的电话追踪(了解具体情况)及登记工作,每天早上10:00前将幼儿缺勤情况反馈到保健室(有、无请假情况都要上报),下午12:00午休时进行午间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记录到纸质登记表。通过校讯通给全体家长发温馨提示,提醒家长每天幼儿上学前监测幼儿体温,如有呕吐、腹泻等不适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病情完全控制三天后方可返校,返校必须带医院开具的疾病诊断书证明痊愈后,交到保健室检查存档后才可以进班。

  (三)加强物质配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

  (责任人:)

  提供足够的水龙头、肥皂、洗手液等设施设备供师生洗手用。保健室要配备足够口罩、手套、消毒剂等,确保师生身体健康。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和家长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责任人:)

  全校开展一次预防诺如病毒知识讲座;通过校讯通等方式告知家长注意幼儿饮食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防止疾病通过食物饮水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播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幼儿每天有2小时户外体育锻炼,提高师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五)加强校园周边卫生巡查及报告

  (责任人:)

  加强校园周边卫生巡查,发现校外卫生死角和流动摆卖食品的,要立即报告街道城管部门,并教育幼儿不要购买流动摊贩卖的食品。

  (六)加强各班级协管力度

  (责任人:)

  各班教师在教学中要随时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幼儿有发热、头痛、呕吐、腹泻等症状,要及时报告保健室,并到保健室检查,保健室或班主任根据情况程度及时通知家长及时送医,共同做好防控工作。

  三、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应急预案

  1.幼儿或教职工一旦出现诺如病毒、禽流感、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及时就医并向幼儿园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幼儿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幼儿园隔离室休息,并由幼儿园管理人员或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幼儿出现传染病症状时,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领导小组安排人员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幼儿或教职工,幼儿园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幼儿园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幼儿园管理人员或保健老师马上拨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幼儿园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及时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幼儿、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幼儿园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街道教育办、区教育局、区疾控中心,并对病人作跟踪了解。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区教育局和其他相关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具体做到:(1)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幼儿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园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教育局的处理意见。(2)疫点消毒:对幼儿园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3)疫情调查:幼儿园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幼儿园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幼儿园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幼儿园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照“属地为主、分级负责”的原则和紧急事件的等级,对突发紧急情况及时展开调查,查清事实,查明原因,限期报结。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依法处置”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干涉事故的调查处理。

  精品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lcome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精品资料

篇四: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中小学校(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方案

  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诺如病毒防控工作,提高防控和应对诺如病毒的能力,有效控制疫情在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的传播、蔓延,保障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诺如病毒的传播特点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又称为诺瓦克样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诺如病毒对恶劣环境抗性较强,具有耐低温、耐酸等特性,不易灭活。所有年龄段人群对诺如病毒均易感,儿童、老年人、免疫缺陷者及器官移植者属于高危感染人群。

  1.传染源:主要为患者和隐性感染者。

  2.传播途径:粪—口传播为主要途径,通过水源、食物等经消化道传播;亦可接触被污染的门把手、扶梯、玩具等而感染;呕吐、腹泻物若污染环境,可形成气溶胶,故有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3.潜伏期:4—72小时,常见为24—48小时。

  4.传染期:患者从发病到康复后2周内的泻吐物中均可检出病毒。

  5.隔离期:症状消失后72小时。

  6.临床表现:起病急,以腹泻、腹痛、恶心和呕吐为主要症状。腹泻每天数次或10多次,水样便或黄稀便。腹痛有时可呈剧烈绞痛,可伴有食欲减退,全身无力、肌痛、头痛、低热等。儿童患者可先出现呕吐水样物,然后出现腹泻。有研究表明成年人患者通常发生胃肠炎,持续2—3天,但在医院感染暴发时和在11岁以下儿童中,腹泻经常会持续4—6天或更长时间,可长达8周左右。

  二、疫情高发期

  诺如病毒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我市每年11-12月至次年3月需警惕学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

  三、日常预防措施

  (一)加强学校传染病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储备。学校传染病发现、报告和处置流程清晰,信息传递顺畅;储备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消毒药物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认真做好日常性清洁消毒工作。随着流行季节来临,强化对学校内公共使用场所(如教室、图书馆等)和重点环节(如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开展清洁消毒工作。

  (三)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严格做好食品从业人员健康监管,严禁有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症状者带病上岗。

  学校设有食堂的,对食堂餐用具、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场所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高风险食品(如贝类)应深度加工,保证彻底煮熟;务必做到加工过程中生熟分开;备餐各个环节应避免交叉污染。

  (四)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学校使用井水时要加强监测监管,使用桶装水需正规单位供应并索证。

  (五)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强化勤洗手等健康宣传教育。配备肥皂(或洗手液),教育学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六)做到疫情早发现、早报告。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登记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同一班级或宿舍1天超过3例,或3天超过5例)时,立即报告区教育局(包括传染病防控主管部门和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区卫生计生委及疾病预防3控制机构。区教育局要在第一时间将疫情信息报告市教委体卫艺处和学校后勤处。

  (七)若有教职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课)。

  四、疫情控制措施

  (一)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具体参见《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5版)》。

  1.流行病学调查。接到疫情报告后,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核实确认,核实为疑似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或暴发疫情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2.标本检测。在学校协调配合下,采集并检测患病学生、教师、食堂从业人员、可疑食品、饮用水以及环境标本,查找病因和感染来源。

  3.控制效果评估。对疫情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存在问题。

  (二)学校

  学校出现呕吐或腹泻患者异常增多或证实疫情流行时,除继续做好上述预防措施外,要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还须实施:

  1.严格落实病例管理。现症病例及新发病例须全部居家或集中到学校隔离区域进行隔离,待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后方可离开隔离区域;诺如病毒检测阳性的厨工须连续2次诺如病毒检测阴性后,方可返岗工作。

  2.规范开展消毒工作。经过规范培训的人员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诺如病毒消毒方法》进行处理,规范开展消毒工作。

  3.及时报送疫情进展信息。疫情情况发生变化时,应及时报告疫情进展信息。

推荐访问:幼儿园诺如病毒防控措施 防控 幼儿园 措施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