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3篇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 学习《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心得体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历经了史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3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心得体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历经了史无前例的创新创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生动展现这一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揭示辉煌成就背后的成功密码,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了 2019 年通俗理论读物《新中国发展面对面》。这本书紧紧围绕新中国 70 年的发展变迁,用事实呈现主题,以故事讲述历史,以细节反映时代,直面现实、直抵人心,是一本集理论性、史料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权威通俗理论读物。
了 这本书运用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 0 70 年波澜壮阔的恢宏历程。新中国一路走来,经历了若干个历史阶段,发生了无数的重大事件,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成就。可以
想象,要在相对有限的篇幅内,浓墨重彩地反映时间跨度如此之大、涉及领域如此之广的历史进程,绝非易事。“纵横当有凌云笔。”这本书为了向读者充分展示 70 年来的中国成就、中国经验、中国理论和中国道路,下了一番大功夫。比如,在问题选择上,该书精选的 12 个重大问题,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成就的系统梳理,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的分篇阐述,有对成就原因的深刻分析,还有对美好未来的热切展望,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既环环相扣又自成一体,犹如颗颗珍珠,串起了祖国发展 70 年走过的风雨与辉煌。再比如,在写作手法上,这本书大开大合、夹叙夹议,既用历史逻辑纵向贯穿,讲清楚了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接续,又用实践逻辑横向展开,突出党和国家事业各方面各领域的创新发展,文风灵动轻盈,表述干脆利落,通俗易懂、深入浅出,以点带面、化繁为简,读起来行云流水、酣畅淋漓。此外,这本书还附有“特别关注”“历史瞬间”“今昔对比”等多种栏目,大大丰富了全书的知识量和趣味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内嵌12 集动漫微视频,以祖孙二人(建国、小华)和人工智能(小七)参观“新中国发展展览馆”为线索,通过游戏、VR、穿越、对比等丰富多样的手段和形式,生动活泼地展现 70 年各方面各领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全书虽只有
180 多页、12 万余字,却全方位、立体化、长镜头展示新中国发展的历史变迁,一幅气势恢宏的壮美画卷跃然纸上。
这本书通过理性透彻的分析,揭示了新中国辉煌成就的内在逻辑。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而是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短短 70 年间,从旧中国的“战乱频仍、山河破碎,历经苦难、满目疮痍”,到当今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名列世界前茅、迎来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中国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这是国内外都非常关心和期待了解的中国发展之道。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不仅描述了新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还着力揭示成就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内在机理,让大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本书立足“历史的深处”把握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和逻辑演进,从“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式民主为什么符合国情”“中国何以文化自信”“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等一些重要维度对中国成功之道进行了深刻剖析,准确揭示了新中国辉煌成就背后的内在逻辑,为读者呈现了一部气势恢宏的大国发展之路。比如,书中破解中国经济发展之“谜”时,就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相结合的维度加以审视,通过“两面开花”“两手齐抓”“两头突破”“两方用力”4 个角度来进行深入剖析,条分缕析、归纳精当,起到了很好的解疑
释惑作用,达到了提高认识、增进共识的效果。我们常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这本书就是用彻底的理论说服人、教育人的生动典范。
这本书秉持昂扬向上的品格,讴歌了广大人民砥砺奋进的中国精神。伟大事业锻造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激励伟大事业。在推动新中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的非凡历程中,中国人民培育发展了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不竭力量源泉。可以说,70 年的辉煌成就,折射的是中国人民顽强拼搏的迷人光彩,彰显的是新中国建设者们不懈奋斗的精神风范。这本书热情地为广大人民的伟大精神鼓与呼,用心用情用功绘制了一个大时代的精神图谱。比如,用甘肃省古浪县“六老汉”的事迹来阐释荒漠变绿洲的愚公精神,用“北京榜样”来彰显“把小我融入大我”的平凡力量,用修建大柱山隧道遇到的罕见难题来体现中国人民的顽强精神,用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先进事迹来突出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等等。这些伟大成就背后的奋斗细节最能打动人。翻开这本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历史画卷中,无不定格留印着中国人民昂然奋进的英雄身姿。
这本书坚定一往无前的信心,凝聚了新征程上追梦圆梦的强大力量。一本好的读物,既要明道解惑,更要指明方向、催人奋进。通读全书,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它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进一步坚定了全国人民的信心信念,激发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伟大梦想的雄心壮志。比如书中写到,“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不论昨天我们经历过多少磨难,取得过多少成就,都是为了开启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只有饱受欺凌的人民,才知道富强的重要;只有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才懂得复兴的意义”,字里行间就能强烈感受到对民族复兴的深沉渴望,对美好未来的深情期待。同时,这本书把梦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对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进行了充分估计。比如,书中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重大政治论断进行解读时,就从世界权力消长催生大变局、全球秩序调整推动大变局、大国战略博弈加剧大变局、科技产业革命孕育大变局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大变局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对于澄清认识、抓住本质,对于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总之,这本书昭示了国家发展的光明前景,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心,广泛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一滴水珠反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本书体现 70 年的时代风貌。作为一部深刻反映新中国历史变迁的通俗理论读物,这本书展示的一篇篇文字、一幅幅照片,既是 70 年间翻天覆地变化的忠实记录,也是祖国繁荣富强的时代缩影。它浓缩的不仅仅是历史的风云,还有巍然不朽的民族记忆,文字中散发出的智慧芳香,沁人心脾,启示当下,烛照未来,令人掩卷之余仍久久回味,受益匪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一旦它“飞入寻常百姓家”, 必将赢得大众的认可,受到大众的欢迎,发挥出统一思想、启迪智慧、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巨大作用。
篇二: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
/p>录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百年大党面对面》心得体会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
近日,我学习了《百年大党面对面》。这本论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遵循,梳理出为什么建党百年之际我们党要作出第三个历史决议、为什么说“两个确立”具有决定性意义、为什么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等 13个重大问题。
再次读罢恢宏党史,我不禁思绪万千。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列举了三种人生境界,”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所必经新时代青年同样要达成“立”“求”“悟”三重境界,以“青春词话”大声答出新历史时期的时代命题。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重境界为“立”,在坚守内心中立定志向。古语云,“人无志不立。”
个人志向需早立于青年之时,方可以把好人生的舵盘。“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是周恩来在留学远航途中立下的报国志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是陈祥榕卫国戍边牺牲前写下的报国志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青年成才之路上,唯有耐得住寂寞,时常反躬自省,方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在困难考验中行稳致远。新时代青年要接过先辈手中的接力棒,传承红色基因,早立报效党和国家、服务人民群众之志,遵循百年党史的光辉足迹,时刻准备响应时代的号召。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二重境界为“求”,在追求理想中一往无前。“愿乘长风破万里浪”,中华民族是始终有梦、勇于追梦的民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从嘉兴南湖上的一叶扁舟到而今的“复兴号”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都是脚踏“奋斗路”的“追梦人”,“脱贫梦”“航天梦”“奥运梦”等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景,正在一代代党员干部的努力下变成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我们,“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年干部要勇于“啃最硬的骨头”,甘于投身最艰苦的环境,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开路架桥”的责任感、“功成有我”的使命感,在追梦路上干事成事,履职尽责。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三重境界为“悟”,在反复探求中总结经验。“不忘来时路,方
知向何行。”青年干部有幸生逢伟大时代,在党的带领下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当反复探求“为什么要”“为什么能”,不断自问“我是谁”“为了谁”。从建党初期的 50 多名党员到而今拥有 9500 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从隼路蓝缕的创业之路到如今政通人和的康庄大道,一代代革命先辈在学中悟,在悟中进,总结出一套宝贵丰富的工作经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青年干部要立足本职岗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时俱进,共同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笃行不怠、阵厉奋发。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我国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理论家刘 X 在《文心雕龙• 史传》中,提出史书撰写“三美”原则:文质相称之美、要约之美、整体之美,其核心要旨就是历史叙述中必须举要治繁、有血有肉、浑然一体,从而达到以史启智、以史鉴今的目的。近日出版的《百年大党面对面》,读来就有这种纵横裨阖的大格局、充塞天地的大气魄、汪洋恣肆的大才情。
历史之思,世纪回响。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人类民族复兴史上的一道奇观,其气势之壮阔、道路之曲折、历程之艰辛、影响之深远、精神之浩然,令人叹为观止、感慨系之。如何把握百年党史的鸿篇巨制,写出学识高远、大德弘道、文采斐然的大党“良史",使人们穿越时空隘道、走进历史深处,与一个百年
大党的每个历史风华相遇,感受她创造的伟大历史和卓越功勋,这对理论和史学工作者来说,是一件极富挑战而又很有意义的事。《百年大党面对面》深入历史其中,又跳出历史之外,为我们回顾历史、叙述历史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学习历史、致敬历史指引了方向。
一是回到历史原点,看清楚历史为何开始。历史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相统一的结果,但最终一定是必然的。这种历史必然性,是多种因素、多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呈现给人们的往往是纷繁复杂的表象。只有回到历史事件开始时的场景,才能准确、全面把握产生这种必然性的环境条件、力量消长和主动因素等,也才能看清楚历史事件与过去相比开端性的伟大意义。《百年大党面对面》开篇卷首语就把这种“回到原点”的历史自觉表达得十分充分,“汹涌澎湃的历史进程从哪里开始,力挽狂澜的时代先锋就从哪里出场”,迅速将读者拉回到一百年前旧中国的历史场景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历史必然性。本书紧紧锚定这一历史原点,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奋斗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鲜明主题、历史任务、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论述随之铺展开来,深刻阐释了建党为什么、建党干什么、怎样兴党强党、怎样复兴强国的缘起之问。开卷起笔,《百年大党面对面》就以一种历史的穿梭感、时空的交错感、事件的现场感,让现在的人们感同身受地体会到百年前的伟大历史开端,对党的诞生和历史作用产生刻骨铭心的亲历感,激荡起至真至诚的
认同感。
二是抓住历史经纬,看清楚历史如何演进。历史不仅是历史活动的时间排列,也不仅是历史现象的简单堆砌,更是历史大势的发展演变,是历史主动的逐渐呈现。《百年大党面对面》不拘泥于具体的历史事件,而是抓住驱动历史大势前进的主脉,循着这条线索条分缕析、层层推进,只为突出重点、不求事事点到,达到执本末从、纲举目张的效果。比如,在阐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历史时,本书紧紧抓住“如何找到一条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这一线索展开,深刻分析了中国不能照搬无产阶级革命“城市中心论”的理论和现实原因,深入阐释了毛泽东同志以伟人的远见卓识深刻洞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正确性的历史经过,把中国共产党通过艰苦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来“寻路”的非凡历程呈现在读者面前。翻阅全书,《百年大党面对面》像这样拎得起放得下、大开大合的行笔之法处处皆是,读后有一种站在山巅纵览风云变幻、洞穿世事变迁、执住大道经纬的宏阔历史观,让人眼界大开、豁然明朗。
。
三是还原历史细节,看清楚历史怎样发生。细节最生动具象,真实最能拨动心弦。《百年大党面对面》重现许多历史事件的生动场景,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幅生动鲜活、立体丰富的历史画面。本书在阐述“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时,通过还原决胜脱贫攻坚中习近平总书记顶风冒雪访贫问苦的感人场面,还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习近平总书记运筹帷幄、坚决果敢指挥一
场场阻击战、保卫战、防控战的难忘镜头,还原在解决民生难题的“大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困难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的暖心情景,真切展现了“人民领袖爱人民,人民领袖人民爱”的深情厚谊。此外,本书还设置了“史海钩沉”“党史一页”等小栏目,把很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延展开来,增加了历史的丰富性和知识性。释卷回味,《百年大党面对面》不是沉寂的而是鲜活的,一帧帧激荡人心的历史画面历历在目,一个个刀光剑影的历史场景浮现眼前,一幅幅如沐春风的伟人形象跃然纸上,逝去的历史恍然如昨、虽远犹新。
。
四是触摸历史余温,看清楚历史何以鉴今。“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在社会存在上已化为灰烬随风飘散,但在社会意识上还留有余温经久不散。当我们回望一段历史的时候,不能单纯纠结于历史的具体事件,而要从历史深处汲取那些历经岁月洗练的智慧菁华,以便启迪现在和未来。正如《百年大党面对面》所说的,“回味百年奋斗的历史大剧,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的,是那些无数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历史之花,是穿越时空、烛照当下、远观未来的智慧之光本书以百年时间进度为纵轴,以人类命运走向为横轴,讲清楚了中国经验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伟大意义,深刻论述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深刻道理,鲜明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何以百年风华正茂、中华民族何以实现命运蝶变的奥秘所在。掩卷而思,《百年大党面对面》犹如饱经沧桑、洞悉世事的哲人智者,好比空灵幽谷、余音
绕梁的洪钟大吕,给人以触动灵魂、击穿心灵的道理哲思、智慧真谛,使我们在重温党的历史、领悟党的经验中,强烈感受到内心的无比澎湃和脚下的无穷力量。
《百年大党面对面》读后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多的历史,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业,成就了璀璨夺目的百年风华。刚刚出版的《百年大党面对面》聚焦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选取了 13个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回答,帮助广大干部群众全面了解党的历史,不断增强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一口气读完这本书,不仅为其呈现的党百年风华的恢宏映象而心潮澎湃,也为其叙述历史的学识风范所由衷敬佩,它确实称得上一本集“政治高度、思想深度、历史厚度、情感浓度”为一体的党史经典之作。
一部成功的史学著作,往往内蕴着不同寻常的才、学、识、德。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提出史才、史学、史识“三长”的观点,认为叙史不仅要有精深的写作才能和广博的历史知识,还要有统领两者的历史观点。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史德之说,强调写史要体现出高尚的道德标准。如果从史学著作的角度看,《百年大党面对面》可谓以“四长”良史的笔墨书写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从始至终贯穿充沛自然的情感流露,提笔落处都是对世事兴衰的哲学思考,俯首拾来皆成文采飞扬的韵律之美,读来似饮甘露、如沐春风,令人酣畅淋漓、激情壮怀、回味悠长。
。
一是这本书饱含着浓郁的政论情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中国共产党有强大的真理力量,也有强大的感情力量。感情是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只有带着丰富、深刻、博大的感情去写作、去抒发,才能把那种深沉浓烈的情感表现出来,让人民在共鸣共情中受到感染,把对党的领导的认同从理性自觉润化为情感自发。《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不仅以纵论古今的宏大叙事、鞭辟入里的理论分析、实事求是的故事讲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历程,而且以深厚热烈的感情抒发、感同身受的情感带入,展现了我们党为民族、国家、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境界,升华人们对党的性质宗旨、价值追求、奋斗历程的情感认同。翻开这本书,“向往你的向往,幸福你的幸福”“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我以我血荐轩辕”“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等感人至深的话语处处都是,读后让人直击心灵深处、戳到情感触点,使读者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二是这本书诠释了深厚的历史哲思。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是著作的生命力所在。但凡流传久远、历久弥新的作品,其中必然蕴含着不朽的思想智慧和审美价值。
《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非常耐读,值得细细咀嚼,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不就事论事,而是揭示事物表象背后的深刻本质,分析社会运动蕴含的历史规律,做到既说其然更说其所以然。该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深刻阐释党领导人民
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的客观规律,贯穿着“我是谁”“从何处来”“到哪里去”等本原问题的考察。比如,在第二章论述党的初心使命时,该书强调“建党为了谁、建党为什么,是对一个政党立党兴党强党最缘起的叩问,本质上揭示了政党安身立命之本和存亡发展之道”,进而论述党为了践行初心使命所作出的不懈牺牲和努力,说明“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民族的重托”的历史结论。又如,在第十二章论述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时,强调这是关于建党目的、意义、价值的本原问题,必须时刻牢记于心、付之于行,持续奋斗、不懈奋斗,去创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辉煌。正是由于这本书深刻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才使它具有了不一般的厚重感和丰实感,留给读者许多值得反复琢磨的学理哲理道理。
三是这本书呈现出壮丽的复兴史诗。一百年来,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尽艰险、千回百转,迎来了伟大复兴旭日东升的万丈曙光,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百年大党面对面》一书以小体量展现大历史,用190多页、12 万余字的篇幅,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辉煌历史和恢宏篇章。在问题选取上,该书 13章坚持总论和分论、全面和重点相结合,既有整体上的呈现也有阶段性的阐释,既有重大意义的论述也有历史经验的总结,既有对过往的深情回顾也有对前景的无限展望,全景式将百年党史铺陈开来,环环相扣、浑然天成;在写作视野上,该书站在历史和
现实、中华民族和人类发展的坐标点上,循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回顾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我革命史;在呈现方式上,该书嵌入大量“知识通鉴”“史海钩沉”“今日史记”“党史一页”“问与答”“数说决议”等补充说明,增加了知识性和信息量。可以说,这本小书内容丰富、精彩纷呈,是一部史诗般呈现百年辉煌党史、百年民族复兴史的精华版展览。
四是这本书内蕴着隽永的文学气韵。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与文采是内...
篇三: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
《中国制度面对面》 读后感- 学习“四史”的权威辅导读本“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内容。近日,由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中国制度面对面》一经出版,就跃升至人文社科书籍销售排行榜前列。这本书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它不仅是一本以理服人、条分缕析的通俗理论著作,也是一本以史育人、鉴往知来的权威历史读本。该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及其包括的 13个方面为线索,以深邃的历史眼光,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是怎么一路走来的、新中国是怎么一步步发展的、改革开放是怎样奋力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如何探索和前进的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课题,告诉读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的这条道路是多么来之不易。循着这本书的思路和脉络,读者对我国国家制度的主要内涵和显著优势认识更加清晰,对“四史”的辉煌历程和伟大意义理解更加深刻。
2
一、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光荣历史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的中华民族处在深重的灾难之中。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富国强国道路并为之奋斗的历史。近百年来,党带领人民经过顽强斗争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民族特色,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出了一条非凡之路。这本书用很大的篇幅向读者再现了这段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特别是在第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怎么来的”和第三章“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何摆在首位”中,详细讲述了我们党如何带领人民在浴血奋战中上下求索,在筚路蓝缕中艰难起步,在封闭僵化中勇毅破局,在伟大斗争中砥砺前行,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同时,这本书用遒劲的笔触点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和建立国家制度过程中“领路人”“主心骨”的作用。每当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总是高高举起社会主义旗帜,确保红色基因代代赓续,以坚韧笃定、勇毅创新的政治品格,把方向、定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创造出无愧于历
3 史的辉煌业绩。
二、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辉煌历史
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但只是给出了一般原理,必须同本国的历史传统和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走出一条有效管用的制度探索之路。新中国成立 70 多年来,我们有过改天换地的喜悦,也有过照搬照抄的苦楚,有过闯关夺隘的豪情,也有过爬坡过坎的艰辛,有过攻坚克难的壮志,也有过提质增效的努力……在艰辛奋斗中,中国把马克思主义的种子深深地种在了神州大地上,与这片土地交融与共,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长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参天大树。这本书从“社会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国度” “发展不平衡的国度”“人口众多的条件”“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这 4 个维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的特殊性和艰巨性揭示出来,用以说明中国是怎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浓墨重彩地讴歌了“此卷长留天地间”的壮丽史诗。掩卷而思深深感到,70 多年的制度探索之路充满着艰辛和奇崛,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坚定不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
4 度。
三、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社会主义制度焕发蓬勃生机的非凡历史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也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回想改革开放前夕,虽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和运行20 多年,但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搞社会主义,对这些重大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立破并举、正本清源,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给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这本书把改革开放 40 多年我们坚持了什么、改革了什么、完善了什么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对过去行之有效的制度,特别是关系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制度,旗帜鲜明地坚持和巩固;对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对顺应社会发展新变化新要求而完善的制度,与时俱进地加以探索和创新。这种历史的研究方法把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建设的智慧和经验巧妙地呈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坚定改革信心、增强改革自觉、凝聚改革共识。
5
四、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制度优势的伟大历史
世界社会主义 500 年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这三句话,描述了社会主义曾经高歌猛进的辉煌历程。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改旗易帜,也使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辉煌的发展成就、强大的治理效能、显著的制度优势,无可辩驳地高高举起了科学社会主义大旗。“西方之乱”使世人看到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沉疴痼疾,让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光明前景充满信心。这本书用事实说话,用对比佐证,用成效检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论述得十分透彻。特别是这本书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讲述了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公共卫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展示了制度背后的根本原因和内在机理,具有强大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建设社会主义就像攀登一座未经勘探、人迹未至的高山,我们一路慷慨一路歌,其过程无比艰辛,其成果无比丰硕。在未来的征途上,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必将更加发扬光大。
推荐访问:中国制度面对面心得体会100字 心得体会 中国 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