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同博文库网 > 疫情防控 >

学校防新冠疫情的安全措施2篇

时间:2023-04-30 19:00:06 浏览量:

篇一:学校防新冠疫情的安全措施

  

  全面强化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疫情防控应急措施(21条)

  1、强化应急防控机制。①每一所学校都要建立由专人专班负责的疫情防控应急机制,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任总指挥,亲自指挥、亲自调度、亲自落实,立即进入作战状态,而不是临战状态;②迅速修订本校区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③严格执行领导班子成员和专班人员24小时双值班制度;④区教育领导小组和宣传舆论领导小组“一日两报告”,单独设立的校区纳入重点防控的点位,决不允许出现盲区死角。

  2、立即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从即日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指挥部署,以全区为单元,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登记,疾控机构负责采集检测,相关部门负责配合和统筹,集中人财物力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含幼儿园)组织开展一次全学校的全员的核酸检测,在科学组织的前提下,力争近日全部完成。一次性高质量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统计在校教职员工、学生、工作人员,确保做到全员覆盖,不漏一人。

  3、扩围加密核酸检测。从即日起,各级各类学校每天每校每班级抽检不低于10%,提前排好抽检人员,不得重复计算,师生同检共检。对食堂、物业、保安、保洁从业人员和校车司机、图书管理员等高暴露人群每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假如这个班50人,每天要抽检5个人,有10天时间轮一遍,人员不得重复。

  不允许出现1个人检几次,其他人员抽检不上的情况。)

  4、全面推行症状监测。重点监测师生员工有无发热、干咳、乏力、咽疼、嗅觉减退、腹泻等异常症状,一旦师生出现上述异常症状,由所在班级班主任第一时间报告学校指挥部,学校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同时,学校报属地指挥部,并第一时间告知共同居住人,提醒其做好个人防护。

  5、强化异常症状处置。师生员工一旦出现发热等异常症状或多个个体出现乏力、咽疼等症状,在学校启动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后要实行四个一律:①一律由学校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并按程序组织核酸检测,不得自行就医或由家长接回;②一律在就诊医院留观,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之前保持相对隔离;③家庭成员中有密接、次密接者和中高风险地区、“同时空”伴随人员等情况的,通报当地指挥部,一律在3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④师生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中出现发热等症状的,一律对本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3天内进行3次核酸检测。(四个一律必须落实到位)

  6、强化因病缺课、缺勤登记追踪。严格落实因病缺课(勤)登记追踪和“一日三检两报告”制度,学校对未到校学生逐一落实并详细登记在内,一旦发现健康异常状况,要督促其及时就医并进行核酸检测,并将相关信息立即上传至全省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平台。(省厅将疫情防控平台与全省疾控疾病防控平台打通信息共享,以增强学校疫情监测和预警能力,兜牢疫情防控底线。)

  7、强化流调信息共享。公安、教育、疾控等部门要共享密接、次密接者信息,公安部门要及时将涉学校相关信息推送至教育行政部门,督促学校在疾控机构的指导下,做好相关人员的流调、管控、检测等工作,学校要将自行摸排的重点人员必须及时报告属地疾控机构,通报公安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

  8、严格突发疫情应急处置。①所在县市区一旦发生本土病例,辖区内所有学校都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当前,(如果有变化,再行通知),一旦发现本土病例,在全员核酸检测的同时,所有学校暂停线下教学,启动线上教学应急机制,要推迟和取消校内线下大型会议聚集性活动,采取线上视频方式举办。确需线下召开的,严格履行审批报备程序。②全面强化学校常态化疫情。

  9、实行校门封闭封控管控。全面把控校园进出通道,实行校园相对封闭管理,专人负责人员登记排查记录,严格执行测温+健康绿码,尽可能配备红外线测温仪等测温设备,所有人员入校一律进行身份核检,体温检测。师生员工从外省返校,必须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对14日内从中高风险返回的师生员工,学校要第一时间报告,并配合好隔离管控、核酸检测。要按照省委指挥部要求(即将下发新的疫情防控下的方案),强化邮件收发、外卖派送、外包服务等外来人员的管理和外来物品的管理。

  10、改善校园卫生环境。做好食堂、宿舍、教室、图书馆、公共卫生间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加强日常清洁、通风换气。已经开春,一定要加强通风,教室加强通风是一种极好的防控措施,要在体育馆、图书馆、厕所等部位放消毒纸巾和手消毒液,对电梯、门帘、楼梯、扶手等重点部位要定期进行消毒,保持校园卫生清洁卫生。(消毒液要在保质期)

  11、严格教职员工管理。学校要对教职员工从严管理,要求教职员工带头做好个人防护,不聚会、不聚餐、不聚集,非必要不离开学校驻地,尽量避免接触外地抵返人员。

  12、加强幼儿园和中小学防控管理。对幼儿园、中小学实行全封闭管理,大幅增加核酸检测周检比例和频次,暂停课外的一系列课后服务,就是学校外的课后服务和托管服务。一旦发现有身体不适的,立即就医、核酸检测,并暂缓返校。(莱西七中发现学生发热,学校没有立即对该生进行核酸检测,而是让他回家了,回家两天后,家长陪着去做核酸检测,这两天等他发现发热后,已经在教室内传播了。)

  13、加强人员高流动性学校管控。走读类中小学幼儿园成为疫情传播的重点,对此类高流动性学校(幼儿园)师生员工非必要不离开学校驻地,确需离开的,严格执行报备审批制度,确保行程轨迹、情况明、台账清。鼓励外出师生员工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支持有关部门增开定制公交。

  14、做好线上教育教学。建立线上教学应急响应机制,提前做好预案制定、教学视频录制、教学组织、设备维护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一旦发生疫情,立即转入线上教育教学,优化空中课堂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15、配足、配齐防疫物资。每所学校都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原则上满足3个月的使用数量,并明确具体责任人员集中管理。

  16、抓好考试疫情防控。制定各类考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考务组织、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确保考试平稳安全,出现本土疫情的县市区,要按程序推迟各类考试。省教育厅要对全省的各类考试分门别类进行排查,提出明确意见。

  17、加强实习实训管理。疫情发生地开展实习实训的,学校和企业要实行最严防控要求,共同做好防护工作,原则在疫情发生地开展实习实训的,一律延期组织。或者转往非疫情地区组织。

  18、强化校外培训检查。对校外培训机构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检查,会同市场监管局一起进行,强化防疫措施、堵塞防疫漏洞、坚决打击无证无照机构和隐形培训机构,发生本土疫情的县市区,一律叫停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

  19、督促提醒家长做好自我防护。学校要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经常性提醒家长和共同生活家庭成员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外出、避免参加聚集性活动,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20、压实学生、家长校外管理责任。家长要主动做好日常健康监测、每日2次为学生检测体温,并按要求上报相关健康信息,要避免与发热等异常症状人员接触。一旦家庭成员出现健康异常状况,立即向学校报告,学生暂缓返校,同时到定点医院就诊,并进行核酸检测。及时将结果告知学校。

  21、强化家校防控结合。学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配合,做好对子女的安全教育、对学校推送的摸排要求,家长务必及时反馈,对于有摸排信息中有涉及的地区旅居史、接触史的要主动向学校和社区报备,落实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措施,家长应完成本人和学生新冠疫苗接种,符合条件的,及时接种加强针,做好应接尽接。

篇二:学校防新冠疫情的安全措施

  

  学校防新冠肺炎疫情方案

  新冠肺炎疫情自2020年开始呈现全球性流行趋势,给人们的生产、学习、生活等诸多领域带来严峻挑战。为了充分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制定《学校防新冠肺炎疫情方案》尤为必要。

  一、疫情防控基本原则

  1.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至上。

  2.预防为主、控制有序、精准施策。

  3.公开透明、科学规范、负责任。

  二、疫情防控管理制度

  1.学校应建立完备的疫情防控管理制度,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细化。

  2.学校应当建立健康档案、传染病医学观察档案、人员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档案等管理制度。

  3.学校应及时向各级疾控中心和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和上报疫情信息。

  4.学校应尽可能严格落实师生人员就诊、居住和流动情况管理制度,确保师生安全。

  三、健康防护措施

  1.学校应当制定完整的卫生防护指南,全员参与,全面加强校园卫生消毒、通风等工作。

  2.学校应建立应急救援机制,为师生提供及时救治,确保应急情况得到快速处理。

  3.师生入校前应进行相关的筛查和检查,发现疑似病情的人员应及时报告,安排有效的隔离和观察措施。

  4.师生进入学校后,应引导大家勤洗手、佩戴口罩、通风、控制人流等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交叉感染。

  四、异常情况应对机制

  1.学校应及时收集整理疫情数据,分析和评估不同情景下出现的风险,随时调整应对措施,定期向师生发出相关警示和提示。

  2.学校应当积极做好疫情应对预案,及时响应疫情突发事件,厘清责任,组织专业力量从事疫情防控。

  3.如出现师生感染病情突然升高、集中病例或疫情扩散等情况,学校应尽快启动疫情三级响应机制,迅速制定并实施疫情应对措施,并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

  五、信息公开和协调配合

  1.学校应当重视信息公开和协调配合,主动向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汇报疫情信息,接受咨询和调研,积极配合卫生健康部门的疫情防控工作。

  2.学校应及时向师生及其家长、社区、组织单位等传递相关疫情信息、预防措施以及其他重要信息。

  3.学校应加强跨学校、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共同研究和制定应对新冠病毒疫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推荐访问:学校防新冠疫情的安全措施 疫情 安全措施 学校

版权所有:同博文库网 2019-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同博文库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同博文库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滇ICP备19003725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