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观看平语近人心得体会合集(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教师观看平语近人心得体会
最近,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经播出,便圈粉无数。第三集《国无德不兴》从崇德、明德、修德三个维度,通俗易懂地讲明总书记关于“德”的论述,引发极大反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若师无德,则教育事业可悲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之师表。教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我从教三年,深感要做个好教师并非易事。因为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也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更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绿荫”“人梯”“铺路石”,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每个教师都要树立起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信
念和决心。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是无尚光荣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担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教师要有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待工作应一丝不苟、恪尽职守,倾尽全部心血育英才。敬业是教师走向事业成功的奠基石,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一个学识渊博,敬业勤奋,教学效果好的优秀教师,一定会受到孩子的崇敬和信任。反之,一个不学无术,拖沓散漫、碌碌无为的教师肯定不受孩子的欢迎和爱戴。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新形势下,师德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教师要坚决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东西,要“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良好的师德修养必然成为进行言传身教的前提和保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不仅要把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技能、过硬的本领有意地传教给学生,而且要用自己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坦荡的胸襟、高尚的情操、正直的为人。在无意中感召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孩子中树立良好的威信。因此,师德修养的加强十分重要。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孩子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 “乐其道”,只有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言传身教,树立起师德意识,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才能承担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才能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才能牢固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才能立志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人才。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包含着“强制性”和“自我节制”性,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就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
推荐访问:教师观看平语近人心得体会合集 近人 心得体会 合集